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彥玲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北京 100041)
有效教學的幾點嘗試
白彥玲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北京 100041)
開學前,學校進行“有效教學法”的培訓對我的觸動很大——這與我之前參加上海的一次培訓所獲得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理念就是:學生自己能學會的老師不教,學生通過合作討論能解決的問題交給學生解決,教師只幫著解決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在2013年初三物理教學中做了這方面的嘗試,感覺自己嘗到了甜頭,所以從一開始我就決定進行學習與實踐。
首先我想談談開學初“分小組”:
9月1日:因為對學生不熟悉,我采取如下分組——按照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排名,把班級1-7名學生定為7個小組的組長,然后又按照學生班級名次S形排列,最后把名次相近的學生按照性別進行調整。同時,我又參照學生各科成績排名指定了各科學科長。
9月2日:我利用午間管理時間,讓班長把分組名單抄在黑板上,幫助同學把桌椅擺放成小組合作模式,學生按照我的要求坐好(時間大約20分鐘)下午第一節課正好是我的物理課,我先用了5分鐘時間對學生宣講了本學期教學模式要改變為“小組合作學習團隊”模式。同學們要積極配合老師、要積極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后來我的物理課就教學生如何進行“結構化預習”并在課堂上完成第一節緒論課的結構化預習。
9月2日放學后:我利用40分鐘時間對學生宣講為什么要創建“小組合作團隊學習”其目的不是為了走形式,主要是為提高學生學業成就,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創建“小組合作團隊學習”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從學會學習和提高學習效率角度來達到一種提高效率的目的;二是從學生素質成長和社會交往角度來達到提高社會化能力的目的。小組合作學習要求每一位同學積極參與討論,組長與學科組長積極、主動組織本組組員發言、提問,并由各組組長組織本組組員設定期中考試目標(名次),我宣布了期中考試獎勵辦法:個人名次進步50名以上頒發進步獎,各小組名次之和與期末名次之和相比,評選出三組進步幅度大的小組進行頒獎!我與學生約定,家長會由每個小組進行總結、頒獎(小組制作ppt).
9月3日——18日,我采取了雙師制:只要我其它兩個班沒有物理課,我就會在14班聽課,目的有三點:1指導學生學會小組討論,關注不善于表達的學生適時鼓勵。2幫助養成學生善于傾聽的好習慣。3幫助科任老師一起培養學生學會結構化預習。
這近三周的聽課使我收獲頗多:1、我很快拉近了學生與我的距離,使他們產生了對我很強的信任感,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所以我利用晨檢、午自習、或者班會、或者放學后所講的有關“有效教學”、“學本課堂”的理念、學習方法他們都積極配合,努力嘗試,有很多學生體驗到了成功!2、初二(14)班的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無論是組織學生討論、還是問題情景設置,還是對學生評價方面讓我學會了很多,也啟發了我對小組評價有了一些新的想法!3、我看到了我的小組分得不很科學,有兩個組效果很好,三個組一般,兩個組效果不好。我也分析了小組合作學習效果好與不好的原因,于是我決定重新分組!
接下來我想談談“第二次分組”與小組“全過程評價”方案:
9月23日:我在向本班語文楊美芳老師學習“語文成績評價”方法(楊老師做的很好)時,楊老師給了我一些好的分組建議:首先由全班學生無記名投票推選你心目中最值得你信任的組長,你要考慮這個組長有沒有強烈的責任心、有沒有組織能力、是不是很愿意助人為樂,是不是有很強的影響力等,選好組長后由組員來選組長,組長同時選組員進行雙向選擇,最后小組名單由老師和7位組長共同協商確定。
9月24日午間管理我在班里宣講了重新分組策略,學生無記名投票,又在班內唱票,這一環節很重要,這是班里同學的一項民意測驗,這是同學對同學的一次綜合評價!唱票的結果令大家振奮,選票排在前7的還是之前的那7個組長,這說明那7名同學的確很優秀,也說明這將近三個星期同學們對小組學習的認可!組員選組長,組長選組員,學生會兼顧到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性格、氣質、自信心等,這樣組合的小組更容易培養凝聚力,更容易融在一起!班里有兩名同學在這次分組過程中受了打擊,沒有小組愿意要他(班主任對于這種情況是要有預見性的,并且要想好對策)我及時找到了這兩位同學與他們談話,讓他們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要從內心深處下決心要改變自己,盡量不給小組抹黑,盡大可能給小組爭得獎勵!(后話:張增圭同學體育好,在這次運動會上表現極好,為班級、小組爭得榮譽!)
9月27日中午,學生按新組調座。組長坐在中間,其他組員共同協商小組座位布局(小組組員在安排座位時考慮如何坐能阻止同學說話保證課堂紀律,考慮如何坐能方便同學問題講題,還能兼顧到自己的薄弱學科與同學的強勢學科搭配,還兼顧到不愛表達的學生不能湊在一起等等,學生的設計比老師的設計實效性高很多)
反思:小組重新組建的過程實際是學生心靈深處受教育的過程,經過這場洗禮,同學們對自己的認識更加清晰,對自己的要求更加明確,也將會努力向著自己的目標奮進!
看到孩子們每天都有進步,作為班主任內心的喜悅是無法用語言描繪的,這將使我對今后的工作更加投入,就會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師生之間形成良性循環,工作著就會快樂著!

3.結論與認識
綜觀我國現行的技工學校外語教學現狀,我們不可否認學生的基礎差,缺乏學習主動性,師生關系緊張等問題的確存在,可是在埋怨這些,埋怨學生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好好思考,我們自身是不是也有很多的問題。學校和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方式方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感化和激勵學生,克服厭學情緒。本文旨在“拋磚引玉”,與其他教師一起,在不斷探索中推進技校的教育事業。
[1]張維友.英語學習策略與教程技巧[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32-55.
[2]王娟,喬修娟.非智力因素對大學外語學習的影響及在教學中的作用[J].山東外語教學,2002,23(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