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訊
作者:林采宜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5月
速度是中性的,快和慢并不意味著絕對的好與壞,但是在兩百年來的工業化進程中,幾乎所有的民族都曾經迷戀于快速增長的興奮,并因此承受“快速增長”給自然環境和社會人文秩序帶來的困擾。當速度不可持續的時候,大部分經濟體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向新發展模式轉型,從某種意義上說,“告別速度”或許是新的起點。作者林采宜,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作者:邱曉華管清友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5年5月
這本書回望了2014年乃至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以及全球經濟發展形勢。隨著人口紅利、全球化紅利的衰退,勞動力比較優勢喪失,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房地產面臨人口結構拐點和高庫存重壓,實體經濟身上依然背著沉重的鐐銬。在這些嚴峻形勢下,作者抱持謹慎不悲觀的態度,展望2015年中國經濟,結合政策取向、內需變化等,全面解讀2015年國內消費、投資、物價、房地產、財稅、金融、國企、產業結構、經濟統計、經濟增速、“一帶一路”戰略等,在此基礎上,提出2015年中國經濟十大猜想,聚焦中國經濟新常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特征和趨勢,進行了深刻剖析。作者邱曉華,現任新華都商學院教授、新華都集團首席經濟顧問,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現任民生證券總裁助理、研究院執行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
作者:李億豪
出版社:中國財富出版社2015年4月
本書從解讀“互聯網+”到“互聯網+”生成的新業態,從“互聯網+”下的企業創新與升級到“互聯網+”下的電子政務云建設,從“互聯網+”下的物聯互動到“互聯網+”下的視頻互動,從“互聯網+”落地解決方案到如何理性對待“互聯網+”,全方位闡釋了“互聯網+”改革大潮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時輔以案例及分析,是當前幫助讀者了解“互聯網+”是什么、“互聯網+”怎么運用最及時、最全面的著作。作者李億豪,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移動物聯網委員會主任,北大、清華等多所大學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課程特聘講師。

編者:(美)羅伯特索洛詹尼斯默里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2015年5月
這是一本由12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面向普通讀者而撰寫的普及性經濟學讀物。經濟學大師們從自己認為有趣而實用的經濟學問題入手,撇開深奧的術語和乏味的數據分析,將經濟學中至關重要的問題以深入淺出的生動語言講述給讀者。在本書中,他們用各自成型的經濟學理論,以精到的語言分析了經濟的蕭條和衰退、可持續發展、就業、養老保障等一系列熱點問題,直面當今全球面臨的一些重大挑戰——這些挑戰無論出現在商業周期的哪個階段都值得我們注意。編者羅伯特索洛,麻省理工學院榮譽教授;詹尼斯默里,在麻省理工學院與經濟學家羅伯特索洛共事。

作者:夏妍娜趙勝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4月
雖然互聯網帶來的時代變革才剛剛開始,但產業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放眼全球,發達國家利用技術優勢,已然開始行動。德國提出的“工業4.0”戰略,試圖摸索未來工業生產的新途徑。工業4.0不僅為中國的工業生產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而且與中國國策“兩化融合”(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戰略不謀而合。新一屆中國政府鼎力推薦工業4.0,工信部快馬加鞭制定“中國制造2025”,都是為了使工業4.0能順利落地中國,并開花結果,升級“中國智造”,調整就業的結構性失衡。作者夏妍娜,深圳華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德國工業4.0的研究者與宣導者;趙勝,全球創新網絡控股公司CEO、硅谷創新谷孵化器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