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陳祥森
深度
守望綠色物流的明天
欄目主持/陳祥森

霧霾像沉疴困擾著人們,節能減排,減少汽車尾氣污染,也成了人們熱門的話題。本期“深度”欄目,本刊編輯部邀請把酒臨風、夜雨觀瀾、金玉其中三位專家,就汽車尾氣污染談起,共話綠色物流,敬請讀者關注。
專欄小編:歡迎三位專家做客“深度”欄目。冬季的霧霾過去了,春天的沙塵又來了,我們所處的環境越來越惡劣,總讓人們感覺心里沉沉的,很壓抑。前些日子,柴靜自費拍的霧霾調查《穹頂之下》熱播,有數據統計播放了近億次,可見當前人們對環境保護非常重視。汽車尾氣已成為一大空氣污染源,物流業又是汽車使用最多的行業,所以物流業也擔負著環保重任。我想,今天我們就將主題放在環保上,請三位專家談談物流業和我國環保問題吧。
夜雨觀瀾:前些日子,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全國環境監測現場會上表示,已完成北京、天津、石家莊等9個城市的大氣污染源解析工作,這些城市污染源各有不同,北京、杭州、廣州、深圳的首要污染來源是機動車,石家莊、南京的首要污染來源是燃煤,天津、上海、寧波的首要污染來源分別是揚塵、流動源、工業生產。
把酒臨風:由此可看出,機動車是目前大氣污染主要來源之一,尤其是在北京、杭州、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更為嚴重。深圳機動車保有量超過300萬輛,機動車尾氣污染“貢獻率”高達70%。在各類排放源對深圳市PM2.5的占比中,機動車位居第一,占31%。機動車尾氣是PM2.5的主要“貢獻者”。
金玉其中:機動車尾氣治理是中國大氣污染防治的主要領域之一,加快淘汰黃標車,治理機動車尾氣是大氣治理的重要步驟。據媒體報道,為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深圳自去年以來財政補貼6.32億元淘汰更新黃標車131541輛。此外,在深圳注冊登記的機動車全面執行國四以上排放標準,全市推廣應用國五車用汽油和柴油,盡量將機動車對空氣的污染減低到最少。
專欄小編:物流業是個污染大戶,治理方法一是要抓污染物排放,二是要抓科學管理。在排放上要盡快淘汰黃標車,不使用劣質燃油。在科學管理上要合理調度車輛,減少空駛,降低空載率。對于這些方面,三位專家有什么考量?
金玉其中:物流業作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戶,近年來盡管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日漸嚴峻的空氣污染情況下,應該有緊迫感,刻不容緩地去抓節能減排工作。現在,大家都講要發展綠色物流,使物流業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轉型升級。然而,從目前物流業的現狀看,規模小、成本高嚴重制約著節能減排。以物流業所用的卡車來看,大部分是柴油車,而全國柴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接近汽車排放總量的70%,顆粒物超過90%。而且這些柴油貨車很大一部分為小微運輸企業所有,他們不可能實現規模效益,也沒有主動搞綠色物流的動力,還在為生存和實現效益最大化奔波。對于這些人來講,先解決效益問題,然后才能談環保問題,而這也正是物流業節能減排所面臨的的難題。
夜雨觀瀾:有數據顯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近30%來自交通運輸業。我國物流行業占能源消耗的7%~8%,其中重型卡車是主要的能耗者。重型卡車污染排放很大,一輛相當于一百輛排放標準的小轎車,雖然大城市限制只能在晚上跑,可幾萬輛車在夜間就相當于幾百萬輛小轎車的排放量。為了治理環境污染,許多地方加大了機動車的尾氣排放的限制,并出臺了一系列諸如限購、限行的政策措施,但效果仍然不盡如人意。同樣令我們關注的還有空駛率,我估計,全國大約三分之一的在途貨車是空駛的,如果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最起碼能減少汽車排放總量的20%。大家都說中國物流水平低,社會物流費用高,低在哪兒,高在哪兒,很明顯呀。能解決了空駛率問題,我看中國物流水平也就上去了。怎么解決?靠科學管理,靠信息化。
把酒臨風:解決空駛率問題固然得靠科學管理,但解決汽車尾氣污染排放就不那么簡單了。你說把在途貨車空駛率降下來可以減少汽車排放總量的20%,我看這是個偽命題,因為現在很多貨車根本不達標,它怎么能減排呢?國家要求載重汽車必須達到國四標準,工信部明確國三車輛2015年停止銷售,可市場存在國四重卡造假,很多經銷商采用國三標準的重卡,甚至國二標準的車輛冒充國四車輛銷售。東風汽車、江淮汽車都被媒體點名存在國四車輛造假現象。
專欄小編:國四排放標準執行阻力重重,央視也曾報道過。從更高的層次講,李克強總理也在政府報告中提出節能減排、治理汽車污染、淘汰黃標等問題。對此你們是怎么看的?若是執行有阻力,那么這個阻力在哪兒?
