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欠元 曾友根 張愈延 李寶金(井岡山大學臨床醫學院耳鼻喉科,江西 吉安 343000)
HSV-TK丙氧烏苷(GCV)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自殺基因系統,雖在哺乳動物內具有高效的轉錄活性,但不具有腫瘤特異性,存在著對正常組織的毒副作用。因此,如何提高TK基因的殺傷效率及增強其腫瘤殺傷的靶向性,是當前腫瘤基因療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實驗采用KDR啟動子構建重組腺病毒載體,探討該系統對血管內皮細胞殺傷作用及旁殺效應,為開展基因靶向腫瘤血管治療奠定實驗基礎。
1.1材料 T4 DNA連接酶、限制性內切酶來自TaKaRa公司;6孔板、96孔板為Corning公司產品;腺病毒系統穿梭質粒ptrack由John Hopkins腫瘤中心提供;DMEM、胎牛血清、巨細胞病毒(GCV)、瓊脂糖、Lipofectamine 2000轉染試劑盒來自Gibco公司。人鼻咽癌細胞株CNE-2來自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含KDR-tk基因的質粒 pBluescriptⅡKDR-tk、細菌 BJ5183-AD-1、293細胞,人臍靜脈血管內皮細胞(HUVEC)由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李寶金博士提供。
1.2方法
1.2.1重組腺病毒質粒的構建 擴增pBluescriptⅡKDR-tk、ptrack與ptrack CMV質粒,并酶切鑒定。凝膠電泳回收KDR-tk,將該基因片段與穿梭載體ptrack KDR-tk和ptrack CMV-tk進行轉化反應連接并鑒定。通過PmeⅠ酶切線性化穿梭載體ptrack KDR-tk或 ptrack CMV-tk。用 PmeⅠ酶切使穿梭載體ptrack KDR-tk、ptrack CMV-tk線性化,通過BJ5183-AD-1大腸桿菌與腺病毒骨架載體pAdeasy-1進行重源重組成pAdKDR-tk和pAdCMV-tk,擴增備用。
1.2.2重組腺病毒載體AdKDR-tk和AdCMV-tk的包裝與擴增 293細胞在含15%胎牛血清DMEM,5%CO2,37℃孵箱中培養后,按Lipofectamine 2000產品說明,分別用重組腺病毒AdKDR-tk和AdCMV-tk載體進行轉染,轉染后收集細胞凍融,取病毒上清再感染293細胞大量擴增。
1.2.3病毒滴度測定 24孔板中接種293細胞,將10倍倍比稀釋的待檢病毒懸液依次加入。感染1 h后吸去上清液,培養液中繼續培養,2 d后通過觀察GFP陽性細胞數計算病毒滴度。
1.2.4HUVEC和CNE-2轉染與篩選 取病毒上清液分別感染HUVEC和CNE-2,置于含20%FCS和10 U/ml bFGF、1%明膠鋪底的培養基培養方瓶內,培養在含5%CO2、37℃孵箱中進行傳代,分別命名為HUVEC/tk、CNE-2/tk細胞。
1.2.5體外GCV敏感實驗 在96孔板中分別接種HUVEC和CNE-2,次日分別加入不同感染復數(MOI)的AdKDR-tk及AdCMV-tk病毒系列稀釋溶液培養16 h后,實驗孔更換不同濃度GCV的新鮮培養液,而對照孔予不含GCV的培養液,檢測細胞殺傷效應;將HUVEC及HUVEC/tk、CNE-2及CNE-2/tk按不同比例混合。接種于24孔培養板中培養12 h后,加入不同濃度GCV,以不加GCV作為空白對照。采用MTT計算細胞存活率,存活率=(GCV組平均吸光度/空白對照組平均吸光度)×100%,檢測旁殺效應。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0.0軟件,多組間比較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行LSD-t檢驗。
2.1PCR檢測HSV-tk基因片段 以轉染tk基因的293細胞進行DNA擴增,顯示一條300 bp片段,而正常293細胞為陰性,證明293細胞經轉染后存在HSV-tk基因片段,見圖1。
2.2HUVEC/tk和CNE-2/tk測定 重組腺病毒質粒轉染HUVEC和CNE-2后熒光顯微鏡下可見綠色熒光蛋白基因GFP的表達,見圖2。

