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實
“上街村一年經濟活動涉及的資金達到200多萬元,村‘兩委是如何處置的?” 作為村子里有名的“刺頭”,看不慣的事情就要“吼”的明廷華扯著嗓門質問。
“小官大貪”成了推進基層治理的頑疾,村干部如何監督?
近年來,黃石市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機制,走出了一條加強村務監督和民主管理的有效路徑。
讓監督力量強起來
在推選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時,該市要求每個村務監督委員會至少要有1名敢與村“兩委”唱反調的“反對派”,發揮這些“刺頭”主動監督、敢于監督的作用。據統計,黃石市有1390名黨員、912名“刺頭”進入村務監督委員會隊伍,成為監督骨干力量。
為改變以往村“兩委”主要領導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狀況,該市明確規定: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實行回避制度,從非村“兩委”成員及其直系親屬的村民代表中選舉產生。村務監督委員會對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只負責監督工作,不能參與具體事務的決策實施。
同時,該市要求所有村務監督委員會必須接受村黨支部的領導,逐步完善“一核為主、多元共治”的民主治村新格局。
讓監督內容實起來
村民起初并不看好這項工作,很多人認為“就是換個名稱而已”。但是,大家很快就感覺到了村務監督委員會的不同之處。
原來,黃石市在制定實施意見時,在職責定位上,要求重點加強對村務決策、村務公開、村級“三資”管理、工程項目建設、惠農政策措施落實等方面的監督,便于村務監督委員會有的放矢、精準發力。
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一直是村民關注的焦點,也是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的重點。村務監督委員會主要監督村賬戶是否統一進入鎮代理中心,票據使用是否規范,是否存在“白條”現象,財務支出是否按規定權限和程序審查、簽字、入賬、公示,村集體資產租賃拍賣、出借等項目的確定是否經村“兩委”集體討論并在村民代表大會上通過。
同時,各地普遍結合實際,制定操作性較強的實施細則。就在村務監督委員會成立后不久,陽新縣木港鎮出臺了一條規定:村級支出超過500元的必須經過駐村干部和村監委主任簽字后,才能報銷。大冶市靈鄉鎮、保安鎮實行村務監督委員備案制度,將各村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信息、筆跡留存鎮財經所備案,村級財務收支經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簽字報審時,方便財經所比對驗證。
讓監督作用顯出來
在開發區大王鎮陳寶村,村里的大小事,村務監督委員會都主動參與。村監委主任陳良勝說:“一定要把事情做好,因為群眾信任我們,有制度約束我們,有待遇激勵我們。”
村務監督委員會一般每月召開1次會議,研究村務情況;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主動受理村民意見和建議,每月集中碰頭1次并向村“兩委”反饋;各鄉鎮每季度召開1次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會議,及時掌握和指導全鎮轄區村務監督工作。
該市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全面推行,為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開辟了新途徑。據統計,自2014年9月村務監督委員會“全覆蓋”以來,全市村務監督委員會共參與監督重大事項1800多件,審核財務開支1300萬元,給村“兩委”提出了3000多條建議,化解矛盾糾紛120件,向上級紀委反饋問題26個,村務監督的“觸角”延伸到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