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西耀
1.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計算機教學向多個方向發展,大大豐富了教學的模式[1]。多媒體技術進入計算機是計算機運用方式的重大突破,而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簡稱CAI)的廣泛使用則標志著教育技術向現代化的邁進,已經成為國內外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計算機輔助教學就是教師和學生利用計算機對信息進行貯存、處理和多形態呈現的功能來支持自己教和學的一種活動方式[2]。
CAI教學使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互動。一方面幫助學生的來探索知識,獲取知識,幫助學生探索和認識未知的世界,通過對知識的再加工和整理,促進學生智力的開發,另一方面,CAI教學有助于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無論課堂上的教學,還是遠程教學都有很大的幫助。這些一方面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學習轉為主動的向多媒體和網絡索求知識。另一方面,CAI教學還極大地豐富了地理教育的內容,拓展了地理教育空間。它通過課件等形式將內容生動、形象逼真、聲音動聽的文本、地圖、景觀圖像、模擬動畫、統計圖表和數據等信息一起呈現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和資源,網絡化的CAI教育模式,還使得人們受教育的方式、時間、地點大大擴展,教學信息隨時更新,終身教育已成為現實。但是,目前多媒體的應用還僅限于對技術的開發和利用,而對如何適時、適處、適量的使用多媒體,并沒有做細致的探討。
2.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時機探討
2.1 在優化教學過程中使用
創設教學情境是進行優化教學的重要一點,利用多媒體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對課堂學習的濃厚興趣才是學生在課堂中注意力最強勁、持續時間最長的條件。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點,利用多媒體在優化教學中,創設學生喜愛的情境,激發學習潛在的求知欲和對事物好奇的心理,學生志愿去以飽滿的學習情緒來主動地獲取知識,得到能力的培養,進一步克服了思維疲勞時的注意力分散,同時對課堂教學的過程也進行了優化。
2.2 在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疑點時使用
每節課都有其突出的重點、難點的部分。在課堂上,學生被老師提出回答的問題時,學生會立即回答不上來,學生碰到教材中的重難點或關鍵處,需要學生進行深刻理解與掌握,當學生感覺到吃力時,教師可以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來服務自己的教學,達到圖形并茂,教學效果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
例如,“城市空間結構”這節課主要研究城市功能分區和城市的空間結構、中心地理論等。對于這類重要而又難于理解的教學內容,我們一般都會選擇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輕松完成教與學的任務。
2.3 用于呈現直觀型的地理景觀圖和各類型地圖
直觀型的景觀、地圖是形象思維的最有效的一種表現手法。有研究表明,人在學習時獲得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從這就可以看出,直觀型的景觀、地圖對地理教學的重要性。
2.4 可模擬事物的運動發展過程
在傳統教學中,應用最多的還是掛圖以及課本的插圖,因為這些圖是靜態的,不能
完全展現地理事物的運動發展,對于一些抽象的運動概念,學生很難去理解,這樣就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借助多媒體CAI進行動態模擬,就解決了很多問題,靜止的圖運動起來,可以觀察到整個地理現象的變化進程,學生可以看到多媒體展示的圖片、視頻等,一邊觀察一邊進行思考和討論。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容易活躍課堂的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體,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教與學相輔想成的,實現教學相長。
2.5 在反饋教學效果時使用
提高職高課堂的教學水平,要按照“循序漸進、精講多練”的原則,提高課堂的效率。
對于地理課堂來說,45分鐘的課堂質量非常重要。傳統教學方法中,主要以教師的講為主,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許多知識都依靠學生課后死記硬背,不注重多練習,這樣的后果是教師做不到即刻對教學水平的評價,學生的學習負擔也很重。
3.幾點結論
3.1 適時使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時不注重時機往往就會減低高質量的教學效果,但是,教師可能還不清楚這樣的結果。一味地追求多媒體,讓很多課件都包含有圖片、動畫、音樂,表明上是給了學生多種感官上的刺激,但是不在恰當的時機使用,獲得的效果就會大大降低,因為這些多重刺激會造成對學生注意力的分散甚至是干擾和誤導。
本意是提高學生注意力的顏色與動畫,可能會成為轉移注意力的焦點;那些用于激發學生興趣的光聲,在不恰當時機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干擾源。有的課件中做的非常的絢麗,不注重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按時機的套用多媒體的技巧,造成學生注意力下降,干擾了學生的學習,教學水平肯定會下降。
3.2多媒體技術的適處應用
課堂上在恰當之處使用多媒體,對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并不是說每節課都必須使用多媒體,也是需要選擇應用的,應該針對不同教學內容而定。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常出現這樣一些現象:課件僅僅把教材內容照搬上去,是對課本知識的再現,它對于理解教材重點、分析教材的難點作用不大。這時,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和所講授的本節內容,在恰當之處有目的使用多媒體來授課。
3.3多媒體技術的適量應用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技術被教師們過度的使用,上課的學生在聽課時疲于應對課件形式,抓不住每個課件的重點,導致學生對教學內容掌握不到位,讓學生學習后感到很疲憊。
有的課件反映的是大量的教學內容,需要很長時間的講解,課堂完全被機器占據,這樣對教師的授課造成不良影響,對學生記憶知識和記筆記都沒有什么好處。可見,多媒體技術確實很好,但是要適量的使用。試想一下,這樣完全依賴多媒體課件,就會把教師教學生這種方式變形為機器教人的教學模式,這是對傳統的教學方式的顛覆,從本質上講,是歪曲了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因此,教師不能完全依賴多媒體教學這一單獨的教學模式,應該在恰當時機,結合地理的教學內容在恰當之處使用多媒體,并將現代技術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完美的結合,這樣對提高地理教學水平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