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斌
、摘要:依據音樂作品,演奏者開展二度創作,這種音樂行為有著較強的抽象性,通過聯想活動,可以用具象的音樂活動來轉化抽象的音樂,以便更好的認識和理解音樂,完成二度創作音樂作品器樂表演。
關鍵詞:二度創作 ?器樂表演 ?聯想
音樂表演屬于二度創作音樂作品,表演者通過了解作品的文字資料、故事、創作背景等,再度理解作品,向欣賞者反映作品,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進行思維活動,而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聯想和想象。器樂表演屬于音樂表演藝術的范疇,和歌曲演唱有著較大差異,歌曲有樂譜和歌詞,比較表象,演唱者即使不完全理解音符,但是從歌詞中依然可以對音樂形象進行體會,但是器樂表演卻是沒有歌詞的,這樣就難以認識音樂,器樂表演者要想獲得成功,就需要通過聯想,認真思考和認識作品,從而對其二度創作。
一、標題器樂作品
這種作品的音樂是用文字做標題,作曲家的創作目的和意圖會在標題中說明。一般來講,音樂描繪的對象會在器樂作品標題中滲透出來,部分器樂作品則是用模擬手法運用過來,在器樂作品中加入大自然的音響,這樣演奏人員就可以對音樂表現方式和情緒以直接體會,采取了比較簡潔的描繪手法,演奏者演奏信息的獲取難度較小,只需要借助于標題和音響就可以了解,從而對聯想對象和演奏手法進行獲取。以《草原小姐妹》為例,僅僅根據資料,就可以了解本作品講述的故事是大風雪中,一對姐妹保護羊群,了解到故事情節后,演奏者還需要聯想,以便在演奏中表現人物形象,演奏者大多都沒有去過草原,那么為了獲得表演情緒,就需要聯想蒙古人的服飾、舞蹈等細節,然后加工和交流,二度創作本部作品。再如:《沃爾塔瓦河》,可以查閱相關資料,通過描寫本河流,贊美了祖國,但是在演奏的過程中,還是需要聯想諸多的場景細節,包括水中反射的陽光、女妖的舞蹈等等,并且結合相關資料,促使二度創作順利完成。
二、無標題器樂作品
本種作品在標題上沒有描述或者提示音樂,僅僅依據一個音樂動機,將多樣化的音樂表現手法運用過來,促使作品創作得到完成。相較于標題器樂作品,本種作品提供了較大的空間讓演奏者和欣賞者想象;創作無標題器樂作品的音樂家認為音樂能夠表達十分豐富的內容,面對同一首作品,不同的演奏者和欣賞者經過聯想,認識也會存在差異;任何演奏者和欣賞者都可以借助于聯想功能,來想象音樂,在腦海中產生差異化的人物形象。因此,聯想行為在此作品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專家曾講,聽覺表象的創造在音樂創作機制中最為重要,作曲家在對新的聽覺表象進行創造時,周圍的聽覺表象以及現實生活中的視覺表象都會對其造成影響。因為文字說明不存在于器樂作品中,創作過程都是通過音樂創作手法來有組織的結合音符,以便形成科學的結構形式,其創作思想比較深刻,有著比較含蓄的構思方式,這樣就增加了理解的難度,通過配合聯想這個媒介,演奏者仔細研究,且反復吟唱,方可以對作品中的思想內涵和情趣進行領悟。而這個過程,演奏者需充分發揮想象和聯想。
音樂表演活動的完成,主要依據的是聽覺器官,而聽覺器官比較抽象,對于演奏者和欣賞者來講,在認識和提煉原創作品時,需要將生活中遇到的畫面和聲音納入考慮范圍,轉換這種聽覺和視覺,獲得演奏思路。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曾經講過,不同人看《紅樓夢》,會給予不一樣的意見,經學家看到的是易,才子看到的是愛情等;在音樂方面,這樣的道理依然適用,演奏者、欣賞者的人生閱歷、文化程度的差異,對于同一首音樂作品,也會形成不同的畫面和音響,自然產生差異化的聯想,在認識和理解音樂作品的過程中,自然存在著不同。
三、將作品演奏中聯想的媒介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二度創作指的是演奏人員充分理解了音樂作品后,將音樂生命力和情感表現賦予器樂作品。通過對原作品進行分析和聯想,對思想認識二度豐富和補充,對樂譜認真細讀,對作品風格整體把握,以便準確地感受和體驗音樂,然后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想法,這樣音樂的感染力就可以得到增強。而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聯想,將器樂作品演奏中聯想的媒介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器樂演奏人員沒有積累豐富的音樂語言,可以運用聯想手法,而積累了足夠的實踐經驗后,借助于記憶的音樂語言就可以直接理解作品,這個過程十分漫長,因此,器樂演奏者的最終目的是從聯想過渡到記憶。
四、結語
綜上所述,聯想手法在器樂演奏二度創作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演奏者更好的理解作品,認識理解作品的時間得到了縮短,同時也可以更好地記憶和表現音樂形象,因此,在二度創作器樂演奏的過程中,就需要充分應用和重視聯想功效。
參考文獻:
[1]王思霄.器樂表演的二度創作[J].劇影月報,2013,(10).
[2]李柱.淺談器樂演奏之心理因素——關于聯想和想象[J].黃河之聲,2014,(19).
[3]張露.古箏演奏技法與音樂表現的二度創作研究——以古箏協奏曲《西楚霸王》為例[J].音樂時空,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