圖1 PCR電泳圖譜
2.3GCV對細胞的殺傷效應 不同MOI的AdKDR-tk轉染HUVEC和CNE-2后,對GCV有不同的敏感性。在MOI為100的條件下,GCV濃度由0增至50 mg/L時含AdKDR-HSV-tk的HUVEC和CNE-2細胞存活率從100%分別降至(23.1±3.9)%和(69.8±3.1)%(P<0.01);感染 AdCMV-HSV-tk的HUVEC和CNE-2細胞存活率從100%分別降至(13.9±2.9)%和(15.7±5.2)%(P>0.05),見圖3。

圖2 AdKDR-tk感染后綠色熒光蛋白基因GFP的表達

圖3 轉基因細胞體外殺傷曲線
2.4GCV對細胞的旁觀者效應 未轉染基因的HUVEC和轉染了KDR基因的HUVEC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各組細胞隨GCV濃度增加均受不同程度的抑制,并與劑量相關。75%HUVEC/tk+25%HUVEC組,其存活率已接近100%HUVEC/tk組,說明GCV不僅殺傷HUVEC/tk,也殺傷了混合培養中未轉染tk基因的細胞,存在明顯的旁殺效應,見圖4。

圖4 GCV對HUVEC的旁觀者效應
腫瘤血管生成包括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出芽和遷移等,是腫瘤復雜的生物學過程之一,也是腫瘤侵襲生長、復發轉移的先決條件〔1〕?;谀[瘤的生長轉移與腫瘤血管密切相關,如何抑制腫瘤血管生成成為目前研究熱點。在眾多調控血管生成的內源性因子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個。VEGF主要通過受體KDR發揮作用,改變血管外基質成分,激活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和遷移,保持細胞的完整和存活。有研究表明〔2,3〕,KDR在腫瘤新生血管內皮細胞中特異性高表達,而正常血管內皮細胞KDR表達很低,使KDR可成為一個靶向腫瘤血管基因治療的啟動子,具有高度特異性,通過阻止KDR達到抗腫瘤血管生成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并且已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4,5〕。
本研究構建以KDR為啟動子驅動自殺基因系統,將高度腫瘤特異性KDR與HSV-tk基因結合起來,提高了自殺基因系統靶向腫瘤血管和組織的準確性,對正常組織影響較小。實驗結果表明,AdKDR-HSV-tk自殺基因系統在GCV的作用下,對具有KDR表達的血管內皮細胞殺傷明顯,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其旁殺效應也效果顯著,而對不表達KDR的鼻咽癌細胞CNE-2無明顯殺傷作用。提示該系統可在腫瘤血管為靶點的腫瘤自殺基因治療中發揮作用,為進一步開展靶向腫瘤血管基因療法奠定實驗基礎。
1 Hanahan D,Weinberg RA.Hallmarks of cancer:the next generation〔J〕.Cell,2011;144(5):646-74.
2 Liu L,Wu N,Li J.Novel targeted agents for gastric cancer〔J〕.Hematol Oncol,2012;5(31):1186.
3 Chekhonin VP,Shein SA,Korchagina AA,et al.VEGF in neoplastic angiogenesis〔J〕.Vestn Ross Akad Med Nauk,2012;(2):23-33.
4 Teng LS,Jin KT,He KF,et a.Advances in combination of antiangiogenic agents targeting VEGF-binding and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for cancer treatment〔J〕.J Chin Med Assoc,2010;73(6):281-8.
5 Teng LS,Jin KT,He KF,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VEGF-trap(aflibercept)in cancer treatment〔J〕.J Chin Med Assoc,2010;73(9):4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