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武勝
周武勝理事長的講話
■ 周武勝
首先,對獲獎的單位和獲得優秀通訊員的個人表示祝賀,對我們第一批區域性的八個通聯站的成立也表示祝賀,雜志社宮宏光社長對雜志創建十五年來做了一個很好的總結,里面談到的十五年來的成績,以及我們所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包括這十五年來的辛酸和體會和今后的思路,我都同意。
優秀代表和先進單位都發了言,非常好,我們合作單位以及我們政府和軍隊的主管部門領導也做了發言,我感覺我們今天的發言,頌揚的聲音太多,雜志今后到底怎么辦,我們還有哪些問題,哪些弊端,需要我們在座的各位提出你們的意見,畢智勇主任提出的這些建議,非常好,說在點子上,可能因為今天的時間關系,本來畢主任是搞軍民融合的,肯定有很多想法,今天因時間關系可能就不再說了,今后有這樣的時間還要好好在一塊交流。我們的老領導懷國模主任的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地學習領會,落實好,時間關系,我就不多說了,我說這么幾個事兒:

在紀念雜志社創刊15周年座談會上
第一,不管怎么說,不管互聯網+也好,紙質媒體也好,但是辦雜志的方向不能變。中國軍轉民雜志作為國家國防科工局主管,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主辦的帶國字頭的行業級的期刊,這是雜志的定義和定位。因此從上個世紀軍轉民創業大潮中誕生到現在,辦刊的宗旨始終堅持服務于從軍轉民到軍民融合的國家戰略,這個不能動搖,服務于國防科技工業的改革發展和武器裝備建設,以推動軍技民用、軍民技術雙向轉移,宣傳和引領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這么一種職責為我雜志社的使命,因此說,辦雜志的方向不能變,這個變了,就麻煩了。
進入新的時期,按照中央軍民融合國家戰略的要求,要把雜志辦成深度研究軍民融合理論,展示軍民融合的研究成果,引領軍民融合發展的核心期刊,要辦成向行政領導機關提供智力支持的得力助手,我們的行政機關不僅僅是政府機關,中央一級的,國務院的,還有地方政府的,還有軍隊部門的,提供智力支持的這么一個得力助手。
要辦成講好軍工故事、為國防軍工樹碑立傳的宣傳窗口,立足軍工,剛才咱們軍隊的同志說了,我們要拓展國防科技工業的含義,不像過去狹義的理解就是集團公司,凡是參軍的,凡是為國防建設服務的,都要納入到國防科技工業領域的范疇之內,里面包括民口以及民營企業,當然軍工是首當其沖的,他們有很多成就、很多的技術,很多文化、很多的事跡,因此我們要講好軍工故事,為他們來樹碑立傳。
要辦成展示國防科技領域成就和先進技術成果的最佳平臺,這不用多說,7月份在農展館辦的國防科技工業首屆軍民融合成果展,在座的可能都知道,各個集團都參加,包括民口、民營企業都參加了,兩萬多平米,影響很大,國務院的馬凱副總理也去了,軍方的領導也都來參觀了。要辦成聯系政府與企業、軍企與民企、軍隊與軍工的紐帶和橋梁,我想這些應該是雜志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二,要提升辦刊的質量。不管怎么說,我們要有一支能夠按照中央提出“三嚴三實”的要求,具有較高素質能力的采編隊伍,因此第一批通聯站承擔任務很重。也要有一批既穩定又豐富,又生動又鮮活的稿源可用,這就要求雜志社組建好采編的隊伍,進一步提高采編人員工作水平,深入一線調查研究努力捕捉有價值的而且接地氣的閃光點,對我們采編人員來講,要加強學習提升素質,要強化敬業精神,多掌握“幾把刷子”,歷練好看家本領,當然編輯部也要進行質量的控制,關于質量控制,我同意宮社長的講法,我在這里不多說了。
第三,要提高雜志的效益。首先是社會效益,中國軍轉民雜志是軍工領域的媒體,是軍民融合的專業媒體,注重社會效益是雜志的宗旨和性質所決定的。確保雜志發出的都是正能量、好聲音,不能出政治問題,也不能出保密問題,因此說這點要求是對雜志社的政治要求和紀律要求,這點要站在國家的層面上,一定不能出政治問題,多發出正能量,好聲音。
另一方面,雜志也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來應對自身的內部運營以及外部的交往,作為主辦方的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也堅決支持雜志社,理直氣壯地、大膽地去搞經營,當然必須在遵紀守法、依法經營的前提下,把經營搞好。這個思路要拓展,把雜志辦精、辦好、辦在點上,我非常欣賞畢智勇主任說的,辦精了,辦深了,辦在點上了,雜志絕對有好的效益,好多人對我說,你們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有幾個金子招牌,其中之一就是軍轉民雜志,當然這里面有我們的問題,從我們的經營思想,從我們的管理水平,從我們的理念,應該說都有差距,需要迎頭趕上。
對雜志社來講,我希望有新的氣象,就像宏光同志在報告中所講的,通過幾年的努力,使經營服務和經濟效益明顯得到改觀,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得到提高,五年以后見分曉,今年是2015年,到2020年,年年都要有變化,有提高,有改觀。
今天是十五周年,請大家來,開個座談會,請大家為雜志社把脈會診,提出寶貴意見,同時要求雜志社利用好這次機會廣納良策,積極探索,努力使刊物在現在的基礎上爭取更大的進步,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