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表面磨損的舊木家具進行二次裝飾可以延長其使用壽命,節約木材。文章采用面料以整體貼面的形式實現對舊木家具進行翻新和再裝飾,使其適應新家居環境或滿足人們的審美取向;探究了面料對舊家具的貼面技術,并對比了不同面料質感對翻新舊家具的裝飾效果,總結了面料貼面技術的特點及面料貼面舊家具的低碳環保意義,為舊家具的改觀翻新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低碳節能 面料 舊家具 翻新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9-108-02
一、舊木家具二次裝飾的必要性
實木家具因其天然、環保、健康的特性,深受人們喜愛,使用壽命一般較長,但是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很難保持常亮如新,一旦漆膜被劃傷后,家具將失去光澤。而且,實木家具最主要的缺點就是易變形,保養起來較困難。尤其是溫濕度變化過大,即使是合格的實木家具產品有時也會發生變形、開裂的現象,可以說無論采用什么木材,做工如何考究,都很難避免這些問題。這些情況都會大大的影響實木家具的美觀,但卻不影響使用,因此,對這些棄之可惜的舊木家具巧妙的再裝飾顯得尤為必要,可以彌補不足、掩蓋缺陷,有效延長家具的使用壽命。另外,很多實木家具在多年使用后,人們由于懷舊心理而不忍丟棄,在新居搬遷時,舊家具與新環境風格不融合,如果采用裝飾風格豐富的面料,對舊家具進行翻新,就很容易解決風格沖突問題。
二、面料裝飾舊木家具貼面技術
面料主要是用于服裝制作。在家具的生產制造中,面料多見于軟包沙發、椅凳、床榻的部分表面,其他家具比如柜架、桌幾等很少使用,尤其是整體以面料代替漆飾來使用更是極為少見。實際上,對于功能完好的舊木家具,可以嘗試以面料來進行二次裝飾設計,給硬朗的家具披上布的外衣,遮蓋破舊磨損的表面,使家具煥然一新,同時家具也具有“穿衣服”的動態,因面料豐富多彩的圖案和色彩而變得婀娜多姿。以面料代替漆飾對木家具進行整體包覆的最直接、最簡單又便捷的接合是貼面處理,即通過膠黏劑將面料牢固的粘附在木家具的表面。首先是選擇合適的面料,根據需要選擇面料的材質,圖案和色彩;其次是“量體裁衣”,根據具體家具的造型,剪裁合適尺寸的面料;再次是膠黏劑的選擇和適宜的膠接技術,使舊家具翻新呈現環保、易操作和經濟性的特點,還需要滿足使用強度。
在舊家具翻新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將面料按照預設裝飾效果牢固貼敷于舊家具表面,既要具有良好的粘合強度,同時具有足夠的耐水性,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尤其是濕態環境下,出現脫膠剝離的問題。為此,筆者首先采用環保的水性高分子—異氰酸酯(API)膠黏劑,探究不同面料對舊家具的膠接工藝與翻新效果。
(一)環保膠黏劑的選擇與用量
出于環保性和耐久性考慮,對于舊家具布料翻新所使用的膠粘劑應避免使用溶劑型的膠粘劑(如常見的橡膠膠粘劑),通過實驗探索,發現能常溫固化的水性高分子——異氰酸酯(API)膠黏劑,即市場銷售的拼板膠,尤其適合用于面料翻新舊家具的粘接。該膠黏劑組成上是由100份水性乳白膠與6~12份交聯劑(多異氰酸酯)復配獲得,在涂膠前將乳白膠與交聯劑調混,現調現用,具有環保、易操作調和、粘合強度高又耐水的特點。使用API膠黏劑粘附的面料,能夠耐受常溫水泡、60℃水泡、甚至沸水煮1小時都不會開膠,而且還具有0.22N/mm以上的濕態剝離強度(如圖1所示),賦予優良的耐水性和耐久性,這歸結于膠中的交聯劑即能夠使乳白膠發生化學交聯,又能夠與面料和木材發生化學膠接,從而使得面料能夠牢固粘附在舊家具上,能夠耐熱水浸泡不開膠。
