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慶華
軍民融合促發展 同方江新譜新篇
■ 陳慶華
近年來,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展現新作為,轉型升級調結構,軍民融合促發展,科技驅動創新,優化產品結構,打造核心產業,軍品優先,民品優選,在船市新一輪競爭格局中贏得了軍民融合發展的主動權。

2013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國發[2013]29號),明確了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科技創新,加快高端產品發展,推進軍民融合發展等七項主要任務。江西省也相應頒布了《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工作方案》予以貫徹落實。
在國務院頒布該實施方案2周年之際,江西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單位——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以轉型升級調結構、軍民融合促發展的實際行動和不俗業績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詮釋。
近年來,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展現新作為,轉型升級調結構,軍民融合促發展,科技驅動創新,優化產品結構,打造核心產業,軍品優先,民品優選,在船市新一輪競爭格局中贏得了軍民融合發展的主動權。2014年,該公司完工交付軍民品船舶8艘,完成工業總產值7億元,同比增長133%;當年實現利潤5000萬元,同比增長95.3%,真正成為了江西省船舶工業系統的“領頭羊”。
剛剛過去的2015年上半年,同方江新造船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船市持續低迷下滑的不利環境影響下,逆勢求進開拓進取,精細管理科技創新,深化軍民融合發展,如期實現了年初制定的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生產經營“雙過半”目標。
6月底,隨著同方江新造船與中船重工某研究所批量簽訂的某型多艘軍品建造合同正式生效,該公司今年以來的船舶經營訂單獲得突破性進展,上半年承接船舶產品訂單達2.6億元,占年計劃的57.7%,目前在制船舶產品達7型16艘,生產建造任務排至2018年。

馬達加斯加駐華大使在同方江新參觀
6月19日,同方江新造船為中國石油海上應急救援響應中心建造的高端海工船、國內最大且主流技術最為領先的“1”字號多功能系列旗艦船——“中油應急103”船順利交付歸建,標志著該公司上半年生產建造完工量如期實現。今年1-6月份,同方江新造船完成工業總產值占年計劃的51.5%。
2015年7月23日,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應邀出席了江西省軍民結合產業發展推進大會,并在大會上代表江西船舶工業作典型交流發言。
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軍民融合發展過程中,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憑借三線軍工造船人的優良傳統和現代造船技術的有機結合,趟出了一條打造我國公務執法精品船的新路子。以2012年成功建造大連300噸漁政船——“中國漁政21002”精品船為發端,近3年來,同方江新造船承建了10多艘不同系列的公務執法精品船。
2013年“國慶”期間,我國縣級漁政系統首艘最大噸位500噸級漁政船——“中國漁政33010”號,在浙江省嵊泗縣如期交付入列。該船入列后將主要用于我國“東海魚庫”——浙江省嵊泗縣400多個島嶼、8700多平方公里海域的漁政監督管理、海上消防救護和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多項任務。
2013年底,同方江新為交通運輸部山東、遼寧、河北海事局首次建造的60米級B型海事巡邏船——“海巡0522”、“海巡0302”、“海巡0492”號,提前完工交付入列。這是江西船舶工業為北方沿海三省建造的最大最先進的公務執法船,其建造質量得到了船東和使用方的一致好評。
2014年,同方江新完工交付了多達6艘的漁政執法精品船,它們分別是“中國漁政32545”(江蘇如東)、“中國漁政21401”和“中國漁政21402”(遼寧錦州)、“中國漁政32543”(江蘇啟東)、“中國漁政33111”(浙江舟山普陀)、“中國漁政21137”(大連甘井子)號。
“中國漁政32543”和“中國漁政32545”號船是我國南方沿海300噸級漁政船的標準船型,已成為我國漁政系統技術領先、工藝精湛的主力公務執法船。該型300噸級漁政船總長49.8米,型寬7.6米,型深4.3米,設計吃水2.33米,巡航速度16節,主船體為鋼質結構,上層建造為鋁合金結構,深V線型、飛剪式船艏、方型船艉,具有航速高、耐波性能好、抗風浪能力強、節能環保、靜音舒適等特點,是同方江新為我國漁政執法系統打造的精品船、樣板船。
目前,同方江新造船在制的公務執法船還包括有河北省漁政處300噸級漁政船等公務執法船。最近,公司憑借公務執法船市場取得的驕人業績和自身特色競爭優勢,再次從多家知名船企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海洋與漁業局300噸級漁政船建造項目。
同方江新造船曾經有著輝煌的軍工造船歷史——
