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喬喬
農村初中女生經期體育鍛煉情況的調查分析——以恩施部分鄉村中學生為例
李喬喬
【摘要】進入新世紀,女性生理健康得到了很大的關注。對女性月經期健康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在一些農村地區人們對女性月經期的認識還不夠全面。特別針對中學女生來說,她們還處于發育期,又缺乏正確的引導。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對恩施市部分農村初中女生經期體育鍛煉情況進行調查及分析,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恩施農村女中學生經期體育鍛煉
如今,國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女性健康也得到了很大的關注,這其中,對女性月經期健康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生育期的健康婦女,除妊娠和哺乳期外,生殖器官維持著周期性變化,其顯著特點是周期性的陰道流血——月經。這種生殖周期稱為月經周期[1]。女性經期的長短因人而異,平均為28天,但20天到40天的范圍內屬正常。將月經開始出血作為周期的第一天,并按子宮內膜的變化特點,把月經周期分為月經期(第1天到第4天)、增生期(又稱卵泡期、排卵前期,第5~14天),分泌期(又稱黃體期,第15~28天)三個階段[2]。而女性一次月經行經的時間為經期。月經初潮是女性青春期性功能發育成熟的主要特征。女孩第1次月經稱為月經初潮(Menarche)。大多數女孩的初潮年齡為12-14歲。目前認為,月經初潮年齡的早晚可能與經濟水平、營養狀況等有關[3]。
目前,在一些農村地區,人們對女性月經期的認識還不夠全面。特別針對農村的中學女生來說,她們還處于發育期。根據她們身體發育的特點,體重明顯增加,皮下脂肪較多,身體顯得豐滿,骨密質的厚度較薄,肌肉內水分及脂肪的含量相對較多,含糖較少,這使女學生的肌肉力量比男子弱,易疲勞[4]。再加上女生心臟體積較小,心肌收縮力較弱,調節心臟的神經中樞興奮性較高,心率快于男學生,運動時主要靠加快心率來增加心臟每分輸出量,心臟貯備力量低于男生[5]。并且大部分女生認為在月經期應有一個安靜的環境,應注意休息,盡量減少運動,以利于女性健康的生殖保健。而有關資料顯示,女生月經期間參加適量的勞動或戶外運動,能改善其盆腔血液循環,減輕腰酸、背痛、下腹部墜脹等癥狀[6]。使經血流暢,從而提高自身體質。這些方面說明女中學生在經期的各方面行為特別需要有正確的引導。但是農村地區各方面條件有限,不僅僅是在學校對月經期健康知識的宣傳不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的知識有限。這樣對農村初中女生經期體育鍛煉狀況的研究就尤為重要。
湖北省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是我國最年輕的自治州。目前,恩施州內還有大部分地區為貧困地區。為了了解恩施地區初中女生在月經期的體育鍛煉情況及存在的問題,筆者于2012年3-4月對恩施市部分農村初中女生對經期體育鍛煉的認識以及經期運動選擇的內容,運動量及自我感覺和體育衛生情況等進行抽樣調查。旨在為我國農村初中女生建立正確的經期體育鍛煉觀念,促進我國農村初中女生在經期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提供參考。
(一)研究對象
在恩施市周邊農村地區選3所初中學校。白果壩中學、七里坪中學以及三岔中學(這三所學校分別位于恩施市周邊不同方位,彼此間隔距離較遠)。對每個學校初一、初二、初三女學生以班為單位進行隨機整群抽樣。其中,初一122人,初二124人,初三111人,總計357人。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的目的與內容,整理相關文獻和網上查詢資料。制定《關于農村初中女生經期體育鍛煉情況的調查問卷》。對上述研究對象進行經期體育鍛煉情況的無記名問卷調查。調查時先由調查者講解測試題目的內容和答卷要求,并要求學生按實際情況認真填寫后當場統一上交。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79份,回收問卷379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為357份,有效回收率為94.1%。
2、數理統計法
對所收集的相關資料和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統計計算均用excel統計軟件完成。
(一)月經狀況
1、月經初潮情況
根據對白果壩中學、七里坪中學以及三岔中學的調查統計,有32.8%的女中學生月經初潮是在11-12歲之間,有64.4%的女中學生月經初潮是在13-14歲之間,有2.8%的女中學生月經初潮是在15歲以后。另根據有關學者調查,21所農村小學有4~6年級女生月經來潮者最大年齡為13.67歲,最小為9.17歲,平均年齡為11.5歲。10所城鎮小學4~6年級學生月經來潮者最大年齡為13.08歲,最小年齡為8.75歲,平均年齡為11.46歲[7]。相比之下,恩施部分農村初中女生初潮要較晚。