如果僅使用乳白膠而不使用API膠黏劑,在干態下不會出現開膠問題,但在常溫水泡1小時后就會出現剝離,因此若在翻新家具上不小心噴灑了水或者潮濕環境下,面料貼面就會出現開膠剝離等問題。實驗證明,100g水性乳白膠與6~8份交聯劑混合就能夠耐受水煮一小時不開膠,膠黏劑的用量以100~120g/m2就能滿足粘合要求(即用氈毛膠輥或毛刷木材表面上涂刷形成最薄又均勻連續膠層的施膠量)。如果膠層過厚(≥120g/m2),則容易出現透膠而污染面料表面,出現膠斑而影響裝飾效果。如果膠量過少(≤80g/m2),則難以形成連續膠層,容易導致缺膠而明顯降低膠合強度,易出現鼓泡、開膠剝離的問題。
(二)面料貼面工藝流程{1}
為了使面料能夠牢固地粘附于家具表面上,需采用合理的膠粘劑和膠接工藝。其膠接工藝過程如下:
表面打磨→面料裁剪→涂膠→貼壓面料→熨燙固化
1.表面打磨。由于舊家具表面通常有涂層或者存在油污油質等弱界面物質,不利于膠粘劑的有效膠接,因此需要對舊家具粘貼表面采用180目砂紙進行打磨,除去涂層或弱界面層。
2.面料裁剪。根據家具的裝飾尺寸及表面形狀(凸面或者凹面應留足余量)剪裁面料。
3.涂膠。將膠粘劑調配好后,用小膠輥均勻涂布于家具粘附面,在凹陷處采用軟刷或硬毛筆均勻涂敷一層,避免灌膠現象;不應將膠粘劑涂布在面料上,否則易透膠而在面料表面形成膠斑膠印影響,裝飾效果;在面料涂膠容易產生涂膠量不足,導致使用中易引起開膠脫落現象;涂膠量通常在130~170g/m2為宜。
4.貼壓面料。這個過程需要兩人配合,一人手持卷起面料并隨著粘附進度逐漸展開;另一人負責貼壓,將展開的面料從一邊到另一邊用手慢慢緊密平整地貼壓舊家具表面上,其過程應避免產生氣泡或者皺紋;
5.熨燙固化。采用電熨斗在貼壓面料的大表面輕輕熨燙,這既能夠使面料在家具表面得到進一步緊密平整化的效果,還能使水性膠粘劑快速固化,提高性能膠接力,避免在常溫自然干燥固化中引起布料變形乃至鼓泡或褶皺的問題,對于凹陷或內拐角不用熨燙,也無法熨燙,但其兩側的平面建議盡量熨燙,以保證膠接的牢固性和裝飾面料的平整性。因為所使用的水性高分子-異氰酸酯膠黏劑能在常溫自行固化,沒有經過熨燙的凹陷或內拐角處也能夠實現良好的膠接。
三、面料的選擇與裝飾效果
(一)面料的選擇
面料的種類很多,常用的面料大致包括棉麻、絲綢、呢絨、皮革、化纖、混紡、莫代爾等。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膠合特性和裝飾效果,主要如下:
1.棉麻類面料的吸濕、透氣好,因此有利于膠黏劑擴散而易于膠接,且膠合強度較好,但是也存在易縮、易皺和透膠問題。因此,在貼面之前,應先進行水洗熨平,以免貼面出現褶皺,同時涂膠量應少些以避免透膠或出現膠斑。棉麻類面料耐水性差,防塵性也較差,清潔起來較不容易。
2.絲綢輕薄、柔滑、透氣的特性決定了其吸膠量相對較小,膠接效果一般,絲綢通常色彩絢麗并富有光澤,很容易提升家具貼面的視覺效果,但是它不夠結實、易破損,褪色較快,耐水性差。貼面時盡量減少用膠量,或者采用20%左右的清水稀釋膠液,涂膠后稍晾置后再貼敷絲綢面料,以免產生膠痕或膠斑;熨燙使用低溫擋或者壓平后直接進行常溫固化。
3.呢絨防皺耐磨,手感柔軟,高雅挺括,富有彈性,耐水性差,易于膠接。為了獲得較好的膠合效果,施膠量可適當增加。但是相對于棉布和絲綢,呢絨的圖案色彩的選擇空間略小。較容易附著灰塵,不易清潔打理。
4.皮革類包括革皮和裘皮,其價格昂貴,對貯藏、護理方面要求較高,不推薦購買皮革來貼面,可以用廢舊的皮革,但是由于這種面料比較硬挺、厚重,不易縫合加工,貼面時拼接處需要根據家具表面的情況巧妙處理。皮革的花色有限,光亮的皮革易于除塵且防水性較好,而反毛皮和裘皮不易去污除塵。皮革的膠合較為困難,可以通過適當增加固化劑用量(12%~15%)和加大涂膠量解決。
5.化纖色彩鮮艷、質地柔軟、懸垂挺括。但是耐磨性、耐熱性、吸濕性、透氣性較差,遇熱容易變形,容易產生靜電。防水性較好、防蟲蛀、易于去污除塵,但由于吸膠量少,膠接效果不理想,可適當增加膠黏劑的固化劑用量(12%~15%)改善膠接強度。
6.混紡面料既吸收了棉、麻、絲、毛和化纖各自的優點,又盡可能地避免了它們各自的缺點,而且在價值上相對較為低廉,粘接效果介于棉麻和化纖之間。
7.莫代爾Modal纖維具有棉的柔軟、絲的光澤,麻的滑爽,而且其吸水、透氣性能都優于棉,具有較高的上染率,織物顏色明亮而飽滿。粘接特性與化纖相近,當略好于化纖。