從海軍第一艘魚雷快艇的成功建造,到全封閉式耐火型救生艇翻轉180度后自動扶正填補我國造船工業空白;從高速工作艇參加太平洋海域發射運載火箭試驗成功,到某新型掃雷艇榮獲中船總優質產品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從援助非洲布隆迪海軍批量高速巡邏艇定點制造,到多艘高速巡邏艇如期交付海軍駐港部隊使用。
正是通過一代又一代同方江新人的不懈努力,鑄就了“團結、誠信、創新、高效”的同方江新精神,以及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軍工造船人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勤勞智慧、自強不息的同方江新造船人在艱苦條件下團結拼搏,先后為海軍批量建造了多型軍輔船百余艘,為海軍及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較大貢獻。
近年來,同方江新造船圓滿完成了各項軍品生產建造任務,為海軍國防建設再接再厲、再立新功。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是江西省獲得國家權威部門注冊授牌的裝備承制單位資格的船舶制造總裝企業。同方江新造船為海裝某部成功建造的多艘某型軍用船艇,自航編隊前往海軍某艦隊基地,一次性通過驗收順利交付入列,中央電視臺、解放軍報曾公開報道了該批次軍用船艇形成戰斗力的新聞。
今年4月底,同方江新造船首次與中船重工某研究所聯合承攬、異地建造的公安部邊防管理局云南水上支隊2艘內河執法艇完工交付。該型艇設計航速不少于每小時40公里,可搭乘30名執法人員,主要用于瀾滄江-湄公河流域、中老緬泰多國國際航道的巡邏執法勤務任務。該2艘公安邊防執法艇建造項目的首次承建和按期保質交付入列,對深化船企廠所協同創新,進一步開展與公安邊防部隊的合作,軍民融合發展走向國際,國際警務聯合打擊恐怖組織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現實作用和深遠的政治意義。
最近,海軍某部接船官兵又進駐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開始了新一輪為期多周的某型軍用船艇在廠理論和實操培訓。該公司近期為海裝批量建造完工的某型軍用船艇即將交付部隊使用,確保了軍品生產任務“后墻不倒”。新承接的軍品訂單任務,確保了該公司軍品生產任務不斷線,正有待于同方江新造船人去努力奮斗,續寫輝煌。

中油應急103交付歸建
今年4月16日,隨著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所屬巡井交通船在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首次開工建造,標志著該公司在我國“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海工船市場全面開花,全面進軍我國海洋工程船舶細分領域。該型海洋工程巡井交通船工作海域為中國沿海,主要用于中國石化海上油田開發載人交通和海上油區巡線,履行無人平臺出海巡檢和住人平臺駐守保障等任務。
同方江新最近完工交付歸建的“中油應急103”號船,是中國石油海上應急救援響應中心集溢油回收、海上消防及搜救等多功能于一體,代表我國目前最新技術水平的主流應急船舶中的旗艦船。該船總長78.8米,型寬15米,型深5.6米,航速15節,續航力5000海里,自持力15天,適于近海航區及B1級冰區航行,可以滿足40厘米以下冰區作業的需求。
“中油應急103”號船配備有自動化的操控系統,功能齊備的導航、通信和全方位的觀察、監視、搜索設備,先進的海上電子搜救裝置,有效的溢油圍控和回收設備,以及功能齊全的海上人命救助、FFI消防滅火系統,具有海上開闊水域溢油污染事故的處理、實施快速有效的海上溢油圍控及清除作業、溢油水面消防作業、火災撲救、事故船舶人命救助、重大工程項目守護等多項功能,并在艇甲板尾部開闊處設有直升機懸停位置。
今年5月份,同方江新造船為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首艘深水物探采集作業支持船——“海洋石油770”號船順利出塢下水。其姊妹船“海洋石油771”號也將于近期建成下水。該型船總長64.96米,型寬16米,型深7.5米,系柱拖力55噸,海水壓載艙滿足PSPC規范要求,自持力45天,續航力9000海里,適應無限航區。該2艘海工船將主要為我國最為領先的大型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和“海洋石油721”號提供補給和作業支持。
目前,同方江新首次為中海油服(COSL)建造的“海洋石油751”高端海工船正在船塢緊張施工建造,各項生產節點進展順利。該型物探采集作業船為后拖式震源船,專業從事海底電纜地震采集作業,最多可拖帶8條數字炮纜,在海上具有良好的采集震源作業能力。該型船總長66.8米,型寬15米,型深5.5米,續航力8000海里,自持力30天,適用于全球無限航區。“海洋石油751”號“雙高”(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海工船,是江西船舶行業有史以來建造的最為領先的三維物探采集作業震源船,計劃于今年第四季度完工交付。

我國首艘縣級500噸級漁政船交付入列
“十二五”期間,同方江新順利交付了江西造船史上最大噸位為1.7萬噸的多艘“雙高”(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多用途重吊船,創下了同方江新乃至江西造船史上的多項技術第一。同方江新為渤海油田成功建造的“海洋石油252”“海洋石油253”號,是我國首制的海上油田高端技術多功能環保船,曾在大連“7.16”火災爆炸事故海面溢油應急清理作業過程中大顯身手,首次出色“亮劍”就贏得了大連市委市政府、國家海洋局等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獲國家級“優秀應急支持船舶”稱號。
