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我一直喜歡看西方小說,通俗小說更是看得津津有味,品出不一樣的生活模式。
有一部法國小說叫《莎拉的鑰匙》,讓我感興趣的是女主角的身份設置:45歲,有孕在身。讓我三觀“哇”一下被刷新的是:這么高齡的女主角,并且狀態是“戀愛中”。另一部讓我驚駭的小說是《龍紋身的女孩》。男主角米克爾是世俗社會里的大英雄,遇到四十五歲的西西里亞,于是一段纏綿艷遇。
四十五歲還值得愛嗎?難道不是皮膚松弛、頭發斑白、眼睛下面全是遮不掉的蝴蝶斑嗎?在以“年輕就是美”的中國讀者眼中,簡直不可思議。
四十五歲的中國女人在做什么?
我家對面有一座老年大學,我媽在里面學太極拳。有一天,她拿著招生簡章對我說:“你也去報名吧。”我大吃一驚:“我離老還有些年吧?”我媽說:“可以的,四十歲以上、好多內退的女的都在學呢。”我拗不過我媽,去了一趟,大開眼界:有很多看著很優雅的女士,臉如桃花,妝扮得體。當我問及年紀時,她們答:“老了,快五十了。”我立時深受刺激。
轉了一圈,還是下不了報名的決心:四十歲就該修身養性嗎?看看老年大學的課目設置:舞蹈、音樂、寵物護理、養花、圍棋、書法……都是有益身心的活動,但透著那么仙風道骨,那么退隱江湖。唯一跟錢沾邊的課程是:炒股。我最后一狠心,走了。
這件事讓我省覺,讓我觀察周圍的人們。很多女人四五十歲就慢慢地進入半退休、退休階段,回家幫小孩帶小孩去了。

插畫/向朝暉
升級為外婆的女人們,責無旁貸,肩負起育兒大任:不能再上班了——賺的錢還不夠月子中心和月嫂的;不能再過清閑生活了——哪里還有這閑情逸致;必須順應女兒或者媳婦的教育理念——她是丫鬟佩鑰匙,當家做不得主。如果孩子在外地,丈夫還在上班,那就兩地分居——夫妻情誼在這時要服從大局。
中國始終是發展中國家,就業市場競爭極其激烈。年輕媽媽們如果不想掉隊,她的家人——尤其是母親,義不容辭得幫助她。為此,她們得讓自己迅速老去,不追求名利雙收,不渴慕男歡女愛,自己作為人、作為女人的部分急速縮小到近乎零,唯有此,才能全心全意實現“大后盾”這一人生角色。
多少明星歌手在訪談中說過:“我懷念我的姥姥/奶奶,她從小把我帶大。”這背后的無限心酸,還年輕的他們,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