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惠
【摘 要】創作一般意義上是指藝術家執行藝術生產的過程,也有指藝術家創作完成的作品。油畫創作是藝術家進行藝術生產的關鍵過程,這個過程的核心部分之一就是油畫藝術家在進行考察、調研或者進行藝術歸納時,想要重點表現的內容。這個內容,必須是原創的、藝術的表現形式。
【關鍵詞】藝術形象;油畫創作;藝術主題
藝術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也是“改造”世界的媒介。藝術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人類社會活動與藝術相互影響,有什么樣的社會活動,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藝術。
油畫創作,是畫家在現實生活中,結合自身感悟,綜合而進行的藝術形象歸納表達。這里的創作,指的是除“游戲說”以外的具備文化價值的油畫原創作品。無論油畫起源的西方,還是興起不久的東方,在同樣的創作硬件條件下,產生了不同的油畫創作作品。在主題的選擇上,為何會出現極大的差異?這取決于創作者,也就是人——藝術家本身。藝術家在進行油畫創作主題的選擇上,自然地受到社會的影響,也受到自身條件的影響。這里簡稱他律和自律的選擇。
一、他律性:油畫創作主題選擇的外在影響
藝術創作是藝術家認識世界的一種社會存在,具備認識世界的價值。作為社會環境中的自然人,藝術家同樣作用于這個社會,就是哲學上說的改造世界。在進行油畫創作的主題選擇時,要認識世界,藝術家必須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歷史情感的角度;二是社會情感的角度,三是藝術情感的角度。這些統稱為左右藝術家在進行油畫創作時的他律約束。油畫創作作為藝術生產,所產生的油畫作品,從歷史角度考慮,有選擇歷史題材的部分形象進行創作,比如對歷史過程的某個片段進行的創作,董希文的《開國大典》、王華祥的《垓下之戰》等。從社會情感的角度出發,藝術家在截取創作主題時所考慮的親情、友情和愛情,都是左右藝術家創作主題選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比如羅中立的《父親》,他表現的是社會情感中的親情,將親情作為自己的創作主題。社會情感包括很多,對人對物都有。從藝術情感的選擇來說,比如畢加索、蒙德里安、凡·高、修拉等等的作品,他們更多地考慮了創作主題的藝術欣賞,更加注重創作的藝術情感表達。這些影響創作的外在因素,都是他律性。他律性更多地讓藝術家考慮周圍的事物,提供更多的角度讓人認識世界。
二、自律性:油畫創作主題的內在影響
藝術家也是自然人,但是藝術家在進行油畫創作時,不存在說被迫地對進行自己不喜歡的事物進行油畫主題創作。藝術創作主題選擇上的自律性,是藝術家本身約束自己從而認識世界改造自己的一個藝術過程。
油畫創作主題的自律性選擇的情況,在藝術家當中普遍存在。比如某個畫家,為了追求內心的信仰,為了表達某種程度內心的救贖,不斷地對佛教主題進行創作;又比如說,某個藝術家,為了鍛煉自己對某個事物的執著追求,十年面壁對壁畫主題進行油畫創作。這些都不是社會其他因素影響藝術家必須進行的藝術行動,而是藝術家自己約束自己而進行的主題創作選擇。市場經濟下的藝術圈,藝術創作主題的選擇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比如拍賣行上億價值的創作作品,會多少讓藝術盲從者跟風。而自律性正是與這樣的誘惑逆行,更主動地在探討藝術創作存在的價值。傳統自律性認為會導致藝術家會不斷進行主題上的重復選擇,其實不會,自律性要求藝術家在進行油畫創作時不斷地更新自己推陳出新,而不是不斷地對熟悉的主題進行反復的刻畫。比如畢加索早期的繪畫,受他律性的影響,把當時主流繪畫的技巧熟練于心,但是經過長期的演練,他自覺的開創新的繪畫主題及繪畫風格。審美本身就沒有統一的標準,無論印象派還是古典主義,都是當時的審美合理的存在,但是當新的審美角度出現時,社會依舊會包容這一部分的存在,只要是認識世界的存在。
藝術家的藝術之路是漫長的,在長期的社會影響下,始終有一部分人淪為主流繪畫的盲從者,但是自律性的選擇,又讓另外一部分藝術家,在長期的他律性選擇下,會自發的更新藝術的血液,尋求新的藝術表達。油畫創作主題的選擇上,無論是他律性選擇還是自行性選擇,都必須遵從創作的角度,就是主題的選擇必須是要有創新,可以不是社會的創新,但是必須是藝術家自身藝術實踐的創新。這樣,藝術才會存在更多的可能,更多的角度去觀察、認識和改造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章利國.藝術市場學[M].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