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2015-11-24/ 第08版面/軍事·科技
據日本Shueisha網站23日報道,日本安保法案通過后,自衛隊將被派遣執行更多國際任務,“輕量化、機動能力增加和網絡化”成為防衛省發展新一代武器時最注重的特點。報道稱,自衛隊有7大類武器最適應現代戰爭潮流。
10式主戰坦克。該坦克自2011年服役,到今年為止在北海道和九州部署了76輛,號稱自衛隊“第三代半”坦克。除了配備與90式坦克相當的火力和裝甲外,重量更是小于40噸,適合在日本山區環境作戰。它的最大特點是在戰場上可以通過聯網功能與陸海空自衛隊聯合作戰。
KC-46A空中加油機。這是以波音767客機為原型改裝的加油機。它的外觀與自衛隊現役KC-767加油機沒有區別,但具備數據鏈傳送情報的功能。日本防衛省計劃引進4架該加油機。
新型步兵戰車。它預計于2016年列裝。通過安裝減震器,可減輕在崎嶇道路上的車身搖晃,確保射擊精度和行駛速度。它的主要職責是為步兵提供火力掩護,盡管無法與主戰坦克正面對抗,但完全可以擊敗水陸兩棲坦克。未來該步兵戰車將部署于本州各地。
新型水陸兩棲戰車。這是三菱重工正在研發的水陸兩棲車,日本新引進的美制AAV7水陸兩棲裝甲車是前者正式服役前的過渡品。由于該款戰車體積小、馬力強勁,水上航速高達每小時37-46公里,就連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很感興趣。
DE-X多功能護衛艦。該艦計劃于2021年服役,計劃建造多達22艘。這種小型護衛艦排水量只有3000噸,但時速可達74公里,能追擊高速漁船等目標。它配備的武器模塊可根據不同任務更換,適用范圍廣。
球形飛行器。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2010年公布了世界首個軍用小型球形飛行器。它可輕易避開障礙物和強風,具備空中停留、地面翻轉移動和伏于墻壁等多種功能,宛如“日本忍者UFO”。
ACIES3單兵裝備。2011年,自衛隊購進25套該單兵裝備用于未來網絡化戰場的測試。它能連續工作10小時,通過士兵身上的多種感應器和具備GPS定位裝置的紅外線望遠鏡,可向戰友和指揮中心傳遞偵察數據,并在顯示器上顯示外部情報。▲(豐豆)
環球時報201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