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韶關市擎能設計有限公司 黃琪
加強電力施工企業檔案管理的幾點思考
文/韶關市擎能設計有限公司 黃琪
本文分析了電力施工企業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加強電力施工企業檔案管理的有效策略。
電力施工企業;檔案管理;策略
檔案記錄了施工企業的發展歷程,記載著電力施工企業的工程建設成果,也是電力施工企業施工水平和企業實力的真實寫照,所以,不斷加強電力施工企業的檔案管理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對于促進電力施工企業長久、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對加強電力施工企業檔案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
(一)對于檔案管理的重要性沒有一定的認知。電力施工企業在工程建設階段,只是注重工程建設的進度,工程建設的質量,以及成本控制等工程管理內容,但是對于檔案管理工作沒有一定的重視,甚至有的電力施工企業并沒有設立檔案管理部門。檔案信息資源大都在工程技術人員和工程管理人員手中,很可能因為個人的疏忽導致檔案信息資源丟失,使后期的檔案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地進展。電力施工企業的領導人員對于檔案管理工作也不夠重視,導致基層領導人員對于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沒有思想上的認知。不能積極地配合檔案管理工作人員進行檔案信息的收集,甚至存在嚴重排斥的心理。在企業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只是以工程建設為主,并沒有將檔案管理工作納入日常企業管理工作中。
(二)檔案管理人員素質不高。電力施工企業檔案管理部門屬新增設的部門,檔案管理人員大多是從其它部門臨時調遣過來的。檔案工作人員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不能系統、科學、規范地進行檔案管理工作。同時,檔案管理工作人員不能對檔案信息進行確定,通常是基層人員上交什么信息,就將什么信息作為檔案信息。對于檔案信息不能進行反復地檢驗,最終造成檔案信息資源缺失、失準現象嚴重。而且電力施工企業中的基層工作人員流動性較大,不能在崗位上擔任較長的時間,對檔案管理工作造成了嚴重的阻礙。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工作態度消極,最終導致電力施工企業檔案管理部門形同虛設。
(一)加強電力施工企業人員對于檔案管理的重視程度。我國對于電力施工企業的檔案管理工作有著一定的法律要求,電力施工企業人員需要對這些法律有所了解,明確檔案管理的重要性。企業人員包含企業所有的工作人員和企業領導人員對于檔案管理重視,才能夠將檔案管理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企業基層人員對檔案管理工作重視,才能積極地配合檔案管理工作人員進行檔案信息的收集等工作。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對檔案管理重視,才能夠明確自身的責任,才能盡自己的能力提升檔案管理工作效率。
(二)提升電力施工企業檔案管理隊伍的素質。電力施工企業對于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選用一定要慎重,必須要聘請經過專業培訓的檔案管理人才。檔案管理人員經過長時間的專業培訓,能夠幫助電力施工企業建立規范的檔案管理體系,同時,檔案管理人員還能應用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進行檔案信息的篩選,明確哪些信息需要歸檔,哪些信息不需要進行存檔處理。除了聘請專業的檔案管理人員,還要注重提升檔案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電力施工企業可以派遣企業檔案管理人員中的骨干人員去外界或是與其他企業進行檔案管理工作交流、學習。通過此過程,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可以擴充自己的檔案管理知識層面,提升自己的檔案管理能力,并且將學習到的先進的檔案管理理念與檔案管理模式合理地應用到本企業中,使得電力施工企業的檔案管理工作得到優化和改良,為電力施工企業檔案管理工作增加新的生命力。
(三)在檔案管理工作中應用計算機技術。電力施工企業的工作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礎,可以將檔案信息通過計算機制作成電子文檔。將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內容充分地整合在一起,使檔案信息可以更為直觀地表達。檔案管理工作一定要規范電子文檔,要求使用統一的格式,從而保證檔案信息的規范性。信息時代給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以往檔案管理人員進行檔案信息收集時需要到各個部門進行信息的采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工作效率不高。在檔案管理工作中應用計算機技術,各個部門可以將檔案信息制作的電子文檔通過計算機軟件傳送給檔案管理部門,使得檔案管理工作增加了許多便利。應用計算機技術還能夠有效地提升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因為檔案信息在管理工作中很有可能受到偶然因素的影響,造成檔案信息的缺失、丟失,給電力施工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應用計算機技術將檔案信息制作成電子檔案,可以將檔案信息進行備份,既使一些文檔信息丟失可也可以通過電子檔案將其找回。
電力施工企業需要不斷加強檔案管理工作,才能夠使企業的信譽度不斷增強,才能得到廣大群眾的信賴。電力施工企業的所有工作人員都要明確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企業也要提升檔案管理隊伍的素質,將計算機技術融入檔案管理工作中,才能將檔案管理工作的意義充分發揮出來,才能促進電力施工企業長久、持續發展。
[1]云金葉.關于完善電力基建檔案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蘭臺世界,2011(3).
[2]米曉霞.淺談電力工程檔案管理現狀及解決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