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這是一次普通的風電潤滑會議,但它透露出的兩點信息引起我們的注意:一點是風電潤滑市場不再是外資潤滑品牌“一統天下”,新進入者帶來的競爭會給風電業主和整機、部件商帶來價格和服務上的利好,但不良競爭會傷害到行業的價值;另一點是風電后運維市場也受到此次會議的熱議,這也再次表明了這一市場的熱度,但如果不是基于服務標準體系及運維價值鏈條的建立,這個市場就難以到來。
風電工業失去潤滑會怎樣?這樣的問題也是風電潤滑會議年年召開的理由。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中國風能協會)和殼牌工業潤滑油共同主辦的“第七屆全國風力發電潤滑技術研討會”于9 月1 日在海南三亞召開,來自全國風電業主單位、整機廠及零部件供應商的200 多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殼牌潤滑油中國/香港區市場部總經理陳尚怡、殼牌中國工業潤滑油銷售總經理陳斌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透露,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到2018 年我國風電潤滑劑市場需求量將達到2000 萬升,潤滑油銷售市場經濟規模將達到17 億元左右。規模越大越需要提高潤滑質量和潤滑效率。也正因此,殼牌提出的“基于大數據挖掘下的定制化、交互性、高效率潤滑解決方案”引起了與會代表的興趣。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大會正式啟動了“最美風電場評選”活動。該活動由《風能》雜志主辦、殼牌工業潤滑油協辦,其宗旨是“通過尋找中國最美風電場,發現運維管理與服務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