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娜
摘 要:農業產業鏈升級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概括總結了承德市農業生產概括,分析了承德市農業產業鏈升級面臨的困境,提出了承德市“消費拉動型”農業產業鏈升級的戰略構想,具體包括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建設和培育農產品品牌、緊密聯系當地旅游市場、積極打開國際市場等措施。
關鍵詞:承德市;農業產業鏈;產業鏈升級
一、承德市農業生產概況
(一)農業資源條件。農業資源條件包括氣候條件、水紋條件、耕地條件等。承德市氣候屬于溫帶向暖溫帶過渡、半干旱間半濕潤、大陸季風型山地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其中70%集中在夏季,境內水資源豐富,京、津部分生產生活用水來自承德;地貌形態復雜多樣,其中耕地總面積537.2 萬畝,人均耕地面積1.52畝;該地區自然災害相對較少。總體來看,承德市農業生產具有較為穩定的資源條件。
(二)農業生產現狀。近年來承德市農業生產穩定發展,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逐漸推進,承德市農業生產模式不斷調整,農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2013年承德市農業總產值為
196.53億元,在承德市地區總產值中所占比例達到15.45%;
2007年至2013年,承德市農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達到
17.54%。
(三)經濟社會條件。近年來,承德市地區生產總值穩步提高,2013年,承德市國內生產總值為1202.79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占比分別為16.54%、51.08%和
32.38%;2005年至2013年,承德市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為
17.37%。同時,近年來,承德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快速建成,承德通往北京、天津、秦皇島等地的高速均已通車,為承德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二、承德市農業產業升級面臨的困境
(一)缺乏產業集群優勢。承德市農業生產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企業數量較少、規模較小、競爭力不強,缺乏產業集群優勢。無論是同類企業還是農業產業鏈條上的不同企業,都缺乏與之相聯系、能夠相互補充的企業、供應商、關聯企業以及專門化的制度與協會等組織,在這種情況下,承德市企業多各自為戰,以致勢力單薄,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均較弱。
(二)地區消化功能不強。農產品屬于弱質產業,其弱質的一個方面即是消費彈性小,難以隨著價格水平、人們收入水平等條件的變化而產生較大的變動,以致對于某一個地區而言,對于農產品的消費量相對較為有限。
(三)知識和技術條件較弱。當前,承德市高校數量非常有限,科研院所、創新和研發型企業嚴重不足,這使得承德市的知識和技術資源條件匱乏,難易滿足承德市農業生產對于知識、技術、方法等智力支持方面的需求,影響著承德市農業產業發展進程。
三、承德市農業產業鏈升級戰略構想
(一)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加工業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渠道,也是拓寬農產品消費市場的重要措施。承德市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企業基礎、基地資源、勞動力資源以及毗鄰京津的地域資源等條件,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積極發展現代農產品加工業,通過農產品加工業對農產品原料的需求,促進農業產業鏈上游流通、生產以及產前環節的繁榮和發展。
(二)建設和培育農產品品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品牌的建設和培育,當前承德地區品牌的競爭力普遍較弱,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市場份額的擴大,影響著企業的發展?,F階段,消費者對于農產品的普遍訴求之一即是健康、綠色,承德市的生態資源條件與這一訴求能夠較好的吻合,所以,可以借助承德市綠色、生態資源的優勢,建設和培育健康、綠色、較高品質的農產品品牌。
(三)緊密聯系當地旅游市場。承德市具有豐富的旅游資
源,每年都有來自國內外的大量游客,2012年,承德市接待中外游客數量達到2100萬人次,首次突破2000萬,實現旅游收入
162億元。農業也應該積極利用這一資源,一方面可以通過開展農業觀光園、鄉村旅游等方式將農產品與旅游業對接,拓展農業產業鏈。
(四)積極打開國際市場。國際市場具有較大的消費潛力,應該積極通過直接貿易、轉口貿易等形式,開拓國際市場。生態資源、綠色資源是產品出口的重要優勢,有助于繞過綠色貿易壁壘。可以充分利用承德市的這一條件,開發綠色農產品,確保并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品質,不斷提高承德市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楊博.寧夏特色農業產業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北京,2011
[2] 薛風雷.對于優化農業產業鏈的思考[J].農業經濟與科技,2010(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