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軍
長城在成長
馮小軍
橙紅的朝陽映照四野,山路彎彎,小小盆地里地氣蒸騰,一縷一縷透亮閃動。迎春花開了,淡黃色的苦菜花兒也開了。蒿草的枯莖直楞楞地立在地上,茵陳嫩葉緊貼地面,灰白一片。山坡上油松初現生機,山杏早早地披上了花衣。蜜蜂、蝴蝶輕輕飛舞,金山嶺上一片春暉。
仰望長城,蛟龍披金,逶迤奔騰。一個念頭倏然產生,眼前的一切都在成長,與它們一起生長的,是否還有長城?
據考證,長城最早出現在春秋時候的楚國。而金山嶺內的燕國則是戰國時候較早修建長城的國家。屢遭侵擾,舉國上下擔心國家安全的時候,修建長城的決策產生了。或許是一次朝會?一位謀士站出來對國王說,戰事頻發,我們在邊關修建長城吧!可以預報敵情,能夠阻擋騎兵。——道理非常簡單,如同牧民在草原上圍起一個保護牛馬的囫圇,農民在家里圍起一道防止野獸偷襲的柵欄。
爭論從未停歇。
想想看,即使在兩千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人貶損長城。有人認為思維狹隘,有人認為得不償失。可想而知,當初人們對修筑長城該有怎樣的爭辯!但是歷史就是歷史,不是風涼話兒。出于農耕與游牧兩種生存方式持續博弈的需要,修筑長城無疑是農耕文明當時生產力水平下的切實選擇。自然,建言一旦被朝廷采納,它就成了壓倒一切的國家大事。應該繪制了藍圖,一定安排了預算,也該有聲勢浩大地宣傳動員吧!
修長城集大成者是嬴政,為了阻擋匈奴進犯,他連年征調百萬民工,最多的時候二十人中就有一人被派到邊關。自然免不了橫征暴斂,勞民傷財。老百姓怨聲載道,民怨沸騰的時候孟姜女出現了。她為修長城死去的丈夫哭泣,一哭就哭倒了八百里長城。這事看似滑稽,代表的卻是老百姓對朝廷苛政和自身苦難生活的無盡仇恨。
記得小時候家里盤院墻,叔叔伯伯們壘墻,我們小孩子負責運送“餡子”(填充墻體的小塊石頭)。可能壘墻和修長城的活計相似吧,大人們一邊干活一邊說修長城的事。他們說,秦始皇修長城累死好多人,死人多了連掩埋的工夫都沒有,監工就把尸首扔進墻里當餡子。他們的話讓我毛骨悚然,后背發涼。——豐碑高聳,口碑久傳。是非功過,讓人感嘆。
修筑長城的壯舉可歌可泣,自毀長城的悲劇令人嘆息。從春秋戰國到秦漢,到明朝,中原統治者從沒有停下過修筑長城的腳步。多少次地連接長城,增修長城。多少次地拆長城、毀長城。不光是外族,也有自己人,分化、解體、對立。長長的歲月里,長城時有毀棄,更有成長。
多少回我去看長城,燕國齊國秦國的,更多的是明代的長城。也攀爬過依舊坍塌著的舊長城,還深入地下考察白洋淀周邊地區宋遼交戰時留下的“地下長城”。至于比喻為“綠色長城”的植樹造林,我自己就是一個建設者。……長城的概念已經引申、放大,早已不單是我們通常說的那個“萬里長城”了。它已然成了一個生命,一種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城一直都在成長。
多少回我乘車穿行在長城內外,翻越八達嶺,穿越古北口。風馳電掣中總愛打開車載收音機播放歌曲:“都說長城兩邊是故鄉,你知道長城有多長。它一頭挑起大漠邊關的冷月,它一頭連著華夏兒女的心房……”激情的旋律,優美的唱腔常常給我枯寂的旅途帶來快樂。
那年我去內蒙古途徑張家口,一位專門研究張(家口)庫(倫)大道的專家陪我去看大境門。躑躅于寫著“大好河山”的城樓上下,看著熙熙攘攘的人馬車輛匆忙奔走,聽著友人介紹張庫大道曾經的繁榮,更加深了我對長城的理解。長城不僅僅是用來御敵的一堵高墻,不是阻隔交通的天塹。除了戰時,它大部分時間是關內關外、中原與草原各民族互通商貿和文化交流的綠色通道。
我專門去廊坊市永清縣看過一次“地下長城”。一處廢舊的宅院,一片濃蔭蔽日的構樹,當地一位老人把我引領到長城的入口。掀開木板,露出暗洞。昏暗的燈光下摩挲著走了一會兒我明白了,地下長城其實就是地道。我們通常說的長城建在崇山峻嶺上,地下長城隱藏在華北平原的地下,方向不同,異曲同工。輕輕地,我敲了幾下陰冷潮濕的磚墻,篤篤地回聲撞擊我的心扉。突地一個念頭跳出來,長城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使在古代,它也有變型,有發展,有成長。
倚靠在山海關老龍頭城墻上遙望大海那一回,渤海灣里風和日麗,群鷗翔集。心曠神怡的時候,我的思緒竟跨越千山萬水飛到南海去了。迷蒙中我仿佛聽見了國旗在獵獵鼓蕩,看到了云海之間飄蕩著一幅中國地圖。地圖上最吸引人的,是那標示我們領海主權的“斷續線”。整整九條,宛如一串珍珠項鏈,浮蕩著耀人眼目。我抑制不住興奮,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曲。在我眼里,那九條彎彎的“斷續線”就是長城,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南海長城。
開車經過金山嶺,飛快的車速中我仰望長城的垛口,刷——刷——刷——的風聲里,垛口——天空——垛口的閃動中,實——虛——實——的幻影下,我心里竟莫名地出現了1——0——1——0的符號。那是一條飄動的寬帶,電光閃爍,映像斑駁。冷靜下來的時候,我慶幸自己的發現,進而想到了神舟號宇宙飛船,想到了蛟龍號潛水器。在“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豪邁情緒里,我想到了長城的發展,長城的成長。
長城隱含著中華民族無比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偉力,書寫著說不盡道不完的思想光輝。不說生存智慧和建筑風格,單從哲學層面解讀,它就包含著開與關、柔與剛、進與退等深邃的思想內涵!
說到底,長城是一個安全問題。它因安全而生,因安全而長。沒有危機不會有長城,安全問題不解決永遠需要長城。
今天,長城已經成長為我們偉大祖國的鋼鐵長城、信息長城。我盼著她長得更結實,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