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偉
摘要:竹笛演奏藝術是我國的傳統藝術之一,其藝術審美決定了在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情趣與韻律的深度融合,在保證竹笛藝術的價值能夠被深刻展現出來的前提下,竹笛演奏需要從韻律上將音色與情感融合到一起,保證情趣性能夠與音律規律性都能夠符合竹笛藝術的基本審美。本文從竹笛演奏中的情趣情感內涵與韻律結合的角度入手,全方位分析在竹笛藝術中其審美的基本內涵。
關鍵詞:竹笛演奏 ?情趣 ?韻律 ?融合實踐
一、竹笛藝術中審美的概念及意義
在我國竹笛藝術發展中,無論是藝術情感還是曲目韻律,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竹笛藝術審美的影響,其演奏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手法展示,更是從美學角度出發的藝術思考。在當前的傳統美學思想之下,竹笛藝術的審美更加決定了當前竹笛藝術情趣與韻律的發展和融合,在竹笛演奏的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古典審美學的角度來看,竹笛藝術演奏之美在于對藝術作品中所追求的藝術整體性以及韻律規律性,其審美標準取決于竹笛演奏的整體意向之中。而從當前的現代化審美角度來看,信息的多樣化傳遞決定了其竹笛演奏審美需要符合多元化的審美標準,保證在互聯網等數字技術下能夠深入探索竹笛演奏的情趣與意境,保證開放而又自由的文化精神能夠在竹笛藝術演奏中得以展現,不同的藝術與審美意識形態都能夠在竹笛演奏中融合并展現出來。在這樣的古典與現代化的審美結合下,竹笛藝術的創作與演奏都需要立足于傳統文化與實踐之中,保證其藝術風格能夠滿足不同音樂內涵的需求,使多元化的竹笛情趣體驗以及曲目韻律受到不同審美標準的考驗,真正從根本上完善竹笛藝術的多元化演奏風格。
二、竹笛審美之下的情趣與韻律
在傳統與現代化共同影響的藝術審美眼光之下,竹笛演奏的情趣與韻律在傳統的竹笛演奏上發生了深度的改變,情感與意韻的融合更加保證了竹笛音樂的特征性,使竹笛藝術從不同的地方韻味中提升自我的藝術性。在多元化的審美之下,這樣的竹笛藝術情趣與韻律的體現更加適應了當前多元文化對于竹笛演奏內涵的要求。
(一)竹笛韻律
在中國傳統美學概念之中,韻律是神韻、古韻、風韻等多種概念的融合,是民族文化與美學概念在藝術領域的探索和表達。從最初的詩歌開始,韻律就已經以古典的形式出現,人類對于藝術韻味的追求從未停止。對于竹笛演奏來說,其所蘊含的天然神韻符合當前文化審美中對于韻律的追求,一曲竹笛演奏更加能夠從自然中感受竹笛獨特而又優雅的音色,在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可以根據竹笛曲目的特點來調整演奏方式,保證竹笛演奏不僅能夠從音色上給人以美學體會,還能夠從演奏方式上順應當前文化的演奏需求,保證演奏的方式能夠結合竹笛的自然韻味為竹笛藝術的發展增添旋律的篇章。
從竹笛演奏的特點上來看,其較為擅長取材于大自然,在自然的藝術色彩中融合當前時代的文化審美以保證婉轉悠揚的曲目能夠滿足人們對于竹笛藝術韻律的追求,無論是山水河流還是蟲鳴鳥叫,無論是自然風景還是古典情趣,都能夠在竹笛演奏的韻律中展現出來,其演奏所賦予的竹笛藝術的色彩性和自然性能夠帶著聆聽者穿越千年的光陰,在古色古香的竹笛韻律中感受自然與歷史之美。從美學角度來看,竹笛演奏正在根據其自身藝術性改變韻律,保證在原有古典內涵的角度加入現代多元文化的需求,以保證古典作品中的意境和風格都能夠被現代化的文化內涵所接受,保證竹笛音樂的特點能夠根據其風格的不同來完成自我蛻變。無論是江南竹笛韻律還是以昆曲為基礎進行創作的竹笛曲目,都能夠保證其藝術在傳承了古典曲目特點的前提下融合當前的竹笛演奏情趣,在實踐演奏中感受不同音律特點的獨特魅力。
(二)竹笛情趣
從藝術審美的角度來看,音樂本來就是抒發自身情感的藝術方式,無論是喜怒哀樂都能夠在音樂中充分展現其自我價值,保證以音樂演奏來傳達自身思想。而對于竹笛藝術來說,其情趣就是保證傳統的藝術韻律在現代化音樂發展中被傳承下來的重要保障,演奏者的自我心境最大限度地決定了竹笛演奏的風格和特色,能否符合當前藝術審美,能否與竹笛中所蘊含的韻律進行深度地結合都取決于演奏者對于竹笛情趣內涵的把控。在竹笛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可以將自身的情感與想象力融入其中,這樣就能夠真正演奏出竹笛曲目中所蘊含的真摯的藝術情感,保證貫穿整體的情趣內涵能夠推動竹笛藝術的發展,保證竹笛的演奏能夠與當前的文化藝術審美深度融合。
在竹笛演奏的情趣內涵展現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認識到在情感展現的前提下演奏者的動作、線條或者行為都是直接影響演奏情感的內容,相較于語言來說,竹笛的藝術演奏更加能夠滿足聆聽者對于情趣的追求,更加能夠保證情感藝術體驗的深度傳遞。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竹笛演奏的情趣內涵也是演奏者自我情感的流露,無論是演奏者還是聆聽者,都能夠根據演奏曲目的不同來引發自身強烈的情感共鳴,以此來保證能夠在竹笛曲目中體會竹笛韻律與情趣的融合效果,感悟竹笛曲目寫作者的情感內心。從演奏技能上來看,演奏的技巧和手法都是對于竹笛情趣與韻律藝術的另一種展現方式,只有增加了自我情感的藝術演奏技巧才能夠真正擁有在情感與技術結合中所具有的藝術價值,才能夠保證從聆聽者的內心引發共鳴,將竹笛演奏銘刻在聆聽者的心中。
(三)竹笛演奏中情趣與韻律的融合
探究了在審美內涵下竹笛藝術的情趣和韻律之后,我們可以從演奏者的角度分析情趣與韻律的深度融合。一般來說,從演奏技巧上融合自我情感,就能夠保證竹笛音樂在韻律中結合情緒的需求,以此為基礎真正展現出古典藝術情趣以及現代化審美韻律,保證了古典和現代的融合,才是對于竹笛發展最為有效的融合手段,才能夠真正體現出演奏者的技巧水平??傮w來說,竹笛審美藝術下的竹笛演奏情趣與韻律的融合還需要演奏者從內心的感受出發,結合不同的藝術文化背景進行深度地探索。
參考文獻:
[1]高純華.“長安笛派”之探微[J].音樂時空,2013,(12).
[2]胡亮.回顧與思考 解蔽與探索——新時期竹笛作品創作述評[J].人民音樂,2012,(07).
[3]唐俊喬.試論郭文景的竹笛與樂隊協奏曲《愁空山》對竹笛演奏技術的拓展[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