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妲
關于應用型教育的幾點思考
潘妲
【摘要】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本科高校700余所,其中1999年擴招以來新建的本科高校有220余所。這批新建本科高校大多做出了舉辦“應用型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選擇。一些老本科大學,由于大量擴招后也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在辦學實踐中以及在接受教育部本科評估時,也提出了舉辦應用型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定位。因此,如何深刻認識應用型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成為了眾多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教學
隨著我國本科高等學校的大量擴招,高職院校的大規模發展,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迅速提升到了大眾化階段,有些發達省份和地區已接近普及化甚至超過了世界公認的普及化標準。
首先高校應該進行以應用型研究和實踐為核心的學術文化建設。加強辦學規范與提升辦學水平,是高校應用型教育的第一要務,教育部頒布的本科院校合格評估標準是國家對本科辦學的基本要求,即規范,應用型教育必須以國家規范作為指導,在應用型教育的建設中以此規范為建設標準,高度重視教學的規范化建設。
在建設應用型研究和實踐為核心的學術文化過程中,還要注意服務地方經濟的產學研合作渠道建設。拓寬產學研渠道,以服務求支持是應用型教育院校解決發展“瓶頸”的必經之路,這也是由這種類型高校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從高考、辦學歷史、競爭力到生源等諸多環節均處于末端,靠文化的積淀孕育和培養應用型人才,需要在新興文化和特色文化方面下功夫,尤其要以孔子的“和而不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而時習之”的教育思想為核心,做現代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應用型教育院校的人才培養應該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建設主戰場,面向特色行業發展,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主要培養工程應用、技術應用、管理應用、服務應用型人才,具體從事組織實施、指導、生產、監控、管理、維護、服務等工作。注意人才培養目標既不要盲目拔高,即培養學術型、研究型人才,也不要一味地降低,只培養技能型人才,而是要充分體現以培養技術、管理、服務為主的應用型、中間型人才。
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都應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知識要以科學知識為基礎,以工程、技術知識為重點,以社科人文、經濟管理等知識為輔助,各類知識合理組合,協調發展;能力以技術應用能力為基礎,以專業核心能力為重點,以其他技術能力為補充,各類技術能力綜合協調發展;素質以人文素質為基礎,以專業素質為重點,以職業綜合素質為目標協調發展。但也要注意克服兩種傾向:克服以追求學術型人才培養模式中的以理論、系統、學術、研究為導向;克服過于追求高職院校的按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
應用型教育培養的是面向就業的畢業生,從這一點上說,應用型教育也應該是職業取向的教育或職業導向的教育。其哲學基礎應該是認識與實踐之間的區別。研究型、學術型、科學型的教育屬于認識論的范疇,而應用型教育培養的畢業生未來大量的是面向行業、專業和職業崗位的。無論他們接受的是什么層次的教育,最終都面向就業崗位,因此應屬于實踐型的、應用型的,所以從廣義上說也應是職業型的。
因此,應用型高等教育應充分注意職業導向、職業取向,特別是應用型本科高校更應如此。在給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時,注意職業取向的同時還要注意將學術與職業、專業與職業、人文與職業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辦好應用型教育。有學術基礎、專業基礎、人文基礎的應用型教育,才更有特色。
這里涉及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專業面的寬與窄。其原則是宜寬則寬,宜窄則窄,既要考慮以不同的學科為基礎、為依托的因素,更要充分考慮社會行業需求和學生就業的要求。學生在校4年時間很短,是非常有限的,一般來說,寬些有利于充分就業,也有利于適應未來轉崗的需要,但窄些有利于學得精、專一些,技術應用能力也相應地強一些,就業的針對性就好一些,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另一方面,確定了專業面的寬窄之后,還有所學知識、技術的面寬與窄的問題。和傳統本科大學與高職院校相比,應用型本科大學人才培養的原則應是寬一點比較好。理由是傳統本科大學培養研究型人才是在某個領域做精深的研究,專業面可能不是太寬;而高職院校只是面向某一崗位,所以也不要求太寬。但應用型本科院校面向的行業甚至是崗位群一般來說要寬一些,知識面總體應該以寬些為宜,以適應就業和未來轉崗的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基礎學科不求深,原則是適用、夠用即可。本專業的工程、技術學科知識要求比較系統、專深、扎實、厚實一些;其他相關學科知識要求也不易深,也是適用、夠用即可。
總之,創新應用型教育理念,引領高校發展方向,必須要認真思考怎樣進行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學術文化建設,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定位,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應用型高校畢業生的職業規劃問題,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注意知識結構和知識面的“寬與窄”的問題,才能夠體現出應用型教育應有的特色和優勢。在應用型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改革與創新要齊頭并進,這樣才能發揮應用型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簡介:潘妲,女,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教師,研究生學歷,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