把酒臨風:標準與執行“兩張皮”現象,許多地方都有,盡管各地要求嚴格執行國四排放標準,但并不意味著國三標準重卡就沒有銷路。目前重卡不登記牌照的現象在個別地區比較普遍,以國三標準車輛冒充國四車輛的現象也較為嚴重。據央視報道,有消費者購買的車輛合格證上顯示為國四車輛,實際檢測結果卻介于國二和國三標準之間,排放嚴重超標。還有個原因是,重卡國四標準遲遲未能在全國范圍內執行,一方面是由于中石油、中石化在全國范圍內提供國四排放的柴油難度較大,另外,中國重卡排放標準升級主要采用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主要原料車用尿素溶液目前的供應也難以滿足市場要求。從用戶角度來講,不愿購買國四標準車輛,既有價格較貴,使用不便的原因,同時很多地區并未覆蓋國四標準柴油,許多加油站也未提供車用尿素供車主添加。
金玉其中:重卡國四標準的執行已經多次被推遲,甚至引起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關心。在2014年政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明確表示,2014年將在全國供應國四標準車用柴油,并淘汰600萬輛黃標車。在今年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從這些講話中我們明顯感覺到,中央政府釋放出“在環保標準問題上沒有余地”的信號。
把酒臨風:要想治理汽車尾氣污染,就要用高品質燃油。然而國四標準有了,國四油卻遲遲不上市。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說,賣什么油中石化說了不算,“國家有標準,但是各省級政府可以自己選擇使用哪種標準的油,這就導致了幾種不同標準的油在全國同時存在,有的人希望油價便宜,因此選擇使用更低標準的油,所以當地的油品質量就沒法提上去。事實上,中石化具備生產國四、國五等更清潔油品的能力,但不是中石化想賣到哪兒就賣到哪兒,而是政府批到哪兒中石化就到哪兒。”按照傅成玉的意思,中石化油品沒問題,可是北京供應的國四,全國最高水平了,但比發達國家仍低兩到三個等級。
夜雨觀瀾:中國燃油品質如何,我是外行,搞不清楚。不過從網上看到,由于中國石化企業長期從中東進口低價的高含硫燃油,所以我們的燃油質量不高。目前美國推行的燃油含硫量是<30ppm,日本的燃油含硫量<10ppm,歐盟的燃油含硫量<10ppm。但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使用的國三燃油,硫含量<150ppm,是美國的5倍、日本和歐洲的15倍。即便現在中國開始推行國四燃油,硫含量是<50ppm,還是很高。另外,雖然北京現在推行的國五號燃油的硫含量已經達到歐盟標準,但是芳烴含量是<40%,烯烴是<24%,相比于美國燃油中的芳烴<25%、烯烴<10%的標準,北京的燃油品質顯然不高。
金玉其中:汽車尾氣是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而燃油才是造成污染的元兇。因此有專家說,燃油只要提高一個等級的話,汽車排放就可以減少10%污染。我們希望國家和央企還要做更多工作,從源頭抓起,把汽車尾氣污染降下來。
專欄小編:柴靜的《穹頂之下》,揭開不少觸目驚心的環境污染問題,特別是霧霾,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要呼吸;而在同一個城市里,水可以選擇,食品可以選擇,但空氣沒有辦法選擇,也沒有辦法逃避,只要出現嚴重的霧霾污染,全城的人都會遭殃。所以,我們要關注污染現象,更要關注環保長效機制。
把酒臨風:1983年12月31日,國務院召開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將環境保護確立為基本國策。屈指而算至今已有32個年頭了,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在生養我們的這塊土地上,環境在惡化,污染在加重。最近,一張1999年3月9日的北京晚報突然在微信圈和微博里走紅。當天的頭條標題是:“絕不讓污染的大氣進入新世紀”。而這張老晚報走紅的那兩天,北京剛好連日霧霾黃色預警。從1999年到現在,整整16年,霧霾非但沒治好反而越來越嚴重了。看來不能把豪言壯語當真,豪言壯語替代不了行動。很多年了,媒體不斷曝光企業違法排污現象,之所以這樣,正是因為違法成本低,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才造成環境問題每況愈下,于是我們看到,昔日的豪言壯語,也成了今天的無稽之談。
