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劉光琦
速派得:Spider搭建終端智能配送網
——專訪速派得CEO江鎮
文/本刊記者 劉光琦

將城市內的閑散運力整合,將拼車模式運用到物流領域,最終達到成本與效率的最優化,速派得探索的是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城市物流模式。
江鎮坦言,是2010年開始逐漸火熱的易到用車模式給了他一個可行的落地配解決思路,他開始嘗試把這一模式應用到干線終端上。經過調試,一個整合社會閑散運力,通過智能路由實現多點取送的物流模式逐漸清晰。
已完成A輪融資的速派得成立于2014年8月,并于同年11月服務上線,目前已經覆蓋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深圳五個城市,整合城市閑散運力萬余輛。
在目前如火如荼的落地配平臺型企業中,速派得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發展之路。
“在打車出行領域,拼車市場一直競爭激烈,原因在于出租車是稀缺資源。而對于物流領域來說,最不缺的就是司機和車輛,只要保證貨源,一定會有大量優質司機源源不斷地主動加盟。在當前的城市貨運乃至整個物流市場,運力過剩確實是普遍問題。”這是江鎮在正式創業前,經過將近8個月市場調查,采樣全國各地2000多名司機,通過各種渠道拜訪了300多個物流、商貿、個人類的客戶得出的結論。
深入地分析物流行業,找到市場痛點,速派得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平臺的商業模式,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信息發布和交易撮合平臺,實際上還承擔了貨物運輸過程管理的實際責任,并能夠通過多點取送、智能派單,實現對閑散運力的整合和最大化利用,為客戶提供標準化的物流服務產品,同時也可最大程度緩解城市貨運帶來的交通壓力。

速派得采用按“方”計費(按照貨物實際體積和運輸路程計費),承諾城區內四小時送達,并無需用戶承擔車輛空載和空駛帶來的費用,提供非常親民的透明價格,相比傳統同城物流的解決方案,節省了50%以上的運費。
從目前的落地配市場來看,大多數企業都采用簡單的車貨匹配模式、類似專車的整車模式和虛擬車隊的模式,而這些模式各有優劣,特別是通過各種模式聚合司機,形成車隊,將B類客戶的貨源在內部展開招標,價低者得的虛擬車隊的模式,由于沒有根本上改變此類客戶的交易模式和成本結構,且服務質量和標準沒有保證,所以單純的競價補貼只是持續的燒錢,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而在江鎮看來,這些公司并未能覆蓋到物流的每一個環節,至少,在他們所做的這個環節少,競爭對手依然不多。“大部分APP都是從信息整合的角度切入,僅提供一個平臺服務,而開始考慮進行車隊整合管理的很少,即使有,也都是整車配送,而且大部分都沒有實現訂單-服務-收款-評價的閉環。”江鎮的期望是,速派得不會僅僅是一個平臺,而是能夠通過對閑散運力的整合,提供標準化的配送服務。
江鎮表示,速派得的模式不同于上述三種,通過開拓存量市場、改變產品和成本的結構而實現真正的“同城物流O20創新”,達到切實的經濟和高效。
據介紹,目前速派得的定位是為各類商貿企業和個人提供同城快運服務,具有“按需派”、“整車派”、“小件派”三個應用場景,通過網站、微信、APP等多種方式方便用戶在線迅速下單、查單、支付,并可查看交易記錄和實時追蹤。此外,速派得還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增值服務,如:包裝、裝卸、上樓、代收貨款、代收回單等等。為了讓用戶放心,速派得創新性的設立了風險保證金,由于速派得的責任造成的貨物損失速派得將先行賠付,并聯合保險公司,實現了每張運單自動生成貨運運輸責任險的自動投保。
將公司的英文名定位“Spider”,其意義在于速派得正像蜘蛛織網一樣搭建一個“終端智能配送網”。
作為速派得的創始人兼CEO,江鎮在管理軟件和物流行業有10多年的工作經驗,同時,速派得的團隊匯聚了100余位互聯網和傳統物流行業的精英,他們絕大部分來自BAT、專車、團購行業和順豐、德邦等快遞快運領先企業。
在江鎮認同的理念里,創造價值而非從對原有的價值進行重新區分是速派得真正想做的事情。“目前這些社會車輛從價格到配送系統都是不標準的,而這部分風險是由上游企業承擔的,上游企業不是怕找不到車,而是怕麻煩,怕風險。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麻煩的事情拿過來自己做,然后把標準的、安全的服務遞出去。”江鎮說。在速派得設計的系統中,車輛從接收訂單、預約時間、取貨拍照、交接貨物驗證等一整個系統都有標準的要求。“標準帶來的不僅有安全,同時還有效率。”
速派得成立后,瞄準的第一個市場是干線物流企業。上線的這段時間中,速派得通過拓展干線物流等企業已經實現了周均業務符合增長率達到50%,車輛空駛率也從40%降低到了25%,而對于這一數據,業界普遍的水平是50%。在公司的模型中,當空駛率降低到20%,而裝載率達到50%的時候,對于整個終端配送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一半。
目前,速派得已在北京、天津、杭州、上海、深圳五個城市提供服務,進入北京每天就有5000多輛車為數千個客戶服務,且客戶規模和訂單數量還在快速增長,并且在跟大型的車隊建立合作關系,同時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也引進電動貨車。
眼前正在迅速拓展B端客戶的速派得,野心并不僅止于此,通過B端客戶切入,逐漸吸納C端客戶,并逐漸形成一個城市“終端智能配送網”才是其真正目的。“已經有C端客戶通過我們來送鑰匙和文件,雖然并不多,但也是個長尾市場。在未來,我們希望這個網絡里不僅有干線企業,還有商貿企業、個人用戶等。”對于未來速派得可能的用戶,江鎮做了這樣的設想。而這一設想得以實現的前提是,一個極其復雜而準確的智能路由系統。
速派得的拓展相當穩健,在今年5月進入上海市場之前,速派得團隊走訪了上千個不同類型的目標客戶,包括物流企業、連鎖超市、服飾批發商、飲料代理商、汽配經銷商、生鮮電商以及大量的個人用戶等,發現只有不到5%的訪談對象對現有同城快運服務完全滿意。商貿用戶的配送、個人用戶的日常快運需求往往不必使用“整車送”服務,因此,整車服務成本高企成為用戶不滿的主因,而增值服務收費混亂、貨物狀態無法追蹤、貨物安全未獲保障等是用戶不滿的其它原因。
速派得CEO江鎮表示:為所有用戶提供滿意的同城快運方案,是團隊的奮斗目標和創新源動力。在速派得進駐上海以后,上述提及的用戶痛點將被逐個擊破。
據了解,按照規劃2015年底速派得開通服務的城市將達到20個,覆蓋大部分的一二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