同方江新為新加坡等國家批量建造了8000HP、8200HP等多型三用工作船,在國內外海工船舶市場一試身手,名揚海外。同方江新曾為國家商務部按期建造了2艘“援圭亞那渡船”客滾船項目,圭亞那共和國駐華大使親臨現場出席了該客滾船項目竣工典禮并致以熱情洋溢的賀辭。
2014年10月,同方江新自主建造的2艘44.8米鋼質超低溫冷凍型金槍魚延繩釣船——“新亞10”和“新亞11”號完工交付。這是江西內地船廠首次建成的目前國內最為領先的超低溫(可達零下55℃)冷凍型遠洋漁船。該型超低溫遠洋漁船滿足國際海事組織相關規則和規范要求,有國際漁船安全證書;主要航行于南太平洋及印度洋Ⅰ類(遠海)航區水域,續航力7000海里,生產作業自持力3個月。
2015年5月,外國駐華使團團長、馬達加斯加共和國駐華大使維克托?希科尼納一行,專程來到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參觀訪問。維克托大使實地訪問了該公司最大起吊能力達320噸船塢、萬噸級舾裝碼頭、室內三跨船臺以及公務執法船、高端海工船等在制船舶生產建造現場,對同方江新造船能力、市場經營水平和歷史良好業績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贊賞。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李東表示,“越是市場低迷的時候,技術因素就越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當前的造船市場競爭完全是科技實力的競爭。推動船舶工業持續健康發展,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用高新技術造船,造高新技術船。同方江新造船大力推行“殼、舾、涂”一體化,深度推廣精度造船和無余量搭載,實施了島式建造法(兩島及三島),集裝箱箱腳及二甲板等大型舾裝100%成功,分段總組大型化和近300噸的上建總體吊裝。提高預舾裝率,提高船舶下水前的完整狀態,不斷縮短交船周期,新技術、新工藝推廣工作再上新臺階,創建快速、敏捷、低耗、優質、高效造船模式。
“我們現有的造船技術水平在全國中小型船廠也處于比較領先的地位。就我們江西省來說,能夠成功推行精度管理和無余量上船臺的,同方江新應該是首家。”同方江新造船公司生產技術負責人如是說。
在國內“雙高”船舶市場,同方江新為浙江舟山普陀成功建造的“中國漁政33111”號船,是我國漁政系統300噸級漁政船中速度最快、裝備最先進的高速漁政執法船,該船最高航速超過25節,滿足9級風出航要求。在技術含量高、首次超長軸系建造的“中油應急103”號船生產施工過程中,同方江新造船人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關,交船前試航一次性獲得成功,從而全面提升了該型“雙高”船的多項技術性能指標和綜合應急處置能力。

同方江新總經理祝建華接受院士工作站牌匾
2013年,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率先成立了江西省船舶工業首家院士工作站。中國工程院院士沈聞孫教授擔任首席科學家,一并受聘的專家組團隊成員還有高真所、劉骍國、陳晗、陳紹綜等12位國內一流造船專家。
由沈聞孫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同方江新造船院士工作站的成功組建和項目合作,是科技引領、協同創新、推進現代造船模式的最好注解,為企業科技創新和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為江西船企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供了有益借鑒和發展“坐標”,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充分發揮了引領、示范和推廣作用。江西省科協、省發改委、省工信委等聯合授予該院士工作站2013-2014年度“講理想、比貢獻,奮力實現中國夢”活動“創新團隊”稱號。
《船舶行業規范條件》是工信部貫徹國務院《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而制定的,旨在化解產能過剩,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引導船舶工業持續健康發展,自2013年12月開始實施。2014年10月,同方江新造船第一批進入國家工信部發布的全國50家符合《船舶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白名單”,在創新現代造船模式、躋身行業一流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同方江新造船堅持企業科技進步,科技驅動創新發展,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和市場核心競爭力。2014年上半年,同方江新一次性順利通過了由中國船級社(CCSC)組織的國家環境/安全/能源管理三體系首次注冊認證。2014年6月,同方江新造船省級技術中心一次性順利通過省級現場評審。
