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玲
[摘要] 目的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和血脂指標之間的關系。方法隨機分別選取該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觀察組)和體檢健康人群(對照組)各50例,靜脈采血后對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和血脂指標進行檢測,分析之間的關系。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TC、TG、LDL-C等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HDL-C明顯低于對照組。HbAlc和FBG、TC、TG、LDL-C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和HDL-C存在負相關關系,其中,對照組患者的相關關系不明顯,觀察組患者的HhAlc和FBC、TC、TG、HDL-C相關關系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指標異于常人,且糖化血紅蛋白和FBG、TC、TG、HDL-C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對患者進行血糖血脂的檢測,有利于糖尿病的診斷和療效評估。
[關鍵詞] 2型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血脂指標;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 2015)07(b)-0012-03
糖尿病是世界性的疾病,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而我國糖尿病患者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相關研究表明,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檢杏的重要指標,當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較高時,該指標也會隨之提高。為了進一步探討糖化血紅蛋白和血脂指標之間的關系,該研究隨機選取該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間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該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將其作為觀察組;再選擇體檢健康人群50例作為對照組。在對照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在38~67歲之間,平均年齡(51.4±2.3)歲。在觀察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在37~68歲之間,平均年齡(63.0±2.7)歲;病程2~11年,平均(3.6±1.1)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等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臨床診斷標準
①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血糖(FBG>7.0mmol/L;餐后2h血糖(2hFBG>11.1mmol/L。②排除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心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嚴重并發癥患者。
1.3 方法
1.3.1 儀器設備儀器選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以及相關配套的檢測試劑。保證試劑的使用范圍在有效期內,同時在檢測前進行室內質量控制。
1.3.2 檢測方法對患者進行靜脈抽血,保證患者處于空腹狀態。采集血液5mL,分離出血清后用于血糖和血脂指標的檢測,同時對血液進行EDTAK2抗凝處理用于測定HbAlc。FBG的檢測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bAlc的檢測采用免疫比濁法,TC的檢測采用膽固醇氧化酶法,TG的檢測采用甘油酶法,HDL-C的檢測采用抑制法,LDL-C的檢測采用直接測定法。
1.4 觀察項目和指標
①觀察兩組的血糖值(FBG)、糖化血紅蛋白(HbAlc)指標,以及各項血脂檢測指標,包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②對比兩組的HbAlc和FPG、TC、TG、HDL-C、LDL-C之間的相關性。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在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指標上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血糖值和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2 兩組在血脂檢測指標上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HDL-C明顯低于對照組,TC、TG、LDL-C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2.3 兩組在糖化血紅蛋白和血脂指標相關性上的比較
HbAlc和FBG、TC、TG、LDL-C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和HDL-C存在負相關關系。其中,對照組患者的相關關系不明顯,觀察組患者的HbAlc和FBG、TC、TG、HDL-C相關關系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3。
3 討論
3.1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發生和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有關,容易發展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表現為胰島素抵抗,多數伴有肥胖。2型糖尿病又被稱為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后發病,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以上。血脂檢測是常用的血液中脂類含量的檢測手段,醫學中將膽固醇水平作為該疾病的預防參照標準。龔曉泉的研究中表明,TG和性別、年齡、生活習慣等具有相關性;HDL-C和家族史、飲食、身體狀況有關系;LDL-C不僅隨著年齡而升高,還和運動量、精神狀態、飲食情況有關。
3.2 血脂檢測分析
①總膽固醇,胰島素能夠提高脂蛋白的活躍性,有利于脂蛋白膽固醇的合成。數據統計顯示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蛋白血癥,且繼發脂蛋白血癥的概率為72%。預防控制患者發生脂蛋白血癥,才能防止冠心病的發生。②甘油三酯,糖尿病患者病程長短不同,胰島素的缺乏程度也不相同,高甘油三脂和胰島素抵抗之間存在關聯性,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概率。③高、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不同,其血漿脂蛋白的水平也就不同。相關研究表明,血糖控制較好的患者,其高、低密度脂蛋白值不會過高或過低,比較穩定;血糖控制差的患者,胰島素缺乏比較嚴重,往往會出現高膽固醇血癥和高甘油三酯血癥。鄭玉娟、宋和平等人的研究表明,在高血糖與高血脂并存的狀況下,血液內擁有的高濃度葡萄糖醛基會和脂蛋白內載脂蛋白相結合,從而產生糖化脂蛋白,最終形成LDL-C。而HDL-C水平和飲食習慣存在相關性,為了更好的控制病情,提不糖尿病患者應當適當的控制飲食,減少脂類食物和飲品的攝入。
綜上,該次研究對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和糖化血紅蛋白指標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TC、TG、LDL-C等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指標異于常人,且糖化血紅蛋白和FBG、TC、TG、HDL-C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對患者進行血糖血脂的檢測,有利于糖尿病的診斷和療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