2、月經期天數
根據調查,10.9%的女中學生經期的時間不超過三天,63.9%的女中學生經期的時間在4-5天之間,21.6%的女中學生經期的時間在6-7天。另外,還有3.6%的女中學生經期在8天以上。正常情況下,經期時間約為2-7天,多數為3-5天。經量平均約為50ML,少至10ML至多100ML。一般月經第2-3天出血量最多。這說明,恩施地區大多數初中女生的行經天數在正常范圍內。
(二)月經期體育鍛煉情況
1、恩施地區農村初中生對經期體育衛生了解情況
在調查女中學生自己對經期體育衛生的了解情況時,有58.5%的女中學生表示自己了解經期的體育衛生知識,而另外41.5%的女中學生則表示自己不了解經期的體育衛生知識。這說明,恩施地區農村初中女生對經期健康知識的了解非常不夠,在對女中學生經期健康知識的引導方面需要有大的改進。
2、月經期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
在堅持體育鍛煉方面,有54.6%的中學女生經期還會繼續堅持體育鍛煉,而另外45.4%的女中學生表示不會繼續堅持體育鍛煉。從經期上體育課的情況看,61.1%的女中學生會繼續上體育課,38.9%的女中學生在經期總是不上體育課。另外,有63.6%的中學生女生在平時有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還有36.4%的中學生女生在平時就沒有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本次調查結果表明,恩施地區農村初中女生未參加體育鍛煉及不上體育課的比例均較高。
3、月經期體育鍛煉運動時間、運動量、運動項目的情況
在運動時間上,有46.2%的女中學生在經期的體育鍛煉時間保持在20分鐘以內/天。有50.4%的女中學生在經期的體育鍛煉時間保持在20-60分鐘/天。另外,有3.4%的女中學生在經期的體育鍛煉時間保持在60分鐘以上/天。
在運動量上,有35.6%的女中學生表示經期的運動量較平時的運動量要低,有58.0%的女中學生經期的運動量與平日里的運動量持平,有6.4%的女中學生經期的運動量比平時的運動量要高。
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慢跑項目最受學生歡迎,有220人選擇了慢跑。緊隨其后的運動項目有羽毛球,107名學生表示羽毛球也是她們在經期經常選擇的運動項目。另有91人選擇乒乓球,81人選擇長跑。還有90人選擇其它運動項目。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恩施農村地區初中女生在經期的體育鍛煉情況,不論是在體育鍛煉的時間,還是在運動量的選擇上,還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改進。如有部分同學經期的鍛煉時間過長,經期應參加體育鍛煉,但是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另外大多數同學經期運動量過高。
4、月經期體育鍛煉的自我感覺情況
本次調查經果顯示,在經期運動過程中有72.8%的女中學生會偶爾感覺到腹脹、腹痛、腰酸等。在運動過后,有73.4%的女中學生會感覺到腹脹、腹痛、腰酸等。而感覺到有明顯不適的女學生占18.8%。這說明,恩施地區農村初中女生經期的體育鍛煉存在不科學的地方,導致她們經期進行體育鍛煉身體出現各種不適感覺。
(三)月經期的衛生狀況
月經期的衛生方面,59.4%的女中學生表示在經期會有時食用生冷食物。7.6%的女中學生表示在經期會經常食用生冷食物。有33.0%的女中學生表示在經期不會食用生冷食物。另有59.1%的女中學生在經期有時會吃辛辣食物。8.1%的女中學生表示在經期會經常食用辛辣食物。有32.8%的女中學生表示在經期不會食用辛辣食物。這說明在恩施農村地區,女中學生月經期的飲食衛生狀況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經期食用生冷、辛辣食物的學生比例過高。
(四)學校及家庭開展經期衛生教育情況
調查過程中,表示學校開設過有關經期衛生的健康教育課的女中學生有21.0%,表示沒有開設過有關經期衛生的健康教育課的女中學生占總數的79.0%。這說明,恩施地區農村學校開展有關經期衛生的健康教育非常滯后。
父母曾經對自己講授過有關經期應注意衛生的女中學生有77.3%。而父母沒有講授過有關經期應注意衛生的女中學生占總數的22.7%。但是由于農村人們的知識水平有限,父母對自己孩子在經期的衛生健康教育是否科學,是否全面,是否有利于幫助女中學生豎立正確的經期體育鍛煉概念,我們還要劃上問號。
(一)結論
1、恩施地區農村大多數初中女生的初潮與行經天數都在正常范圍內。
2、恩施地區農村女中學生經期的體育鍛煉情況不容樂觀。較多學生在經期沒有進行體育鍛煉,或經期體育鍛煉不科學,較多學生在經期進行體育鍛煉時身體有明顯不適感。
3、恩施地區初中學校開展有關經期衛生的健康教育非常滯后。學生家長對相關問題的了解和對學生的相關教育非常不足。導致恩施地區初中女生對經期體育鍛煉還未建立正確的觀念。
(二)建議
