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娣
根據刊載在《自然遺傳》雜志的一項新的研究,吞咽一個栓在繩子上的海綿膠囊,可以幫助醫生檢測一種叫做“巴雷特食道”的癥狀(即食道下端有不正常的柱狀上皮覆蓋,與反流性食道炎密切相關,并有發生腺癌的可能),比現有的檢查方法準確得多。
巴雷特食道的危險性及傳統檢查方法

慢性(長期)酸反流患者有時會呈現巴雷特食道癥狀,食道內壁的正常組織發生變化,變成類似于腸壁組織。這會使人處于可能罹患食道癌或食道腺癌的危險之中。
到目前為止,通常,只有消化道專家才能通過進行上消化道內鏡檢查發現巴雷特食道。專家將一個薄而柔韌、前端裝有燈和相機的管道(內窺鏡)探入病人的喉嚨下端。少量組織從食道內壁刮下,并在實驗室里檢查是否有發生改變的跡象。病理學家在顯微鏡下察看食道組織樣本,以確定細胞是否健康。
通常,這種內窺鏡檢查在一定時間間隔內重復進行,以檢測患者是否發生巴雷特食道變化。這種檢查可能令人感到痛苦并且比較昂貴,而且結果的精確性并不總是很高。
當醫生準確地發現巴雷特食道癥狀時,他們就會密切關注病人是否有癌癥跡象。大多數情況下,巴雷特食道很難被發現。當患者被診斷為食道癌時,往往為時已晚。大多數罹患這種類型癌癥的人(約80%),會在被診斷后5年內死亡。
如果能早期發現巴雷特食道,通常,可以有效地進行治療。
栓線海綿
這個裝置被稱為“cytosponge”,它看起來像拴在一個繩子上的超大維生素膠囊。劍橋大學的菲茨杰拉德·麗貝卡教授及其同事們開發了這一裝置。
當患者吞下膠囊時,護理人員把握住栓著它的線。大約5分鐘后,當膠囊被胃酸溶解時,就會釋放一塊海綿。
隨后,護理人員就會慢慢地拉著海綿通過患者的食道,并從患者的嘴拉出。由于海綿通過食道時會將細胞從食道內壁刮下,這些細胞可以被送到實驗室進行分析。
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建議,應當進行細胞的DNA分析,以便準確辨別癌細胞和癌前細胞,從而代替過去由病理學家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做法。基因的突變會形成某個模式被檢測到,相當于可以幫助確定罹患何種疾病的“指紋”。
關于cytosponge的先前研究已經表明,它對于患者是安全的,耐受性也好。
這項最新的研究表明,該設備提供了比目前的方法更好的組織細胞樣本。通常進行內窺鏡活檢只能獲取少數組織,容易錯失病變的細胞。
菲茨杰拉德說,她希望在今后5年中廣泛運用cytosponge進行食道癌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