金玉其中:1989年12月26日環境保護法頒布和施行,2014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環保法修訂案,定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有人說,修訂后環保法增加了政府、企業各方面責任和處罰力度,是“史上最嚴的環保法”。希望果真如此,環保走向法治化,而不再玩“花架子”了。
夜雨觀瀾:這些年來,我們主要是沒處理好發展與環境這個關系,尤其是地方政府,要的是GDP,只要經濟上去了,其他都在所不惜。北京治理污染,把首鋼遷到河北省,河北省鋼鐵業發展起來了,污染也上去了,同樣也把PM2.5帶給了北京。這也讓我們反省,我們治理污染的辦法對頭嗎?這些年來,發展汽車工業,汽車尾氣成了災,發展什么,偏頗的東西就出來了。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都力圖把利益最大化,于是那些費錢的、不出政績的活兒沒人去干,我看歸根結底還是理念問題。就拿下大雨淹城來說,地方官員說,把多少億元埋在地下看不見政績,傻子才這么干了。有的地方政府上項目,搞有環境爭議的項目,而遭到群眾反對,最后鬧成群體事件。這都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政府在市場中的角色,大家嘴上說的都挺明白的,可到實際上有的人又犯了糊涂,大包大攬,總要給企業當“婆婆”,做“保姆”。

專欄小編:所以要進行行政改革,建立負面清單,企業干企業的事,政府干政府的事,尤其是在環保上,地方政府不能為了出政績毀了環境,要出于民生,出于環保來考量項目,不然的話,總是要出大事的。這些年來媒體曝光的一些污染事件,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了。
夜雨觀瀾:確實是這樣。今天我看到福建漳州古雷騰龍芳烴PX項目發生爆炸的消息,看央視直播畫面,現場大火熊熊燃燒。據報道說,已經著火的3個輕重腦油罐兩個罐頂已經塌陷,流淌火被控制在罐區防護堤內。我對這個項目有印象,當初這個項目原計劃落戶廈門,2007年6月1日,廈門市民集體上街抵制PX項目,廈門市政府最終宣布暫停工程,隨后被遷至漳州漳浦縣古雷半島。
把酒臨風:當初項目落地漳州,地方政府也做了大量群眾工作,漳州項目所在地的官員就曾對媒體宣稱,保證不會出現爆炸事故,可保證有用嗎,事故仍然出來了。據媒體報道,福建消防總隊調派的廈門、龍巖、泉州等地相關力量已經趕到現場,現場現有9個中隊30部消防車。漳州市出動了大型水罐車、泡沫車、戰勤保障車等78部,出動人員約430人趕赴現場參與救援。解放軍第31集團軍防化部隊120人抵達現場。看來,這場事故確實很嚴重。
金玉其中:中國目前處在重化工建設時期,一些有污染、有爭議的項目落地,也是時代的產物,很多發達國家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我們現在講產業升級,企業轉型,就是從重化工中走出來,加大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
把酒臨風:當初發達國家在經歷這個階段時,并沒有意識到環境污染問題,無數的工廠煙筒冒煙,還頗感自豪,認為是工業文明的象征。今天科學技術已經發展了,人們也認識到污染的危害,然而,現在一些工業園區的污染很嚴重,我看是利益在作祟,內蒙古的一個工業園區排污都排到騰格爾沙漠了,他們難道不知污染的危害嗎?就在前兩天央視焦點訪談曝光,江西省彭澤縣的辰字村,原來是個山明水秀的地方,人們安居樂業。但最近幾年,這里卻變了樣,不僅莊稼得了怪病、水果變了顏色,就連呼吸口新鮮的空氣也都成了件奢侈的事,人們過得很鬧心。村民告訴記者,這些現象的出現,和他們家門口建起的磯山化工園區有關。這個化工園區占地面積5000多畝,集中了醫藥、農藥、印染等26家化工企業,目前投入生產的企業有18家,而且竟然都順利通過了規劃環評。此類工業園區全國還有很多,從中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說明我們的環保機制有問題。


