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曼
競爭來臨時
小曼

一個陰雨綿綿的下午,趙小洋到辦公室找我。她一直沉默不語,像是遇到了什么麻煩。于是,我問她:“你怎么了?可以說出來嘛!”“黃老師,最近我特別煩惱。我發現同桌王琳的成績越來越好,這次考試只比我少了五分,排到了第二名。要知道,王琳中考成績比我差遠了。以前,她總是向我請教數學,我也把解題方法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她,沒想到她進步這么快。現在,我心里很矛盾,不想再幫她學數學了。我怕幫了她,到頭來,她搶了我的第一名。可拒絕她,我又覺得狠不下心來,好歹也是同桌,有一定的感情。黃老師,我好糾結。我該怎么辦?”
趙小洋一股腦兒地說完,然后看著我,等著我幫她梳理心緒。其實,面對同桌的求助,不幫吧,心里過不去,幫吧,又害怕被對方超越。其實,這就是一個有關競爭的話題。一直以來,趙小洋都是班上最刻苦的,成績很好,還喜歡助人。現在,她卻因為“助人”而發愁了。
其實,很多人都遇到過類似的事兒,也常常被競爭所困擾。想一下,我們是不是從小到大都主動或被動的,與別人競爭呢?“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因此,競爭是一種必要的且正常的現象,也沒什么好害怕的。有時候,我們還要感謝對手。正是因為對手的存在,我們才會有危機感,才會想方設法地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并通過勤奮學習、銳意進取,從而獲得更好的成績。所以不要有所顧慮,面對對手,也可以伸出援助之手,讓對手的強大來激勵自己更強大。
那么,當競爭來臨之時,又該如何應對?請看下面的案例。
2006年,百事公司CEO卸任后,首席財務官因德拉·努伊與幾位候選人競爭這個職位。當時,副董事長懷特資歷最深,還當過財務官,所以最有希望。然而,懷特并沒有成功,努伊卻憑著出色的表現成了公司歷史上的女掌門。
懷特落選后,不想繼續在公司工作,就去了科德角灣度假。努伊顧不上慶祝,匆忙去找他。兩人見面后,閑聊了一會兒。努伊看到房間里有一架鋼琴,就提出想唱歌,并請懷特伴奏。唱罷,努伊真誠地說:“你看我們不是配合得挺好嗎?留下來吧,你提出的所有條件,我都會考慮的!”懷特猶豫了一會兒,說:“讓我也考慮一下。”
這次見面雖然沒有結果,但努伊并沒有放棄。她讓公司卸任的CEO去邀請,懷特還是沒有點頭。之后,努伊又給懷特提高了工資,待遇和自己一樣。努伊還在會議上說:“懷特是公司最出色的經營人才,也是我最親密的伙伴,有他的幫助,我才能干得更好!”懷特終于被感動了,決定回到公司上班。他對努伊說:“以后我彈琴,你唱歌,我們一直合作下去。”
點評:競爭是與生俱來的。無論戰場還是商場,競爭都必不可少。有些人將對手視為敵人,除了嫉恨打擊,甚至還會落井下石。然而,努伊并沒有這樣做,即使自己身居高位,還是向懷特落“低頭”,邀請他再次回公司。在努伊看來,能成為對手的人,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與其把他推到對立面,不如與他共贏未來。雖然對手會給自己帶來壓力,但有壓力才會有動力。與對手并肩作戰,才能贏得更好的未來!
上世紀80年代,喬布斯帶領團隊開拓東歐市場,投入了兩億美元,卻不見效果。喬布斯和高管們商討,仍無對策。一天,喬布斯一個人待在房間,盯著東歐市場版圖認真琢磨。這時,5歲的女兒莉薩進來,好奇地問:“爸爸,你在看什么呢?”喬布斯看著女兒的眼神,說:“寶貝,你能幫爸爸把這幅圖變小嗎?”莉薩想了想,拿起筆在旁邊畫了個更大的圈兒,說:“爸爸,你看原來的圖是不是小了?”喬布斯看著女兒的畫,深受啟發。既然東歐市場難以攻克,蘋果可以去搶占周邊的西亞市場,那里也很有前景。等占領了周邊更大的區域,東歐市場也許就有了機會。他沒再遲疑,帶領團隊進軍西亞市場,果然有成效。
多年后,蘋果公司成了全球最大的高科技公司之一。后來,喬布斯在《自傳》中寫到:“讓對手的版圖變小,這是競爭的不二選擇。要實現這一點,除了跟對手直接奪取市場,還可以選擇一個最合適的切入點,或隨意涂抹,或視覺比較,只要不放棄,就能找到破敵之策。”
點評:喬布斯是蘋果公司的創始人。他不僅擁有超前的智慧和過人的經營頭腦,還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經驗,哪怕是5歲的女兒。競爭無處不在,尤其是商戰更為慘烈。很多人都知道“不進則退”的道理,而當“進”無法實現時,又該如何處理呢?在開拓東歐市場時,喬布斯就遇到了這樣的困難,而女兒的一番話使他豁然開朗。若能占領周邊更大的區域,東歐市場自然就有機會。有時候,正面進攻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側面反擊或背后伏擊,也能扭轉整個戰局。喬布斯帶領團隊,一點點地將蘋果公司做大,使與己競爭的版圖縮小。
總之,人生不僅是一次旅行,也是一個競技的過程,而對手就像伴侶一樣,隨時都會出現在身邊。此時,我們不能將對手視為敵人,一棒子打死,而要把他看成競技的伙伴或朋友。因為對手的存在,我們才會跑得更快更遠;因為對手的壓力,我們才會有更多的激情和夢想。


編輯/黃書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