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敏
摘要:當今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高速的發展,同時科學技術水平也得到了相應的進步,對我國礦物質行業帶來不斷的發展前景。本文首先是以西藏措勤縣諾倉地區為案例分析,先介紹地質背景;然后進一步研究巖石學特征和相關的含礦性,最后分析研究區成礦遠景評價,進而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僅供同行業人員進行參考。
關鍵詞:西藏措勒格縣;鉛鋅成礦;初步設計;遠景評價;分析
引言:在我國,西藏的岡底斯成礦地帶主要是一條十分重要的成礦地帶,并且長時間以來,已經受到了地質學家的普遍關注,在此之間,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十分的豐富。截止到現階段為止,在該地區的東段找礦工作已經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成果,與此同時該地區的礦種也相對比較豐富,然而對于岡底斯地區的西段部位找孔工作發展卻是相對比較緩慢,只是發現了一些比較少的鐵礦床,并沒有在該地區發現鉛鋅礦或者是其他的礦床。在本文中,主要是研究位于西藏措勒縣諾倉地區,主要是屬于岡底斯成礦帶的西部,該地區的平均海拔是在五千米以上,一直到現階段,該地區的找礦工作依然是先對比較薄弱。在二零一三年的西藏羅倉地區一比五萬的地質礦產調查中以及前人在該地區的工作成果進行分析研究。在本文中對該地區的地質特征進行探討,同時對其巖石學的特征以及成礦的條件進行分析,以此用來做該地區找礦工作的參考。
1.區域地質背景分析
對于我國西藏措勒縣諾倉地區的大地構造來說,其位置主要是在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板片件,并且在南北方向,已經是橫跨了隆格爾-念青唐古拉復合巖漿弧和南岡底斯巖漿弧。對于該地區的地層分布來說,主要是在岡底斯地層區域、隆格爾-楠木林地層分區當中。但是其出漏底層是上古生界巖灰系,大多數都在一定程度上呈北傾。如下圖所示,在該區域中,新生代巖漿具有著相對來說比較強烈的活動,不僅侵入巖有出露現象,與此同時也存在著火山巖出露的情況。因此,主要是屬于喜山侵為或者是屬于噴出,并且是具有著多種類型的特征,同時也是具有著多期次特征等等。
注釋:1表示為第四系;2代表著是石炭統拉嘎組;3則是代表下石炭統永珠組;4為古新統典中組;5表示為二長花崗巖;6表示為褐鐵礦化點;7表示為黃鐵礦化點;8表示為鉛鋅礦化點;9表示為產狀;10表示為斷層;
其巖性主要是為灰色以及青灰色,并且是含有這礫不等粒和含有著長石雜礫巖以及石英砂巖等組成,或者是相互出現,地層的厚度主要是為一千九百六十八點九五米。
2.關于巖石學特征以及含礦性
在本文研究的該區域中,所研究的出露地層主要是為下石炭統永珠組(C1y)和上石炭拉嘎組(C2l)。并且該地區的延性主要是為板巖和砂巖。在二零一三年的時候,所進行的野外工作,主要是對該地區的西本部永珠組當中的細粒石英巖石進行研究,并且發現了該地區存在著黃鐵礦,含量是在百分之零點五,然而所含有這的閃鋅礦含量則是為百分之零點二,而所含有著的鉛礦含量則是為百分之零點二。在該地區礦化的位置則是在北側的白堊紀花崗巖長巖體當中,然而南部則是在古新統典組當中的火山巖。此外,在該區域當中,中部地區的二長花崗巖體當中也發現了一些巖石當中含有著方鉛礦,但是巖石的比重較大,礦物質多數是為灰色,并且具有著金屬的光澤,如下圖所表示。初步判斷這兩個位置的礦化點全部都是和該區域的活躍巖漿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可以做對其進行總結和分析,進而找出該地區成礦的因素以及成礦的前景。
此外,在該區域中也露出了一些林子縱橫典當中的組火山巖,其巖性則是為中酸性的沉火山礫巖遺跡流紋巖和凝灰巖。在二零一二年的時候,該區域地質找礦調查時候對該區域的火山巖和拉嘎組接觸位置中發現了一些大量的砂巖,并且該砂巖的表面存在著嚴重的鐵無法,在通過采用光以及薄片分析之后,證明其中具有著一些少量的黃鐵礦,同時也發現了多數的含礦巖石當中存在著中低溫熱液蝕便特點。
