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錯!手足口病誤解大消除
關于手足口病,家長們有很多誤解,這對防病和護理都很不利。補足相關知識,消除誤解,有利于你的寶寶平安快樂成長。
錯
手足口病無疫苗,也不是終身免疫,所有人都易感,3歲以下寶寶尤甚。有些媽媽說,我們寶寶得過一次手足口病了,該不再是易感者了吧?千萬不要這樣想,得過一次不等于就“保險”了,仍存在被傳染的可能,因此,即便寶寶得過手足口病仍需積極預防。
錯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癥為發熱伴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潰瘍,99.76%都屬于輕型病例,只要及時治療,多在一周內痊愈,只有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等致命性并發癥。家長應重視手足口病,但不必過于擔心。
錯
手足口病除了手、口的直接接觸會造成感染外,呼吸道的間接接觸也會造成感染。患者說話或咳嗽、打噴嚏等產生的飛沫也是危險傳染源。因此,手足口病患者確診后應及時隔離。
錯
為預防手足口病,不少媽媽加強了居家消毒工作,用酒精、來蘇水來消毒家具和用品。可是,酒精、來蘇水并不能有效殺死手足口病病毒這類腸道病毒,只有紫外線、高溫(大于50攝氏度)、碘酒,以及各種氧化劑(高錳酸鉀、漂白粉等)能消滅它們。
錯
一旦寶寶燒退、能吃了,家長懸著的心就放下啦。確實,多數患兒在一周左右基本痊愈,但在寶寶完全康復之前,仍要提防病情“突變”,比如又燒起來,或精神變差、嘔吐、氣喘等。兩周之內,都要密切觀察寶寶的體溫、精神、食欲、呼吸、心率,一旦病情有變,盡早處理。
錯
成人通常不會患手足口病,但并不代表成人就不會被感染。臨床發現,成人感染者多為隱性感染,即感染后不發病,但這樣的隱性感染者仍然攜帶病菌,是傳染源,而相當多的兒童正是被這些攜帶病毒的成年人傳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