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友春
“肖琴同志,今天是您入黨10周年紀念日,高羅鎮黨委祝您‘生日快樂!”10月17日,宣恩縣高羅鎮衛生院醫生肖琴收到了一條“特殊”的短信。當天,還有其他12位10月份入黨的黨員代表和肖琴一起分享了這份喜悅。
今年以來,宣恩大力開展黨員“過政治生日,記入黨初心”活動,建立了提醒黨員“政治生日”制度,在全體黨員中通過“政治生日”提醒、談心談話、結對幫扶等形式來加強黨員教育,激發黨組織和黨員內生動力。
“政治生日”增強信仰“定力”
8月6日,椒園鎮黃坪村的黨員楊力迎來了人生中第12個“政治生日”。“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對著黨旗重溫當年的入黨誓詞,楊力有些激動。
在活動日中,黨支部通過創新活動載體,為過“政治生日”的黨員送去一份豐盛的“生日大餐”,包括送上一條“政治生日”短信、贈送一份“政治生日”禮物、進行一次談心談話及搞好一次結對幫扶活動。對特困黨員、大病黨員以及老黨員等,宣恩還投入50萬元設立黨內幫扶基金,通過上門走訪、慰問、幫扶等措施,使廣大黨員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增強他們的政治榮譽感、歸屬感。
為確保此項活動有序開展,宣恩建立了黨員“政治生日”定期提醒系統,完善了黨員“政治生日”檔案。目前,該系統已導入農村黨員5436人以及宣恩縣正(副)縣級領導、單位“一把手”共135名黨員的相關信息。
“政治生日”激發服務熱情
“現在的黨員干部真好,一大早就來我們田里幫忙,連口飯都不吃,要沒有他們,這些活我還得忙上好幾天。”7月20日,高羅鎮15名黨員義工在自己“政治生日”這天,一大早就來到福利院,幫助這里的老人做農活,院民們充滿了感激。
自“政治生日”活動開展以來,宣恩要求黨員結合實際,開展一次結對幫扶活動,為群眾辦1至2件實事,作為黨員過“政治生日”時給黨組織的獻禮。
僅2015年上半年,宣恩縣已有2000多名黨員通過“政治生日”平臺,結對幫扶辦實事。興隆街社區黨支部黨員李新華、趙蘭夫婦主動負責芋頭溝的清潔衛生;椒園鎮龍洞村黨支部老黨員朱明主動協助開展龍洞河垃圾清理……越來越多的黨員開始加入到幫扶他人辦實事的隊伍中來。
“給黨員過‘政治生日,不僅堅定了他們的信仰,讓他們隨時銘記自己的黨員身份,更激發了他們作為黨員的那種帶頭干事、為民服務的熱情。”宣恩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張金龍說。
“政治生日”助推
支部工作開展
“在農村,以往支部搞個活動,光召集黨員就得大半天,別說活動的內容和質量了。”椒園鎮黨委組織委員瞿尚坤說。但自今年開展給黨員過“政治生日”活動以來,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現在,黨支部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支部開展活動或是開會,不用找,黨員都主動往支部跑。”瞿尚坤的一席話,道出了開展“政治生日”活動前后黨員們態度的變化。
入黨紀念日活動的開展,在群眾中也產生了強烈的反響,許多年輕同志在為黨員過完“政治生日”后,主動向黨組織鄭重地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如今,“政治生日”不僅成了黨員思想的“加油站”,更是黨員服務群眾的“連心橋”。據介紹,截至目前,宣恩已為7600多名黨員慶祝了“政治生日”,幫扶群眾1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