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簡介
鐘峰,FGA,資深珠寶業內人士
為了滿足越來越高的客戶需求,設計師需要去搜尋各種各樣的設計元素,從歷史中、自然中、異域文化中等領域,都能夠找到打造出一件有生命力的珠寶的靈感。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將那些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古典元素應用到設計中,既實現了個性化的需求,也成為傳播和傳承的重要載體。
站在珠寶設計的角度我認為,設計師將中國傳統的文字、紋飾和圖樣,如龍鳳、太極、祥云、福、壽等進行有創意的藝術加工,與現代珠寶加工工藝相結合,呈現的意境和蘊含的寓意表現了傳統的中國文化,這就是珠寶的“中國風”。“中國風”珠寶的盛行源自人們對珠寶的要求已經從簡單的裝飾作用轉變到了體現地位、張揚個性、表達情感等多元的個性化需求上。全球化帶來的東西方文化交流讓中國風走向世界,許多有留學背景的設計師對傳統元素的解釋更容易國際化,中國元素的作品在國際上獲過不少獎項。當然,還有一個更為客觀的原因,那就是中國人強大的購買力,讓國外的商家不得不投其所好,帶有中國元素的商品更利于吸引客戶。
雖然東西方文化有差異,但無論是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對真、善、美和福、壽、康的追求都是一致的,美麗的造型和美好的寓意能夠橫貫東西。因此,一件帶有豐富內涵的美麗珠寶才能有機會獲得認可。
不過,由于東西方審美的差異,人們對“中國風”的偏愛有所不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人更加講究意境,喜歡內斂的風格;而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人則更講究客觀、真實,線條和比例的準確性,以及夸張的色彩和造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國外流行的“中國風”多是簡單的符號圖形,以及鮮艷的色彩,如太極圖和青花瓷;國內的“中國風”更多的以低調、內斂的形式和淡雅的色彩來表現,并且含有豐富的寓意,從而引領觀者走進其中的意蘊當中。
中國風珠寶成為珠寶產品的重要組成,是藝術創作者從歷史文化中吸取靈感的成就。一件有生命力的珠寶,應該要有設計思想,有豐富的內涵,并不僅僅存在于歷史或當下,也沒有傳統和現代的界限。設計師本人的文化、思想均基于過往的沉淀、積累和學習。
應當說,珠寶的價值除了設計賦予的藝術價值,還包括自身的材質價值和制作的工藝價值,這也要求設計師在創意的同時,要充分去了解材質和工藝,例如貴金屬、貴重寶石的特性以及精湛的做工,使得設計出來的作品在若干年后依然是家族的信物、藏家手中珍品以及拍賣會上的搶手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歷史上有高超的珠寶制作工藝,像景泰藍、花絲、點翠、燒藍、金銀錯等都有傳承,卻也面臨失傳,如果能對傳統工藝加以傳承和發揚,那將會帶來珠寶設計“中國風”的另一個高度。
結語
漢字、青花、紅色、水墨……欣賞過諸多奔走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設計作品,聽取過一眾業界人士各自的闡述,也許你對“中國風”這個詞,又會產生新的、不一樣的理解。選擇怎樣的元素語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但無論如何,“中國風”不是近水樓臺,也不是嘩眾取寵,它考驗見識、經歷、積累,更多的是一種情懷……還有,別讓“中國風”成為我們的“自娛自樂”,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