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武+羅莉丹
“半年經濟指標超過去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9.24億元,比去年全年多2000多萬元;繳納稅金2328萬元,比去年全年多1000萬元;出口總額達1112萬美元,比去年全年多500萬美元”……今年上半年,宜昌新洋豐遞交了這樣一份傲人的成績單。
在猇亭,今年實現逆勢增長的除了新洋豐,還有該區90%的非公企業。他們緣何能夠創造如此佳績?在走訪多家非公企業后,我們得出了這樣的答案——“蓬勃向上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讓企業走進了春天的心房里”。
主動出擊的“旁聽生”
“區里這次召開非公黨建工作推進會,我們公司的小杜也想參加,不知是否可行?”7月30日,區委非公黨工委辦公室突然接到了這樣一個電話。
原來,該區定于第二天上午召開全區非公黨建工作推進會,小杜只是新宜運機械公司的普通黨務工作者,本無緣參加這次會議,但考慮到公司請求懇切,小杜便被批準參加旁聽。
促使小杜旁聽會議的,是此前區委組織部一筐筐用料十足的“干貨”,這讓小杜有了大干一場的信心。《致非公企業業主的一封信》、《致非公企業黨組織負責人的一封信》、《致非公企業黨員的一封信》言簡意賅、言辭懇切,非公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躍然紙上。《非公黨建工作經費籌集辦法》目標明確、措施具體,可行性操作性舉措得當。《猇亭區非公有制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管理辦法(試行)》指向明確、連環出招,尤其是“黨務工作者考核合格后發放每月100-300元的崗位補貼”更是給了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以激勵。
“聽說這次推進會既有經驗介紹、交流發言,又有組織部領導的政策解讀、延伸指導,于是我主動要求旁聽會議。”談及這次的參會感受,小杜給出了“受益匪淺、不虛此行”的概括。
“我們今年抓非公黨建的最大創新,就是出臺了一系列的規范性文件。我們的目的,就是讓支持非公黨建的業主們把思想立起來,讓從事非公黨建的同志們把地位提起來,讓黨組織的作用在企業活起來。”推進會上,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青山的講話鏗鏘有力,為全區的非公黨建抓什么、如何抓、抓得實提供了生動注解,指明了前進方向。
推動落實的“小清單”
“您好,我是區委非公黨工委的工作人員,請問今年8月非公黨建聯絡員到企業聯系指導沒有?”太升包裝廠的總經辦主任周俊在接到這樣一個調查電話后,本能地給出了“有”的答案。“那么,請問到企業的聯絡員是哪位同志?”面對這樣的“窮追不舍”,周俊心頭有點發怵,只好老實回答:“感覺面熟,但不知其姓名。”
然而,事情到此并未結束。事隔不久,該區3個街道、近百家非公企業均收到了來自區委非公黨工委辦公室的情況通報。通報中“少數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聯絡員尚未亮明身份”讓周俊有些不安,“這句話既是對聯絡員的敲打,也是對我們的警醒,非公黨建工作推進會上已下發了《關于選派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聯絡員的通知》,我不知其姓名,實則體現了我思想上的不重視。”
干工作就怕“認真”二字,一則通報直擊要害。這下,38名非公黨建聯絡員再也坐不住了,“看來,非公黨建‘清單工作法是動真格認死理的,這次只是含蓄的對號入座,下一次說不定就是直接的點名道姓。作為舒云紙廠的黨建聯絡員,云池街辦黨工委副書記胡昌權直言“壓力山大”。
胡昌權所言的“清單工作法”,是今年由區委非公黨工委推行的新型工作法,遵循月初列清單、月中聽匯報、月底搞督辦、次月發通報的工作流程。“清單月結月清要經得起實踐檢驗”,基于這種考慮,區委非公黨工委堅持每月初到三個街辦、部分企業現場調研,幾上幾下反復征求街辦和企業意見,使出爐的“清單”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為了抓好“清單”的落實,非公黨工委采取上門取證、電話調查、隨機座談等督辦方式,對照每名黨建聯絡員的《工作紀實》,一則則地問,一條條地核,對于弄虛作假的,果斷予以通報批評。
窮追不舍、不依不饒,清單雖小責任重,至此,該區非公黨建聯絡員主動作為,工作漸入佳境。今年9月,全區新組建黨組織2個,黨的組織動態覆蓋率達到100%。非公黨建聯絡員累計到聯系企業上黨課25次,為企業辦理實事50余件,化解矛盾糾紛10余起。
真抓實干的“大作為”
“有區委為我們撐腰壯膽,作為企業黨支部書記,我有了更多的話語權。若說以前開展黨建工作還有點猶抱琵琶半遮面,現在卻是理直氣壯勇往直前了。” 新洋豐黨總支書記楊潔坦言,有了區里非公黨建的政策利好,他開展非公黨建工作更有底氣、更有信心也更為主動了。
據楊潔介紹,政治引領、組織引領、先鋒引領是新洋豐開展非公黨建工作的三大支撐。在政治引領上,公司今年再出新招,年初黨總支年初創辦了《宜昌新洋豐時訊》內刊,涵蓋生產經營動態、黨群工作掠影、員工心語心聲、模范先鋒風采等版面,為公司和員工構建了一個交流的平臺,使管理更加公開透明,讓員工行有方向。
除了政治引領外,組織引領、先鋒引領也可圈可點。在組織引領上,公司黨總支針對各支部的工作特點和黨員實際,開展分類指導。機關后勤黨支部的“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磷銨廠黨支部的“縱深推進車間班組建設”、硫酸廠黨支部的“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開展得有聲有色。支部的特色工作催生了科技攻關成果,今年磷銨廠黨支部優化配礦項目試驗成功,將興發楚峰礦用量由原配礦量的20%提升至60%,每月節約生產成本10多萬元。硫酸廠在今年3月將三線配套低溫余熱系統成功并網至原制酸系統,助推公司發展循環經濟、節能減排工作再邁新高。
在先鋒引領上,公司大力實施“三定”“三有”“三無”“三爭”的“3333”工程,引導廣大黨員爭當“領航、服務、敬業”先鋒。18名農民工黨員在黨組織的培養下先后走上了中層領導崗位,農民工黨員、公司分廠副廠長劉萬勝被評為全省十佳農民工,榮獲全省“五一”勞動獎章。
除了新洋豐,電子產業園區的“五著眼五進園區”、宜昌正大公司的“四任老總傾情接力抓黨建”等優秀黨建工作經驗亦為同行稱道,經濟指標的持續攀升讓更多企業業主對“黨建抓實了就是生產力”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
“下一步,我們將找準企業黨建與企業發展的切入點、結合點、融合點,把黨建工作做到點子上去”,在親身參與了非公黨建的利企利民實踐后,湖北太升包裝有限公司的黨支部書記覃衛群表了這樣的“硬態”。或許,這正是他作為一名非公企業黨支部書記的擔當使然,更是該區非公黨建工作的無限魅力使然。我們期待,有越來越多的非公企業,把非公企業黨建的魅力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張力,讓企業永遠行走在春天的心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