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文雪、魯嬌 云南大學發展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基于BIM建筑設計過程中的PDCA質量控制研究
文/關文雪、魯嬌 云南大學發展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根據目前國內的建筑設計的主要存在問題,然后提出基于BIM和PDCA的質量控制解決方案,闡述了PDCA各環節的不足之處,并研究出一套PDCA中CHECK環節的評分模板,該模板可以廣泛應用,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變形。最后總結了我國BIM的發展方向和未來期望。
BIM;PDCA;建筑設計;評分模板
建筑設計,從廣義上是指設計一個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建筑上利用各種科學技術的成果越來越廣泛深入,設計工作常涉及建筑學、結構學以及給水、排水,供暖、空氣調節、電氣、建筑熱工學、工程估算,園林綠化等方面的知識,需要各種科學技術人員的密切協作。
目前國內無論是建筑設計還是結構設計,多數還是采用二維計算機輔助CAD繪圖為主,隨著近年來建筑行業的發展,少量的設計單位應用了三維化的設計,引入了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技術,但是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實際設計工作并不能完美結合,仍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的探索和優化。另一方面,在設計全過程的PDCA四大環節中,忽視Plan環節和Check環節。計劃做的不明確、不清晰,要求不夠全面,后期業主要求修改的情況諸多。另外設計單位對待審圖環節并不是很重視,這就造成了圖紙出錯率的概率極高,施工過程中變更情況多見,導致在進度和成本上都有一定的損失。同時在質量管理信息化的程度也不高,質量檢查呈現的書面文件少,導致后期的處理改進環節不能完全依據檢查的問題做出修改。
PDCA循環由休哈特于20世紀20年代提出,后由戴明進行了推廣,因而也稱戴明環。其中,PDCA是英文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Act(處理)的首字母組合。在BIM中應用PDCA循環是十分有必要的。每一次在PDCA循環的最后階段,總結經驗教訓,研究改進和提高措施,使得下次循環在新的基礎上轉動,從而達到更高的水平。

2.1 基于BIM和PDCA全過程建筑設計的計劃管理
首先,設計的項目都需要詳細的計劃,根據工程的性質、難易程度確定工程設計的方案,時間節點,同時組建團隊,確定好項目負責人及主設計師等。其次,根據工程項目的合同要求,確定設計過程的難點和各個階段的技術要求。根據業主的意見和合同的條款,在計劃階段就盡可能的完善設計計劃清單,了解業主的需求,對不合理以及難以實現的關鍵點,盡早提出論證。
對于過程設計的確認(如項目評審、環評、區域影響論證、可研報告評估、方案設計審查、初步設計審查、施工圖會審等),一般由相關政府部門或業主主持和安排,在設計計劃階段,盡可能的明確落實設計事由,以防不必要的調整。
2.2 基于BIM和PDCA全過程建筑設計的實施管理
首先,依照設計計劃清單和相關技術規定的要求實施設計。其次,做好資源的合理運用和按時間計劃的實施。基于BIM的基礎上,尤其注重團隊間的協同工作,遇到問題,及時提出,記錄相關人員意見,有方案的可以及時解決,解決不了的可以進入PDCA的一下個環節。
2.3 基于BIM和PDCA全過程建筑設計的質量檢查管理
在設計的全過程管理中,質量檢查是最為重要的,一份質量好的建筑施工圖紙,能夠保證在設計階段結束后的施工階段,節約大量的時間和成本,減少變更的出現,會給項目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
基于BIM的精細化質量檢查管理,在設計的檢查管理時,可以使用廣聯達BIM Check軟件,檢查出BIM模型中各種設計問題,諸如樓梯設置不合理、管道沖突等問題;也可以使用Navisworks軟件進行碰撞實驗,進行預先的準確性、適用性的檢查。最大限度降低施工返工,節約成本。
2.4 基于BIM和PDCA全過程建筑設計的改進管理
經過PDCA循環的前三個環節之后,需要進行建筑設計的改進管理,通過檢查的結果,在依據計劃中的清單,最大限度的進行修改BIM模型。若遇到無法解決的,記錄在案,進入下次PDCA環節。
使用BIM技術繪制的建筑圖紙,是一個可視化的建(構)筑物,對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都可以通過命令直接出設計者需要的圖紙,尤其在剖面上,只需要給一個位置和視角就可以看到該位置的剖面。
這種立體的繪制建筑物的操作,節約了大量的工作量,但可能會有由于設計者的操作不當或者與計劃不一樣等多種原因,造成圖紙出錯。對于圖紙需要有一套評判標準,用于檢查,而不是完全憑借檢查人員的經驗和自我判斷,檢驗人員應該具有一套完成的檢查流程和評分標準。這樣也有利于Check環節后,進去下一個Act環節進行修改。
表1-1 所示的是針對一套建筑圖紙的評分模板,將需要檢查的各項分別賦予總分,分值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任意賦予,最后的總分并不要求是100或者是100的整數倍。

p評 分 模 板(表1-1)
然后,通過檢驗圖紙,每一項逐項打分。打分實例,如表1-2 所示。

Y項目圖紙評分表(表1-2)
檢查人員根據不同的情況打分,最后“得分”項和“總分”項分別計算出兩個總分,兩項相除,得出一個以百分比為評判標準的數據。這里的“總分”是410分,與模板中的“總分”相差35分,這是由于,模板中的某些項目未涉及,所以總分變成“0”,如同表1-2中加粗字體所示。
該圖紙的得分比例為84.70%。在設計中,規定一定范圍內的得分比例為合格,這里指,設計人員的前期工作是合格的,但是需要在下一個階段繼續修改該圖紙。然后是否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修改后,再次Check,根據計劃中的要求和實際情況決定。
這樣的計分標準,會更加準確,靈活性強。該評分模板涉及的各項并不全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反復推敲,制定出完善且通用的模板,會有極大的應用空間。
BIM技術在全過程建筑設計管理的應用和PDCA原理應真正的貫徹落實,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有效途徑。以此同時,BIM帶來的不僅是全新的設計技術升級,更是一場涉及房地產設計、生產、施工到運營的全行業革新。
[1]董娜,陳翔赟,肖梓熙,熊峰.基于BIM和PDCA的施工項目精益管理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4,12:86-89
[2]毛裕清,PDCA過程控制方法在工程設計中的有效運用[J].地下工程與隧道,2010,0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