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世奎
(廣西民族大學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蒙世奎
(廣西民族大學理學院,廣西南寧530006)

該證法推導簡單明了,容易理解.此外,筆者還改進了傳統的二項式展開法.重要極限;比值法;二項式展開法
數列

極限的存在證明,在微積分課程教學中總難以回避.目前主要流行兩種方法:二項式展開法和冪差不等式法.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內所用《數學分析》教材[1-2]多采用“二項式展開法”證明.20世紀70年代有國外期刊給出“冪差不等式法”后,國內也出現采用這種方法證明的《數學分析》教材[3].
當b>a>0時,由bn+1-an+1=(b-a)(bn+bn-1a+…+an)容易得到

利用不等式(2)證明數列(1)極限存在的過程詳見文[3].證明中通過給a,b選取適當的值而獲得{an}單調遞增有上界的結論.推導過程跳躍性比較大,技巧性也比較強,有一定的先驗性,課堂上學生不易捕捉其相應思路.
“二項式展開法”是既經典又傳統的方法.由于涉及前N項和的計算,對于還沒有級數運算概念的讀者,理解上存在比較大的障礙.在課程教學中要解說清楚,需做許多附帶說明.這恐怕也是尋找其他證明方法的原因.筆者在教學中為避開以上難點,給出“比值法”的證明方法,即利用不等式

對相關數列相鄰兩項的“比值”進行討論,從而確定其“單調性”.利用不等式(3)也可以對傳統的“二項式展開法”做某些改進.
在初等數學中比較兩個正數的大小,常用的比較簡單的方法是:一是通過這兩個數的差大于(或小于)0確定;二是通過這兩個正數的比大于(或小于)1確定.下面給出極限(1)存在的“比值法”證明.
證明:先構造一個與數列(1)密切相關的數列{bn}:

作比式并整理可得

以上“比值法”證明,只有寥寥幾行算式,十分簡捷.相關運算多是“二項式相乘”或簡單的因式分解.對具有中學數學知識的讀者應該沒有困難.教學內容經這樣處理,線索清楚,容易引導學生同步思考,更便于學生掌握.利用“比值法”及不等式(3),不難證明數列{an}單調遞增.類似地,

所以數列{an}單調遞增.但要確認{an}有上界,則不會像數列{bn}那樣唾手可得.通過二項式展開進行估值涉及n個項的比較討論,確認“上界”還需要一定的分析和計算.如下改進“二項式展開法”的討論過程,比較簡單明了.
證明:根據不等式(3),由

因此數列{an}單調遞增.


注1:由數列{an}單調遞增,數列{bn}單調遞減,得bn>e>an,所以

[1]辛欽著.數學分析簡明教程[M].許寶祿,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
[2]菲赫金哥爾茨.數學分析原理[M].丁壽田,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3]華東師大數學系.數學分析(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 蘇 琴]
[責任校對 方麗菁]
O172
A
1673-8462(2015)01-0066-02
2014-10-10.
蒙世奎(1942-),男,廣西民族大學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微分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