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
想起了“硬脖子”董宣
□成思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為了治理國家制訂了一系列法令。可是,他的大姐湖陽公主卻頂風作案,放縱家奴行兇殺人。當時,身為七品芝麻官的洛陽令董宣,為了維護法令的尊嚴,晝夜守候在公主府前,終將殺人兇手緝拿歸案,就地正法。
可湖陽公主認為董宣沒有把她放在眼里,跑到弟弟劉秀那里又哭又鬧。劉秀為了照顧姐姐的情面,就讓董宣向湖陽公主磕頭賠禮。可董宣抬頭據理爭辯,寧死不肯屈從。劉秀手下人上前把董宣的脖子按下去,董宣硬是不低頭。手下人也被董宣的英雄氣概所感動,就回皇上說:“董宣脖子硬,難以按下。”劉秀不禁佩服董宣的一身正氣,高興地笑道:“好個硬脖子,賞錢三十萬。”從此,“硬脖子”董宣名聲大振,一些貪贓枉法者都怕他。
竊以為董宣有兩點可貴之處。一是不畏權貴,公正執法。作案的是公主的家奴,是有“背景”的人,自古道“打狗看主人”,稍有私心,就會徇私枉法放走兇手。可董宣認真得很,“晝夜守候在公主府前”,直到把兇手緝拿歸案。二是正不屈邪,錚錚鐵骨。兇手被正法后,面對公主的哭鬧,皇帝要董宣磕頭賠禮,董宣寧死不肯屈從。不過,董宣還算是幸運的,他面對的是比較開明的漢光武帝劉秀,不僅沒開罪他,還予以獎勵,否則項上人頭早就保不住了。對比董宣,勿庸諱言的是,現實中仍有些人面對權貴的威懾,面對金錢的誘惑,面對親友的情面,在執法中搞法外開恩,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媒體對此時有披露。這些人想一想董宣,豈不汗顏!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以古人董宣為鏡,照照自己,對于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我想是不無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