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涂漢炯 肖林
橇裝式加油裝置卸油管路結構設計分析
文/涂漢炯 肖林
橇裝式加油裝置安放在地面,卸油管路的設計應考慮其安全性、經濟性和實用性。本文通過對卸油管路尺寸的計算,選出合理的管路尺寸和相配的閥門與設備。對卸油管路工藝流程的分析,設計出合理的管路結構。
卸油管路;泵;設計;結構
橇裝式加油裝置是集儲油、加油和卸油功能于一體的機電一體化設備。將槽車運來的油品通過橇裝式加油裝置的卸油系統輸送到橇裝式加油裝置的儲油罐中,再通過加油裝置的加油系統實現向外加油。現對橇裝式加油裝置的卸油系統管路結構設計進行分析。
卸油管路系統的工藝流程:
槽車將油品運輸到橇裝式加油裝置,通過橇裝式加油裝置上的油泵將油品輸送到橇裝式加油站的儲油罐中。當橇裝式加油站停電或橇裝式加油裝置上的卸油泵檢修時,可以通過槽車自帶的油泵向儲油罐中卸油。
卸油管路系統結構主要有以下部件組成:
1.儲油罐
根據規范AQ3002-2005的要求,罐體的設計壓力為0.1MPa,罐體的單罐最大容積不得大于25立方米。
2.油泵的選型。
1)泵的使用環境為危險化學品,屬于易燃、易爆環境,選擇泵時應選用防爆電機,卸油泵必須為防爆油泵。
2)泵的選型因數很多,對橇裝式加油裝置流量是選泵的重要性能數據之一,它直接關系到整個裝置的液體輸送能力和客戶卸油時間的長短。根據卸油時間一般定為40分鐘左右客戶可以接受,計算泵的流量:Q=V/h=25立方米/40min*60min=37.5立方米/小時,根據泵的選取原則按計算流量的1.1倍選取泵,泵的最大流量為:Q最大=1.1*37.5立方米/小時=41.25立方米/小時,選取泵的額定流量為44.7立方米/小時〉41.25立方米/小時
3.卸油主要管路的設計計算。
1)計算泵每秒流量:Q=44.7立方米/小時=44.7立方米/3600秒=0.0124立方米/秒
2)計算管道直徑D:Q=A*V=(1/4)π*D2*V,根據化工手冊查得汽油的安全流速為V=4.6m/s,D=0.05863m=58.63mm
3)根據計算的管道直徑選擇鋼管:第一,管道輸送油品為易燃、易爆物品,固需選擇無縫鋼管;第二,根據計算的管道直徑,選取DN65鋼管,鋼管外徑為76mm壁厚為3mm,鋼管內徑為70mm>58.63mm
4.快速接頭的選型

1.自封式快速接頭 2.過濾器 3.四位三通球閥 4.壓力表 5.卸油泵 6.排氣閥 7.金屬軟管 8.單向閥 9.卸油進管路 10.儲油罐
快速接頭尺寸的大小需根據不同地區的油罐車的接口和軟管而定,但選取的快速接頭必須為自封型,
5.過濾器
因柴油或汽油中含有大量的雜質和固體顆粒,需在泵的前方安裝一個過濾器保護泵和保證輸送的油品進入罐體后保持罐體的清潔。
6.卸油管路排氣閥
管路輸送的是易燃、易爆油品。為防止在卸油初期,卸油管路中無油而導致油泵空轉而影響泵的使用壽命,同時泵的空轉將引起轉動軸承處發熱燒毀軸承,發熱時易產生火星而引發油品的燃燒從而發生安全事故,在卸油時要先將運油車的軟管接到快速接頭上打開卸油管路的排氣閥,放出管路中的空氣后,再啟動橇裝式加油裝置上的卸油泵,以確保卸油的安全。
7.金屬軟管
因泵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振動,需在泵的前后安裝金屬軟管用于減震,防止管路上各個閥門、設備振動而出現漏油。
8.卸油泵旁通管路
油泵在使用過程中如損壞或橇裝式加油裝置現場停電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運油車上的泵向橇裝式加油裝置卸油。
9.單向閥
管路卸油完畢后,因管路高于油罐車的輸油軟管,管路中將會有余油留下,為防止卸完油后油品返回卸油口后流到地面,需在卸油管路中增加一個單向閥防止輸送液體回流
10.罐體進油管路
橇裝式加油裝置一般是安放在地面,管路從罐體上部穿入,將減少管路穿入與傳出罐體的焊縫,減少整個橇裝式加油裝置泄漏的風險。管路插入罐體底部距罐體約150mm,防止卸油時油品自由落體時產生氣泡和靜電。
結論及建議:
1.橇裝式加油裝置卸油管路的設計應考慮安全和經濟,各個設備的選擇應考慮防爆型設備。
2.客戶需要卸油計量時,可以在卸油管路中增加流量計。
3.為提高卸油管路的安全性,可以通過控制器控制泵的開啟和關閉。
(作者單位:重慶耐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AQ3002-2005阻隔防爆橇裝式汽車加油(氣)裝置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