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飛
【摘 要】動畫,廣義而言,就是把原來不動的事物經過影片變成活動的。具有奇特、夸張的造型設計以及機智幽默的性格特征的動畫角色才能讓人印象深刻。當今動畫主要以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為主,兩者在制作方式和設計方法上有所不同,本文主要講述二維動畫中的角色制作和設計。
【關鍵詞】二維動畫;角色制作;設計
二維動畫就是平面上的畫面。一般通過畫師繪制一幀一幀的畫面,最后用攝影機合成后播放于熒幕上。且無論從哪個方向看,畫面的內容是不會發生變化的,照片、紙張或電腦顯示器上的畫面無論立體感多強也無法達到三維空間的效果。
一、二維動畫發展現狀
當今動畫制作行業正從傳統的動畫制作向電腦制作發展,二維動畫雖在動畫發展史上占據巨大空間,但三維立體動畫的出現,以其絢麗的場景、刺激的畫面以及逼真的人物給人以巨大的沖擊力,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更熱衷于三維動畫。因此,二維動畫影片要在視覺上增加震撼力才能持續立足于動畫行業。
二、二維動畫角色制作與設計
“角色”定義為戲劇或電影中演員扮演的劇中人物。而動畫中的角色則是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類思想創造出來的事物,每個動畫角色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形象、性格、語言、聲音以及脾氣。通常,那些獨具特色的聲音能夠讓人們聞聲識人,動畫人物依然如此,人們能夠讓通過不同的聲音自然聯想到動畫角色名稱以及動畫節目名稱。這樣不僅加深動畫人物在人心中的印象,也讓動畫深入人心。
角色是動畫的核心靈魂,角色設計主要是形象設計,包括:造型設計、性格設計、環境設計。
(1)造型設計:即角色的外觀設計,也就是角色在視覺形式上展現出來的樣子,造型設計是形象設計中最基礎最直接的。
角色的性別、年齡、體型、發型、衣著、顏色、五官等都是直接表現出來,直觀地出現在觀看者的視野中的元素,把這些元素按照設計理念組合在一起就可以直接表現出設計者所想制作的角色的外部特征。
造型設計形式包括輔食道具分解圖、標準造型的三視圖、人物比例圖等。動畫產業發展迅速的日本和美國在動畫角色造型設計上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以日本為例。日本的動畫角色看上去唯美,線條復雜,細節部分對于設計師的要求非常嚴格。于歐美動畫來說相對柔和、活潑,浪漫色彩明顯。且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較容易為人所接受的審美角度,即為破格人體比例,七到七個半頭身角色通常出現在正劇中,而可愛型動畫大多為三頭或四頭身,比如《哆啦A夢》和《蠟筆小新》。動畫中角色絢麗的服飾亦增加的畫面美感,給人以美的享受。
(2)性格設計:通過角色的氣質、習慣、語言風格來展示。依然以日本動畫為例,動畫中人物性格通過設計師的深入刻畫,使得角色更具真實性。性格不僅要與設計者所構想的角色生活場景相搭配更要凸顯角色特點,且要滿足整部作品的設計需求。
(3)環境設計:大部分在角色造型上不一定看出來,屬于隱性設計。包括角色所處地域,是高原還是平原、哪個國家的哪個地區,室內還是室外,都要一次性設計出來。還包括民族、風氣等。設計適合角色出演的環境,一定要有豐富的生活素材和堅實的繪畫基礎及創作能力。這些就是直接影響角色表現力乃至影響整個影片的主題、造型、構圖、風格及節奏等的視覺效果。
三、動畫的角色設計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全面性
動畫與普通的靜態繪畫不同,動畫角色在熒幕中應全方位呈現給觀看者,讓觀眾在腦海中形成角色整體形象,讓不僅角色的正面使觀眾熟知,更要全方位熟知,通過某一面就可判斷出其屬于哪個角色以及角色屬于哪部作品。
(二)立體性
為達到全方位、多角度的熒幕呈現,必須注意角色的立體性,這就要求設計師在繪制角色正面形象的時候就要把角色的側面、背面都考慮在內,角色形象在設計師腦海中應呈現立體模式。
(三)工藝性
動畫屬于藝術創作,而藝術中最需注意的就是工藝性,也正是工藝性給動畫設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有了更多的限制?;谶@些限制,設計師就要適當收斂自己的個性創造出工藝上切實可行且符合觀眾需求的角色形象。
四、結束語
我國的動畫產業相對于世界動畫發展比較緩慢,雖近幾年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發展迅速,并取得相對成功,但仍需要在規范的指導下繼續努力。在動畫語言國際化的前提下,運用日美等國家動畫中角色設計經驗技巧,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融入到未來的動畫作品中,發揚中國文化,做出更具中國特色的動畫作品,使其走出中國,走向全世界。
參考文獻:
[1]趙忠波.淺談三維動畫短片中的角色設計[M].美術教育研究,2014(17).
[2]于海燕.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的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