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十八醫院,山東 泰安271000)
急診危重患者搶救過程中實施護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觀察
李 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十八醫院,山東 泰安271000)
目的:對急診危重患者搶救過程中影響護理質量的因素進行調查研究,并對比實施安全管理前后的情況,以供臨床工作參考.方法:我院急診科對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并自2013-01起在護理管理中加強安全管理,將加強安全管理前后一年的護理質量進行比較,分別作為 A組和 B組.結果:經過干預,B組暴力事件、投訴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滿意度、護理質量明顯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影響急診危重患者搶救護理管理質量的因素眾多,應該加強對問題的調查,并采取整改措施,加強安全管理,提高急診科護理管理效果.
急診危重患者;搶救;護理安全管理;效果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自我保護及法律意識也在不斷加強,人們在關注自身健康狀況的同時,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1].重癥醫學科的護理安全管理工作是臨床護理中的重難點,相對于普通病房的護理管理,重癥醫學科中患者的病情多危重、變化快、病情復雜、護理難度大[2],護理工作的水平和質量直接關系著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對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并對比實施安全管理前后的情況,以供臨床工作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急診科2012-01~12未實施安全管理的急診危重搶救患者100例和2013-01~12實施安全管理的急診危重搶救患者100例分別作為 A組和 B組.A組患者:男55例,女 45例;年齡2~70(平均39.1±10.6)歲.B組患者中:男53例,女47例;年齡3~68(平均40.6±9.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方面差異無顯著性,兩組數據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A組患者輸液過程未實施安全管理,實施常規護理管理.B組患者依據上一年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實施安全管理.①建立品管圈小組,實施品管圈管理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管理.分別按照工作性質和智能自發分為三個品管圈小組,由組員推舉組長一名,在護理工作中,遇到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可由組內成員約定時間共同討論,并提出解決方案.定期召開小組會議,就搶救工作中遇到的新課題以及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溝通交流,并對年資低,經驗和操作技能不熟練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②從暴力事件進行安全管理.積極進行急診科建設,改善就診環境,各種指示牌標志醒目,布局和流程合理,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救治.定期組織急診科護理人員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護患溝通能力.醫院成立安全防范小組,負責對暴力事件進行評估和處理.急診科安裝報警裝置,保安人員24 h值班,堅守工作崗位,加強巡視次數,一旦發現有暴力事件及時制止.③從基礎護理上加強安全管理.護理人員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嚴格遵守職業權限,規避法律風險.對急救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注意事項和處理措施詳細告知患者家屬,對使用鎮靜劑、降壓藥、利尿藥或有頭暈、站立不穩者建議其臥床休息,起床或翻身時動作要緩慢.留置胃管者牢固固定,適當制動,對患者進行各種護理操作時注意保護胃管,防止牽拉導致意外脫出.④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多進行良好的溝通,做到換位思考,在細節中體現關愛,在急診護理工作中重視心理疏導的作用,及時安慰患者,積極疏導其不良情緒,幫助保持情緒穩定,增加患者及家屬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便于各項護理工作的開展.
1.3 評價指標 患者滿意度調查方法[3]:將我科自制調查表在患者出院前一天發放患者,調查患者或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內容有:服務態度、護理技術、溝通能力、病區管理、健康教育等.每個項目下有滿意與不滿意兩項選項卡,患者只需選擇即可.
護理質量評分方法[4]:護理質量評分由護士長與護理部共同評定,其內容有:危重患者護理質量、基礎護理質量、病房管理質量、護理文書書寫質量.每項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護理質量越優.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13.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間對比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B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s,分)
aP<0.05 vs A組.
組別 危重患者護理 基礎護理 病房管理 護理文書B組a90.2±3.1 87.5±3.6 90.3±6.5 89.7±3.2 97.1±3.5 96.8±3.2 97.9±2.6 98.4±1.7 A組
2.2 兩組患者暴力事件發生率比較 B組暴力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 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急診護理暴力風險事件發生率比較[n=100,n(%)]
2.3 兩組患者投訴事件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比較
B組投訴事件發生率為 2.0%(2/100),明顯低于 A組的10.0%(10/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護理滿意度為98.0%(98/100),明顯高于A組的80.0%(80/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安全管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理念,其護理工作并不僅僅只局限于對患者進行綜合服務,同時也要求護理人員通過總結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查找相關資料等途徑來不斷完善工作中的薄弱點,以此來不斷提升護理工作的質量,避免發生因工作漏洞或者工作失誤而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情況.在進行護理工作時,護理人員也要靈活應用護理技巧,不能生搬硬套,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預防危險能力以及應急能力等[5-6].對待患者及其家屬要態度溫和,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患者及其家屬對醫院的信任,才能促使患者積極配合相關治療、促進患者的康復.
在本研究中,A組未開展安全管理,B組開展安全管理,主要措施包括:①建立品管圈.②從暴力事件進行安全管理.③從基礎護理上加強安全管理.④從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進行安全管理.經過安全管理后,B組暴力事件發生率、投訴事件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護理質量與 A組相比,均有明顯的優勢.說明影響急診科護理管理質量的因素眾多,應該加強對存在問題的調查,并采取整改措施,加強安全管理,提高急診科護理管理效果.
[1]黃麗英,陸一鳴.急診分診在急診科安全管理中影響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2014,43(2):225-227.
[2]榮曉旭.紅色標識腕帶在急診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13,34(7B):95-96.
[3]鄔玲玲,沈亞兒.超聲科危急值報告流程在臨床護理中的實施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7):615-616.
[4]陳文紅,趙樹娟,孫曄.急診科患者院內轉運專職護士崗位設置效果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9):1087-1090.
[5]楊海艷.急診副護士長 24小時帶班制對改善護理質量安全管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病案,2013,14(10):36-37.
[6]彭莉莉.溫馨提示牌在急診病人輸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3,15(S):240-241.
R459.7
A
2095-6894(2015)03-021-02
2015-01-07;接受日期:2015-01-24
李 棟.E-mail:lidongdo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