3.研究區成礦遠景分析
在我國西藏地區,對其全區的五十萬分之一的地球化學異常圖分析,其數據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主要應用的就是地調局傳統計算背景值和累計頻率的百分之八十五進行有效結合的辦法,同時,對其背景值和存在著的異常下限做出確定,通過英語異常襯值過濾的方式來對該地區的成礦元素做出相應的處理,并且進一步顯示出該研究區西北部以及中東部鉛和鋅元素相對比較明顯,如下圖所示,分別為鉛元素異常圖和鋅元素異常圖。
在該區域中,主要是屬于下石炭統永珠組以及呈巖珠狀,并且是出現在早期白堊紀二長花崗巖接觸的位置,在這之中,永珠組為灰綠色的細粒變成硅質石英砂巖,并且是夾雜在黑色薄層的炭質板巖當中。某部分砂巖中可以進一步為可以看見的閃心礦以及黃鐵礦。對于二長花崗巖來說,不僅僅是可以體現出斑狀的結構,與此同時也可以體現出來塊狀的結構,但是,對于斑晶來說主要是能夠分成為石英以及長石英,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為百分之三十左右,針對富礦物來說,可以分為兩種礦,一種是針鐵礦;二是磁鐵礦。由此可以知道,地球上化學異常和野外工作實地考察出來的結構是比較吻合的,因此在對該地區的地質進行分析完成之后,便可以進一步的判斷出該地區具有著相對來說比較大的找礦前景,因此便可以對該地區進一步的考察分析,從而使其能夠對其礦物質的分布做出詳細的總結分析,規劃出礦物質的分布地帶。
在我國西藏地區的全地區航磁△T等值平面圖中,以及該地區航磁△T化極等值的平面圖中全部顯示出了該地區存在著異常情況下的位置是中部和西北角,同時也是具有著著正的圈閉去,值數最高為65nT,這樣顯示出了該地區的地質中所含有著的磁性物質含量比較多,經過初步的判斷存在著隱伏巖體。由于該地區早期白堊紀花崗巖全部都是殼-慢混溶特征的花崗巖體,其成礦的元素將會隨著巖漿的上涌而成巖,進而導致西北地區的航磁出現異常。如下圖所示。
總結:西藏的錯勒縣諾倉地區在經過了二零一三年羅倉區域地質礦產業務實地勘察工作,并且結合了西藏全區五十萬分之一的化探以及一百萬分之一的物探資料初步分析可以得出也以下結論:首先主要是研究了該區域具有著十分良好的找礦前景,并且所存在著的礦種主要是為鉛鋅礦為主,同時也伴有著其他的礦種,例如黃鐵礦和褐鐵礦。其次是研究地區具有著比較強烈的巖漿活動,主要是和成礦的作用和成礦元素的來源存在著直接的關系。最后是在成礦時,不僅僅是和研究地區巖漿有著直接的關系,同時還與后期的中低溫熱液輕視有著直接的關系,對于各類成礦的因素來說,對其綜合作用形成了礦元素富集進而在基礎地帶之內成礦。因此可以知道,前人在該地區的研究理論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并且該地區也具有著成礦的條件,具有著良好的成礦遠景,進而為該地區日后找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曹圣華.西藏尼雄式鐵礦及岡底斯中部鐵銅礦區域成礦規律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129050:13-124
[2]周雄.西藏邦鋪鉬銅多金屬礦床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2.14(07):145-147
[3]杜欣.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區鉛鋅多金屬礦成因類型與成礦規律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15(080:145-148
[4]曹圣華,王卓,樓法生,黃建村,熊偉.西藏岡底斯中部鐵銅礦成礦規律及找礦遠景分析[J].地質學報,2014,11(06):167-159
[5]張暉.西藏岡底斯成礦帶碰撞期巖漿作用與成礦系列研究[D].中國地質科學院,2008.14(08):156-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