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林 (山東臨沂市郯城縣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山東 郯城 276199)
無張力修補手術治療老年性復發性腹股溝疝的臨床效果
劉玉林 (山東臨沂市郯城縣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山東 郯城 276199)
目的:探究和分析無張力修補手術對老年性復發性腹股溝疝的治療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06/2014-06接收的老年性復發性腹股溝疝患者60例為主要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手術治療,實驗組患者給予無張力修補手術,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比較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實驗組比對照組短,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比對照組少,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復發率,實驗組均比對照組少,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無張力修補手術對老年性復發性腹股溝疝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減少手術創傷性,改善了患者預后,值得普及.
無張力修補手術;老年;復發性腹股溝疝;臨床效果
在臨床上,腹股溝疝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傳統手術主要包括Ferguson法、Bassini法、Shouldice法等,然而術后復發率較高,大約為2%~10%.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存在較多合并癥以及生理特點,隨著年齡的增加復發率會更高,因此臨床上需要選擇合適的手術給予治療.本院對選擇60例老年性復發性腹股溝疝患者進行分組治療,實驗組予以無張力修補手術治療,旨在總結無張力修補手術的應用效果,詳細臨床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06/2014-06接收的老年性復發性腹股溝疝患者60例為主要對象,男51例,女9例.年齡67~87(平均73.3±3.5)歲.其中32例患者為斜疝,14例患者為直疝,14例患者為股疝;單側發病患者 38例,雙側發病患者 22例.按照患者入院順序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 30例.在一般資料比較上,兩組患者無明顯差異性,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手術,實施Shouldice手術;實驗組患者給予無張力修補手術,進行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處理,且留置尿管.于患者手術切口入路將皮膚、腹膜外斜肌腱膜切開,仔細游離各層次間粘連,將精索或者子宮圓韌帶游離,確定疝囊位置后,觀察疝囊大小確定是否切開疝囊.疝囊游離至內環口,并對其進行高位縫扎翻入腹腔,于內環置入充填網塞,保持網塞外瓣與疝環在同一水平面.采用2-0可吸收縫線或者3-0可吸收縫線對周邊腹橫筋膜進行縫合.網狀補片修剪至與腹股溝管后壁缺損大小一樣,水平置于精索后方,并對補片缺口進行縫合,之后間斷縫合腹股溝韌帶、腹內斜肌、腹橫筋膜,確保補片與陷窩韌帶、恥骨結節筋膜縫合穩固,充分止血.于患者精索前方對腹外斜肌腱膜縫合,依次縫合皮下組織以及皮膚.兩組患者術后均對傷口壓沙袋,持續6 h,并給予抗生素治療,持續5 d.兩組患者隨訪6~12個月,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復發情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情況,包括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以及復發率,并發癥主要包括切口感染、陰囊水腫、切口疼痛、尿潴留.
1.4 統計學處理 此研究涉及數據應用 SPSS14.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數據比較應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表示為±s,組間數據比較應用t檢驗,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情況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實驗組比對照組短,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比對照組少,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情況比較 (n=30,±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情況比較 (n=30,±s)
aP<0.05 vs對照組.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以及復發率比較 在切口感染、切口疼痛、陰囊水腫、尿潴留發生率比較上,實驗組均比對照組低,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復發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以及復發率比較[n=30,n(%)]
在臨床上,腹股溝疝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多以斜疝為主.腹股溝疝的病機主要因腹橫筋膜受損所致.對于腹股溝疝的治療,多以手術為常見治療手段.有研究顯示,腹股溝疝修補手術有大約10%是針對復發性腹股溝疝的復發疝修補[1].
傳統的復發疝修補手術主要包括 Shouldice等,雖然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然而傳統手術存在一系列的缺點,包括張力大、復發率高等,且存在較多的術后并發癥,復發率高,對患者的預后存在較大的影響.近年有研究顯示傳統復發疝修補手術的再復發率高達30%,其原因為傳統修補手術主要對腹股溝管附近相關組織結構進行縫合,繼而對腹壁的缺損位置進行修補,因此患者術后在局部高張力的影響下,容易對修補部位產生拉扯,導致創口重新撕開,影響手術治療效果[2].無張力疝修補術則是一種將腹股溝區域解剖作為基礎,通過人工合成材料強化腹股溝管后壁,在不產生局部張力的情況下對缺損位置進行修補,有效消除了傳統手術局部高張力的情況,減少了復發率和并發癥發生率,改善了患者的預后.
此研究中,我院對收治的 60例老年性復發性腹股溝疝患者進行分組,實驗組給予無張力修補手術.結果顯示,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實驗組比對照組短,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比對照組少,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復發率比較上,實驗組均比對照組少,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王海燕等[3]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采用無張力疝修補手術對老年性復發性腹股溝疝患者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減少再復發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了患者的預后,值得普及.
[1]崔劍鋒.腹膜前無張力修補術與傳統疝修補術治療復發性腹股溝疝68例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1): 213-214.
[2]Baczyk G,Adamek M.Degree of independence of patient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femoral neck fractures[J].Chir Narzadow Ruchu Ortop Pol,2009,75(3):159-163.
[3]王海燕,周茂森.無張力修補手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3,34(30):6245-6246.
R656.2
A
2095-6894(2015)03-075-02
2014-12-25;接受日期:2015-01-11
劉玉林.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乳腺外科.Tel: 0539-2100670 E-mail:lylpwk@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