今年4月15日,在九江市2014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管理考評表彰暨“決戰工業一萬億”推進大會上,同方江新總經理祝建華入選九江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九江市十大“優秀企業家”。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造船專家沈聞孫,以及江西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同方江新造船公司總經理祝建華,成功入選九江市首批“雙百?雙千”人才工程。同方江新造船省級技術中心主任、江西造船專家陶秋琨,獲得了2014年度“九江市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同方江新造船堅持人才發展戰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塑造有同方江新特色的企業文化和核心價值觀。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行動上同步,事業上同干。公司上下將“團結、誠信、創新、高效”的企業精神,以及軍工造船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敢打硬仗、永不言敗的軍工優良傳統和作風融入其中,凝聚正能量,集合向心力,激發創造力。
2015年年初,由同方江新公司工會倡議、為急需換腎職工汪有為組織的愛心捐款高達10萬多元,成為該廠有史以來捐得最多的一筆愛心善款,無不凝聚著同方江新全體員工以及駐廠軍代表室等愛心人士的團結友愛和大愛無彊,傳遞著同方江新造船人一脈相承的企業凝聚力和強大正能量。

海洋石油253環保船在大連港清污現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軍民結合產業體現著國防科技與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加速推進軍民結合產業發展是推動軍民融合的重要任務。今年4月份,在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省軍區聯合出臺《關于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基礎上,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軍民融合加速推進軍民結合產業發展的意見》。江西省國防科工辦也在近期啟動了《2015年江西省國防科工辦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專項行動計劃》。
江西省人民政府在該《意見》中指出,要按照“創新引領、集群發展、突出重點、培育特色”的思路,以軍民融合為路徑,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堅持保障軍品與發展民品相結合、政府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促進軍民結合產業又好又快發展。該《意見》規劃到2020年,全省軍民結合產業總收入突破2500億元,形成體系完善、創新驅動、高效增長的軍民融合高端產業形態。
要全力打造包括航空、船舶及海洋工程在內的八大軍民結合特色產業,要在強化要素資源保障、完善協調推進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五個方面予以保障。在推進軍民協同創新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以總體設計和總裝總成為龍頭、核心系統和關鍵設備專業化研制為骨干的軍民融合創新體系,推動軍民技術雙向轉化,促進軍民科技資源共享。要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加強與各軍工集團的戰略合作,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深化國際合作。
江西是國防科技工業較為集中的區域,軍工資源豐富,發展軍民結合產業優勢明顯、潛力巨大。“軍民融合包括‘軍轉民’和‘民參軍’兩個方面。‘軍轉民’,就是軍工企業利用軍工技術發展民用產品;‘民參軍’,則是民用企業利用民用先進技術參與國防建設。”江西省國防科工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作為江西船舶工業系統軍民融合發展的積極推動者和堅定實踐者,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要抓住國家推動長江經濟帶和“中三角”等區域發展的戰略機遇,整合優勢資源,創新發展機制,進一步加快船舶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動核心產業和現代造船由傳統向高端延伸,把同方江新建設成為江西省船舶產品制造、海洋工程裝備和軍民融合核心產業研發生產的重要基地。
國防科技工業是軍民融合最重要的領域和載體,我們要切實履行強軍首責,加強軍工核心能力建設,全面完成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任務,為軍隊“能打仗、打勝仗”提供優良裝備保障。我們要堅持國家主導、市場運作,大力推進軍民產業結合,推進技術、產品、能力和資本層面的融合,融入國家“大安全、大防務”體系之中,融入國民經濟發展體系之中;要進一步深化軍民融合發展,突出創新驅動,加速轉型升級,為實現我省由軍工大省向軍工強省的新跨越,為開創江西“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新局面作出新的貢獻。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江西省軍民結合產業領域進一步深化軍民融合,必將有力地推動全省軍民結合產業跨越式發展。
(作者單位: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