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孔林
摘 要 隨著現在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村的養蠶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養蠶自身是項生產環節多且復雜的產業,再加上近些年天氣多變等客觀原因,農村的蠶病發生的頻率越來越大。基于此,針對農村蠶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和探討,為減少蠶病的發生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 蠶病;發生原因;防治
中圖分類號:S88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30--02
1 農村蠶病發生的因素
1.1 客觀的因素
農村養蠶,容易受到自然環境、空氣、氣候等方面的影響。隨著現在全球氣候容易出現反常,春夏秋冬交際無規律,廣西等地方的氣候也比以前差很多[1]。例如,天氣持續高溫,或者幾個月持續降雨,這些都會影響到蠶的健康生長,容易滋生各種病蟲。另外,現在各種動物和植物蟲害較多,如桑葉等,有許多細菌和病蟲,容易傳播給蠶,影響其的健康。空氣的變化,也是影響農村蠶發病的重要原因[2]。目前,在廣西的很多農村,引進了大量的企業和工廠,工廠給當地帶來了較高的經濟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例如,工廠會排出大量的廢氣,對養蠶戶帶來巨大的威脅;再如水質的污染,也給蠶帶來更多的疾病[3]。
1.2 農村養蠶基礎條件較差
在廣西的很多農村,養蠶農戶的沒有專用的養蠶室,或者養蠶室非常簡陋,不適合蠶的生長,連最基本的室內溫度都無法調節,一些養蠶室甚至還會在大雨中漏水等。另外,養蠶的地方要通風換氣,但現在很多農村都不能做到這點,也沒有這個意識。一些農戶為了節省地方,將蠶和其他動物,如雞、鴨、鵝放在一塊飼養。這樣養蠶,容易感染到家禽類的各種病毒。
1.3 預防和消毒意識不強
現在很多養蠶戶沒有科學的預防和消毒意識,對蠶的生理特性不是很深入認識。因此,缺乏那種“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意識,沒有主動去隔離病原物。對于養蠶用的到各種工具,沒有進行及時的消毒和清潔,蠶體的保護條件不成熟,容易引起病原的污染,甚至導致蠶病爆發,最后導致蠶的產量和質量都下滑[4]。在季節交換時候,如冬天與春天交際時候,沒有對室內進行清潔和消毒。容易發病的季節,也沒有做好各種防護措施。從另一個角度看,消毒不夠徹底,如蠶戶在消毒的時候沒有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有些蠶戶為了省錢,用的消毒液完全不足量,沒有合理按照面積大小去均衡用藥。在消毒的時候,一些蠶戶沒有嚴格遵守程序,未對蠶具周邊的區域進行清潔和暴曬,忽視對地面和墻壁的消毒,消毒后也沒有做好封閉[5]。
1.4 小蠶的體質較差
由于蠶戶忽視了對小蠶的了解,對于體質較差的小蠶,很多蠶戶依然是全部使用統一的桑葉進行喂養,這樣容易導致小蠶抗病能力減弱,非常容易發病。在平時養蠶中,對蠶病總是抱有一種靠運氣的想法,思想上存在僥幸心理。很多蠶戶僅僅重視飼養,卻對消毒等工作忽視[6]。一些病原微生物趁機侵蝕,對于體質較弱的小蠶來說,這是致命的打擊,也是蠶戶的損失。
2 農村蠶病的防治對策
要做好農村蠶病的防治工作,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首先,要對客觀環境,如對氣候、土壤、天氣和水質等進行了解;其次,主觀上要積極,仍然堅持以防為主與防治結合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證養蠶健康、優質、高產等。因此,主觀上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進行防治。
2.1 按照科學的程序進行防治
若要更好地防治病蟲對蠶的侵害,就要建立統一消毒的各項制度,如時間、程序、用藥等,整個消毒的工作要規范化和程序化,切勿隨意和輕視。作為政府工作人員,要邀請一些專業人員到農村,宣傳消毒用藥的常規知識,宣傳各種病蟲災害的知識。對于比較嚴重的地區,可以統一幫蠶戶進行消毒防治,以免錯過最佳消毒時間導致損失巨大。在預防中,要做到同時防病毒、細菌和真菌方面的病;同時,嚴抓蟻蠶期、起蠶期、將眠期的預防工作。總的來說,作為蠶桑科技人員,就應該到農村開展養蠶技術的指導工作,為蠶戶發放常見蠶病識別、防治技術資料[7]。另外,要做好蠶藥和消毒藥的推廣,在蠶期中現場解決問題,大力去增強蠶農養蠶消毒防病意識。
2.2 做好養蠶的全過程消毒工作
以往很多蠶戶消毒僅僅是在某個環節,其實這樣的消毒遠遠達不到防治的效果。因此,要做好病蟲的防治就要進行全面的消毒。首先,在養蠶前就要對蠶室進行清潔和消毒,將各種工具放到陽光低下暴曬殺菌,用石灰將蠶室的墻壁進行粉刷。對蠶室地面進行換土,用石灰水進行消毒。對于蠶室的窗戶、門縫等部分,可以采用毒消散熏煙消毒,且要嚴格管理,避免再次受到污染。其次,在養蠶的過程中,要加強對蠶體與蠶座的消毒,盡最大能力杜絕病原的感染,這方面工作,可以通過撒防僵粉進行消毒。對于那些正在飼養的蠶體,不僅可以用402乳油噴灑在它們身上,還可以根據實際的狀況去噴紅霉素、滅蠶蠅等藥。現在桑葉容易受到污染,對于已經污染的桑葉可以采用0.3%有效漂白液進行消毒。
2.3 加強對蠶的飼養工作,增強蠶的抵抗力
首先,在溫度上要做好調整,尤其是對于體質較弱的小蠶,溫度一般在27 ℃左右,干濕差為0.5度左右。對著小蠶,必須用新鮮的桑葉飼養,不能用爛桑葉飼養。其次,對于大蠶的飼養,溫度不能太高太悶熱,一般是24 ℃左右比較適合,平時要注意蠶室的通風換氣,蠶座應該比較寬松。要按時為大蠶喂飽食;同時,與蠶接觸時候的動作要輕點,不能損傷蠶體,否則容易讓蠶受傷并感染。桑葉是蠶的主要飼料,因此要管好桑田,培育優質的桑葉,在數量和質量上可以滿足養蠶的喂養要求,確保蠶的健康生長,增強抵抗力。
3 結語
隨著氣候的變化,蠶的生長環境受到嚴重的干擾。要保證蠶能夠有一個健康生長的環境,保證蠶的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一定的水平,就要做好病蟲的防治的工作,做好消毒、殺菌、飼養等各方面的工作。爭取全面進行消毒,對飼料進行全面的檢查,保證蠶的營養攝取,增強其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參考文獻
[1]潘志新.夏季養蠶為什么蠶病多[J].廣西蠶業.2003(2).
[2]翟洪民,趙明安.今夏高溫悶熱 怎樣防蠶病[J].廣西蠶業.2005(3).
[3]蘇玲.談消毒在預防蠶病發生的相關探討[J].北京農業.2012(33).
[4]陳松珍,顧海洋.老壩村秋季蠶病爆發的原因及對策[J].江蘇蠶業,2013(2).
[5]崔萍,安慧.養蠶環境與蠶病防治情況的調查與分析——以宜州為例[J].廣東農業科學,2011(1).
[6]張軍,宛曉春,劉朝良.“蠶病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4).
[7]吳國富,陳兆虎,趙健根,等.富陽市蠶病發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對策[J].江蘇蠶業,2011(3).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