專欄小編:物流業既是一個傳統產業,又是一個朝陽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我們不能走發展——污染——治理的老路,所以說,建立環保長效機制,依法治理環保,才能使物流業持續健康發展。
金玉其中:我贊同這個說法,要把發展與治理同步進行。就拿電商來說,這是個新興產業吧,也同樣存在環保問題。2013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92億件,居世界第二,平均每人就有6.8個快遞。在快速增長的快遞業務背后,堆積如山的包裝成為固體廢棄物處理的新問題。在城市固體廢棄物中,包裝物一般占到20%左右,但從目前的情況看,隨著快遞業務量的激增,包裝物的占比不斷增加。如此大量的包裝廢棄物,如果沒有規范的管理,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過度包裝以及回收再利用不當,也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
夜雨觀瀾:發展綠色物流不僅取決于物流業本身,還需要諸多外在因素。我國公路運輸承擔著78.2%的貨運量,但我國運輸組織方式的落后,導致了物流產業在治污、防污方面進展緩慢。比如多式聯運,具有運輸成本較低、污染排放少的優勢,已成為世界各國優先發展的運輸方式,發達國家港口和鐵路銜接配合的運輸比例通常都在30%左右,美國甚至能達到40%,印度海鐵聯運也達到了25%。而目前我國公路集疏港運輸占了84%,江海聯運占了14%,只有2%通過海鐵聯運。這么好的一個運輸方式怎么就行不通?我看主要是外在因素的原因。再如,甩掛運輸叫好不叫座,國家大力推行,可到了地方有很多政策上的限制,到了企業有成本和基礎設施的制約,甩掛運輸想行都行不通。我們綠色物流相關的政策滯后,以及公共平臺和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制約了低碳物流的發展。
把酒臨風:我們發展經濟走了一條先污染再治理的路,物流業也是如此,所以在今后注重綠色物流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依法而行,建立環保長效機制,這樣才不會再度出現先污染再治理的惡性循環,才不會造成巨大的社會成本浪費。為此,政府要加強法制法規建設,強化交通運輸管理,提高交通運輸技術,打破行業界限,積極開展共同配送。如日本,1992年實施的《中小企業流通業務效率化促進法》,就是為了實施包括共同配送在內的物流共同化而制定的一項政策。所以,我國也應通過政府和廣大企業的共同努力,來積極開展共同配送。這樣不僅提高了單車裝載率,減少貨流,而且可以有效減少尾氣的環境污染。
專欄小編:發展綠色物流是政府和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依法環保是最有效的途徑。李克強總理曾在兩會上說,我們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探尋一條加快我國綠色物流發展進程,推動物流行業產業升級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即使很艱難我們也要走下去。在此,我們希望政府應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對中小物流企業的政策。這些企業自身造血功能很弱,而所使用的運輸車輛很多要淘汰更新,這是一筆巨大的支出,對于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的這些企業來說難以承受。今天我們談了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物流,希望對守望綠色物流明天的讀者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