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貞
摘 要:部分企業基層工會組織存在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的問題,有的甚至形同虛設,內部控制概念模糊,致使單位內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由此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文章指出強化工會內部控制的必要性,探討了健全完善工會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的有關問題,并對如何健全完善工會內部控制制度體系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工會 內部控制體系 會計監督 健全與完善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9-138-02
我國《會計法》明確要求,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和內部控制制度。2009年全面修訂的《工會會計制度》也明確規定,“各級工會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完善崗位責任制度和內部稽核制度”。現筆者就有關完善工會內部控制方面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強化工會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目前,部分企業基層工會組織存在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的問題,有的甚至形同虛設,內部控制概念模糊,致使單位內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由此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會計信息失真;支出缺乏控制,管理存在漏洞,業務隨意性大,經費使用方向不合理;違規違紀現象時有發生;群眾對工會組織的信任度下降等。這些足以表明強化工會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強化工會內部控制能夠有效地提高內部管理效率,促進工會干部職工遵章守法、依法辦事,保證工會會計信息質量,保證工會資產安全完整,保證工會服務基層、服務職工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
二、健全與完善工會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內部控制是一個權責明確、制衡有力、動態改進的管理工程。完善的工會內部控制牽涉到工會組織的各個部門,它是一種全方位、多層次、順序遞進的多重制度體系,具有一定的剛性和嚴肅性。
1.全面預算管理,是收好、管好、用好工會經費的重要手段,是工會內部控制的重要方法。堅持先有預算,后有支出,能夠有效地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資金的使用績效。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要求:首先,預算編制必須體現工會的整體戰略目標,要將收支細化到具體項目,確保所編制預算的科學性、合理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其次,組織本期預算的嚴格執行,并及時反饋預算執行情況;第三,預算執行過程中,遇有特殊情況或發生項目改變的,經過適當的審核批準,應當對預算進行合理調整;第四,預算執行完畢后,應對完成預算情況進行考核。全面預算管理是由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調整、預算考核各環節的實時控制組成的完整系統,涵蓋了工會各部門日常開支和財務活動的全過程。
2.授權審批控制。工會各級管理人員都要明確業務辦理的權限范圍和相應責任,每一項會計業務必須經過一定的審批程序和嚴格的授權批準才可辦理。堅持工會主席一支筆審批制度,各項開支實行工會委員會集體領導下的主席負責制,重大項目支出實行集體決策和審批。
3.崗位分工控制。堅持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原則,明確各崗位責任,做到人員配備整齊,科學分工,職責明確,相互制約,既避免內耗,又能起到很好的內部監督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差錯,及時堵塞管理漏洞,保護工會財產安全。
4.業務流程控制。工會每一項經濟業務從授權、辦理、會計記錄到檢查監督組成完整的業務流程,涉及的各職能部門間要形成制約監督機制和內部核查制度;從決策到執行、從采購到驗收、從保管到領用發放,各環節要落實各自責任,便于追溯。重大事項的決策和執行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5.內部稽核和會計系統控制,它對實現工會財務管理目標、保證工會資產安全具有重要的直接的影響,是工會內部控制的核心。要盡力發揮會計事前審核、事中復核和事后監督的作用,強化貨幣資金收支管理,依據審批程序,對所發生的會計事項及憑證的真實性、合法性、規范性進行審核,使會計核算和會計報表能夠完整反映財務運行情況。會計核算應真實、全面地反映經濟業務的全過程,各個環節和業務流程都應在會計記錄中得到體現。
6.資產清查機制,是工會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應將資產管理和資金管理作為同等重要的工作來抓,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其次,健全資產管理制度,固定資產應責成專人管理,資產使用要落實到人。財務人員按照規定登記固定資產明細賬,資產管理人員建立資產登記卡片,資產使用人員要保管好實物,賬、卡、物三者應保證相符。第三,資產的清查盤點和報廢應做到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工會資產應當定期進行清查盤點,依據有關規定和程序及時對盤點差額進行賬務處理,對超過使用年限的、轉入轉出的資產應及時辦理報廢核銷和資產轉移手續,保證賬實相符。
7.內部審計監督,是工會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切實發揮經審工作的審查、審計監督作用,尤其要強化對重點領域、重點資金的審查監督,把好工會經費收、管、用各個關口,確保工會經費使用方向的正確,促進工會財務管理的規范,對保證工會資產安全完整,以及促進工會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三、強化工會內部控制的幾點建議
1.要增強內部控制意識?!皢挝回撠熑藢炔繒嬁刂频慕⒔∪陀行嵤┴撠煛?。單位負責人作為管理者,既是內部控制的主體,也是內部控制的對象,其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態度,對內部控制的健全和實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2.要做好內部控制制度的培訓。努力提高會計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保障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和實施,從關鍵因素、關鍵環節入手,不斷強化工會內部控制。
3.要結合工會的實際情況,明確工會的內部控制目標。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科學評估工會工作中與實現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應對策略,有效實施一系列控制活動,做好信息溝通和內部監督。要充分考慮內部控制的五要素,從組織和制度兩方面不斷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4.要分析內部控制體系在運行中出現的問題,不斷總結新經驗適應新常態,實現內部控制的動態改進和持續完善。進一步促進工會財務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最大限度地發揮工會資金的使用績效,增強工會財務保障能力,保證工會各項工作活動的順利開展,增強工會的凝聚力。
參考文獻:
[1] 劉同舫.關于加強工會內部控制的思考.中國工會財會,2013(10)
[2] 李爰靜.關于建立完善工會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探討.中國工會財會,2013(1)
[3] 董乖娣.完善工會內控制度 有效防范財務風險.中國工會財會,2015(5)
(作者單位: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官地煤礦工會 山西太原 030022)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