■南玉靜,白興紅,孫睿璇
原有Cr5 等材料因其局限性,已不能完全滿足高耐磨性要求,我公司研制開發(fā)出一種新型Cr 5改進型支承輥材質(zhì),有效提高了支承輥的耐磨性、淬硬性、淬透性、抗剝落性等,支承輥的軋制周期延長了近一倍,可以很好地滿足使用要求,其制造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本文將對這種新型Cr 5改進型支承輥材質(zhì)的力學性能進行研究,并從組織結構上對其進行詳細分析,為將來的生產(chǎn)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與傳統(tǒng)的Cr 5支承輥材料相比,該型號的新鋼種進行了微合金化,化學成分見表1。適當增加Cr、Mo、V等合金元素含量,少量多元,可以有效細化晶粒,提高強韌性;同時,可以提高其淬透性、淬硬性和耐回火性;又由于這些合金元素均為強碳化物形成元素,可以使支承輥工作層碳化物種類、數(shù)量更多,對提高輥身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將產(chǎn)生顯著作用。

圖1 支承輥實際生產(chǎn)現(xiàn)場照片

表1 Cr5改進型支承輥材質(zhì)的化學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 (%)
生產(chǎn)過程包括以下環(huán)節(jié):煉鋼→鍛造→鍛后熱處理→毛坯無損檢測→粗加工→UT→預備熱處理→半精加工→最終熱處理→精加工→UT→包裝→出廠。實際生產(chǎn)現(xiàn)場照片見圖1。
冶煉方法采用雙真空(VD+VT),以確保鋼錠質(zhì)量;在150000k N水壓機上進行鍛造,采用一次鐓粗加拔長的工藝形式,確保打碎鑄態(tài)粗晶及樹枝狀結構,壓實鍛件心部;鍛后熱處理采用兩次高溫正火+球化退火+回火的工藝形式(見圖2),目的是使鍛件晶粒細化,調(diào)整組織,消除網(wǎng)狀碳化物;預備熱處理為調(diào)質(zhì)工藝,采用油淬+6 0 0℃左右高溫回火的形式,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證輥頸的硬度要求和支承輥整體較高的力學性能,以承受較高的軋制力,提高抗事故能力;最終熱處理采用差溫加熱+噴霧淬火+回火的工藝形式(見圖3),這是決定支承輥工作層組織、硬度分布和使用性能的關鍵工序,也是支承輥制造技術的核心所在,不僅要保證淬硬層的深度與硬度要求,而且要保證心部并未發(fā)生組織轉變,具有較好的強韌性。
對改進型Cr5支承輥材料試樣進行室內(nèi)熱處理試驗,并將其熱處理后硬度檢測結果與傳統(tǒng)Cr5材料進行對比(見圖4)。結果發(fā)現(xiàn):經(jīng)淬回火處理后,改進型Cr5支承輥材料硬度可達72~78HS,較傳統(tǒng)Cr5材料硬度水平明顯提高,具有較好的淬硬性,這將顯著提高支承輥的耐磨性,滿足各類高檔軋機對支承輥的使用性能要求。
圖5是對改進型Cr5支承輥與傳統(tǒng)Cr5支承輥的徑向硬度進行的實體檢測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經(jīng)差溫回火后,該支承輥淬硬層深≥100mm,較傳統(tǒng)Cr5材料支承輥的淬透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綜上,改進型Cr5支承輥材料較傳統(tǒng)Cr5材料具有更好的淬透性和淬硬性,淬硬層深度明顯提高,這將顯著提高支承輥的耐磨性,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為了比較改進型Cr5 與傳統(tǒng)Cr5支承輥的使用性能,對兩種材料進行力學性能檢測(見表2)。可以看出,改進型Cr5 支承輥材料的抗拉強度Rm≥1100MPa,屈服強度Rp0.2≥900MPa,而傳統(tǒng)Cr5支承輥材料的抗拉強度Rm≈980MPa,屈服強度Rp0.2≈800MPa,改進型Cr5支承輥材料在強度上有了明顯提高。由沖擊試驗檢測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改進型Cr 5支承輥材料較傳統(tǒng)Cr5支承輥材料具有較高的韌性。

圖2 鍛后熱處理工藝曲線

圖3 差溫熱處理工藝曲線

圖4 不同溫度淬回火后硬度曲線對比(室內(nèi)試驗)

圖5 淬硬層曲線對比(實際生產(chǎn)中測量)

表2 拉伸試驗檢測結果
(1)金相分析 對改進型Cr5支承輥輥身表面進行金相組織分析(見圖6),輥身表面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并有大量顆粒狀碳化物彌散析出。
(2)SEM 及EDS 能 譜 分析 在輥身表面取樣進行掃描(SEM)和能譜(EDS)分析(見圖7),可以看出,碳化物呈顆粒狀,大小1~3μm,彌散分布在馬氏體基體上,可使材料的耐磨性大大提高。由此可見,這種彌散分布的顆粒狀碳化物對于提高輥身耐磨性是很有益處的。圖8、圖9為碳化物和基體的能譜分析結果,經(jīng)比較可以看出,該碳化物的主要合金元素為Cr、Mo、V、Mn。
(3)X-射線衍射分析 為了更清晰地判定碳化物類型及基體中是否存在殘留奧氏體,對該試樣進行物相分析,發(fā)現(xiàn)碳化物主要為M7C3型碳化物(M主要為Cr元素),基體為回火馬氏體,不存在殘留奧氏體。
(4)透射分析 在透射電鏡下進一步觀察碳化物形態(tài),碳化物形態(tài)呈顆粒狀彌散分布,對其進行衍射花樣標定,可以確定為M7C3型碳化物。
綜上,Cr 5改進型支承輥輥身表面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和大量彌散分布的碳化物,碳化物呈顆粒狀,經(jīng)衍射花樣標定為M7C3型碳化物。這對提高輥身硬度和耐磨性將產(chǎn)生重要影響。
(1)改進型Cr5支承輥新材質(zhì)在成分上適當增加了Cr、Mo、V等合金元素含量,采用少量多元原理,有效細化晶粒,提高強韌性。
(2)對比傳統(tǒng)Cr5材料,改進型Cr 5支承輥材質(zhì)獲得了更高的淬透性和淬硬性,淬硬層深度可達100mm以上,硬度可達72~78 HS,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夠滿足各類高檔軋機對支承輥的使用性能要求。
(3)改進型Cr5支承輥在強韌性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使用性能更加優(yōu)異。
(4)改進型Cr5支承輥工作層有大量顆粒狀M7C3型碳化物呈細小彌散分布在馬氏體基體上,可使材料的耐磨性大大提高。

圖6 輥身表面金相組織

圖7 掃描電鏡下碳化物形貌

圖 8

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