恩施農村中學女生在經期的活動方式上存在著諸多不合理的地方。究其原因,一是農村地區各方面條件相比于城市要相對滯后。二是政府、學校對初中女生月經期的健康問題關注不夠,沒有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三是學生父母,沒有給予更多的關注度。為此,政府、學校應給予重視,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初中女學生建立在經期的健康生活方式,共同維護初中女學生的身心健康[8]。
1、加強經期的健康教育,倡導經期的健康生活方式
大力加強中學專職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在中學生中切實開展健康教育進行專題知識講座,積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在行經期,一般無痛苦和特別不舒服的感覺,雖然有些人會出現腰酸、腹脹及腹部下墜等輕度不適或出現困乏無力的現象,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月經反應。因此,月經正常的學生在月經期間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不僅不會影響身體健康,還有利于身體的健康發育。
2、注意經期的運動時間、運動量以及運動項目
特別要強調在月經期間要減少運動量。經期的運動負荷應該適度,強度不宜過大。許多跳躍、速度和腹壓增大的練習應該避免。其次,不僅要注意強度,減少運動量,還要注意縮短運動時間。因此,這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控制好她們運動的時間,不要安排她們參加比賽和各種測試,避免她們精神緊張,體力及神經系統不適應,導致卵巢功能失調引起經血過多或月經紊亂,增加她們的心理負擔。
3、加強女中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
加強女生身體鍛煉和意志品質的培養。不僅是學校老師,家長也要幫助培養女中學生堅韌的意志品質。使她們熱愛體育活動,具備勇敢,堅強的意志品質,以減輕她們的畏懼心理。也可在體育課或課外活動中進行適當的運動,減輕或克服她們的畏懼心理。
4、建立月經卡制度
學校建立月經卡制度,及時掌握女學生的月經情況,以便合理安排運動量及運動時間。多鼓勵學生參加適當體育鍛煉,消除她們的恐懼感。對于月經紊亂的學生,月經期可暫停體育活動,并進行醫務監督。體育教師應多關心“特殊”時期的女生,尤其是女體育教師,多與她們溝通,鼓勵她們參加適當的體育運動,不要一味的訓斥她們,消除她們的恐懼感、羞澀感,對于月經紊亂的學生,月經期可暫停體育活動,并和學校醫務室配合做好她們的醫務工作。
5、對家長進行健康教育
首先使家長對經期的體育鍛煉豎立正確的觀念,才能保證他們對自己孩子進行的教育是科學正確的。政府可發放有關書籍,讓家長從中掌握正確的有關經期體育鍛煉的知識。另外,也可專門針對家長進行講座,幫助家長了解,如何正確有效的教給孩子健康有用的知識。同時也使家長在一定程度上對孩子的有關教育重視,督促孩子在經期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
本文對農村初中女生經期體育鍛煉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希望政府、學校給予重視,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初中女學生建立經期的健康生活方式,共同維護初中女學生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佟啟良.月經周期與運動[J].中國學校體育,1986,2(6):48-49.
[2]劉筱英.運動與月經[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81(4):68-69.
[3]葉廣文.少兒衛生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23.
[4]邵曉娜.農村小學4-6年級女生月經初潮調查[J].浙江預防醫學雜志,2010,22(2):80-82.
[5]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組.200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18-319.
[6]劉筱英.運動與月經[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81(4):68-69.
[7]許文學.對運動與女子月經的探討[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87(3):104-105.
[8]路振義.女子的月經與運動[J].體育博覽,1984,30(4):36-37.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體育科學研究所)
作者簡介:李喬喬,女,(1990-),湖北恩施人,四川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運動人體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