貼面時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色彩圖案,也要充分考慮到上述面料的性能和膠合特性,適當調整膠黏劑配方和膠合工藝,以確保良好的貼面效果。
(二)裝飾效果
面料整體包覆于質樸的木材表面,以柔軟代替堅硬,弱化了木質材料的堅硬感,會使家具在溫潤的“木氣”之上,更加具有親和力,更加溫暖。面料之于服裝,不僅可以體現服裝的風格和詮釋流行主題,而且直接左右著服裝的色彩、造型的表現效果{2}。實際上,將面料大膽使用在家具的堅硬表面以代替漆飾,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以下圖的舊木獨門小柜為例,通過上述面料貼面的技術與工藝手段將棉布粘覆于實木小柜表面后,便實現了質感的轉變。原本單一的木色被各種色彩全面覆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形象變化,如圖2B所示,舊木小柜披上生動的水墨風景畫外衣,輕松營造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深深意境,再如圖2C所示,帶有傳統植物圖案底紋的中國紅,映襯著白色的金玉滿堂的民間寓意圖案,體現了濃濃的中國風、中國情。因此,相對于木材,各式各樣的面料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視覺語言,使家具增加了更多的柔性和感性,亦可以像服裝一樣輕松換裝,帶來更多的變化。
四、面料貼面舊家具的低碳環保意義
家具設計中的低碳環保,應充分考慮對資源和環境的負面影響,運用天然、可再生或可降解的原材料,通過設計減少物質和能源消耗{3}。用面料對木家具進行二次裝飾,既能夠延續舊木家具的使用壽命,減少廢棄材料給環境帶來的負擔和危害,又能節省購置新家具昂貴的費用。面料是一種成本比較低廉的材料,甚至有時候,可以使用廢舊衣物的面料,不僅物盡其用,一舉兩得,同時達到零成本,大大節省經濟開支{4}。另外,面料本身具有低碳環保性。一般的面料都屬于環保面料,包括RPET面料、有機棉、彩色棉、竹纖維、大豆蛋白纖維、麻纖維、莫代爾(Modal)、有機羊毛、原木天絲等,都是從植物里提取出來的,是天然可降解的材料,是低碳節能、自然無有害物質、環保可循環利用的面料。所以,面料貼面改觀舊家具的方法能夠減少或避免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符合目前人們追求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并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有積極的意義。相比其他改觀方式如重新髹漆或者平面繪涂,其涂染漆料等會給室內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五、小結
面料貼面技術能夠簡便、巧妙地延長舊家具的使用壽命,同時保留了原家具的使用功能,節省了經濟開支,減少廢棄材料給環境帶來的負擔和危害,是一種舊家具的低碳節能改觀的新方法。而且,面料豐富的圖案和色彩等視覺語言,比較容易將現代時尚元素融入到家具的設計當中,為家具賦予新的內涵,將家具設計更加人性化,實用化,現代化,開創實木家具新風尚。同時,面料貼面技術和工藝比較簡單容易操作,完全可以“DIY”自己動手的方式完成,使人體驗創作的樂趣,享受家具再造的藝術過程,增加家具和室內空間的人文氣質。
[項目資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2572014BC01);東北林業大學材料學院院級大學生創新項目,編號:CL201528]
注釋:
{1}白玉梅,吳靜,薛新元.面料翻新舊家具效果與工藝探究[J].藝術教育,2015(1)
{2}劉偉偉.服裝設計中面料的語境表達[D].蘇州大學,2008(3)
{3}熊薇.低碳家具創新設計的研究[J].包裝工程,2012(4)
{4}白玉梅.布藝改觀舊家具的裝飾設計新思路[J].藝術教育,2014(8)
(作者單位: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