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湖北藝術職業學院 430000)
從民間傳說到民歌演唱的經典范例
——《牛郎織女》的演唱研究
王 芳 (湖北藝術職業學院 430000)
著名作曲家王志信先生在這個領域尤為突出。其中,他在1994年創作的作品《牛郎織女》就是以感人的民間傳說故事背景為依托,使用中國民間傳統作曲技法融匯西方作曲技法而創作的一首該題材類型的經典范例。
民歌演唱;牛郎織女;演唱研究;王志信
在演唱作品時,最直觀、最重要的聲音技巧就是——行腔,人們常說節奏是歌曲的骨架,旋律是歌曲的靈魂,而行腔則是歌曲的肉體——即傳統所說的“樂之框架在曲,而色澤在唱”。《牛郎織女》中,就運用了典型民間音樂的“行腔”特色。
1.裝飾音、波音行腔
在例1的第1、10、12小節中,“條”“望”“苦”字運用了前倚音,這些裝飾音的引用符合典型的“依字行腔”的歌曲創作手法,也就是依據歌詞的讀音平仄聲調來安排旋律的起伏,比如,“條”字是上揚的二聲,故前倚音運用了由下至上的小三度音之間先顫后直的聲音表現手法。“望”字前倚音運用,主要是為了唱準四聲,避免有可能出現的倒字現象?!巴笔侨ヂ暎粽{須從高到低,為了將“望”咬準咬正,就必須在“望”的音符前加上前倚音,而“苦”字是第三聲,先抑后揚,所以先用下三度的前倚音,然后旋律音再上揚小三度。
除了前倚音的用法,作曲家還結合了波音的裝飾,分別在第7和18小節使用,十分適合一字多音的戲曲行腔特色。
例1:

2.斷音行腔
民族唱法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聲斷氣不斷,比如上例中就有4處出現休止符,分別在第3小節的第1拍、第7小節第1拍有后十六分休止符,唱到“藍”和“巨”字則可運用“頓音斷腔”法,彈性小,韌性大,要聲斷氣不斷。
3.截音行腔
同樣還是例1的第9、10小節中出現了前半拍休止符,可用“截音行腔”法,也就是歌唱進行到這一休止符時,應特意將聲門及喉嚨突然關閉,截住氣息,利用力度與時值的停頓,加強唱腔的表現力,使唱腔產生柔中帶剛、抑揚行腔中突出“頓挫”的藝術效果。可帶來一種萬般無奈與深深憂愁,甚至是幾分沉重的情感。
4.節拍、節奏行腔
中國民族聲樂特別強調“板眼”和“尺寸”。板眼即節拍,“板”是強拍,“眼”是弱拍,也就是常說的“有板有眼”。而尺寸指的就是節奏,“節”為停止,“奏”為行腔,有停有走就構成了節奏。對于不同的節奏、節拍,要慢而不拖、快而不趕、散中有節、層次鮮明。對于各種節拍、節奏以及它們之間的銜接轉換,都有嚴格的要求和標準。如歌曲的第三部分從“驚雷響……”開始部分:
例2中,前四小節為“搖板”,后接“垛板”,這是我國戲曲唱腔的兩種板式,其中“搖板”,即緊打慢唱,宜于表現緊張激動的情緒?!岸獍濉钡氖褂檬挂魳纷兊镁o張、濃烈、富有戲劇性。曲作者在這首歌曲中,根據劇情的需要十分恰當地運用了“搖板和垛板”,充分體現了鮮明的民族性。因此在演唱中,演唱者必須掌握板眼與尺寸的規律,演唱才有神韻,才能達到盡善盡美的藝術境界。
第一部分是以后人聽故事的角度來回顧這一美妙神話故事,具有一定的客觀性,歌詞以描寫情景和講敘故事為主。第一句“一條銀河掛藍天”,演唱時以平穩的聲音,淡淡地鋪敘引入。這句唱完后有一個間奏,緊接著是“波濤滾滾卷巨瀾”,當演唱這一句時情緒就要發生變化了,這時情緒要很悲憤,一定要把對王母娘娘的仇恨給唱出來。
第二部分在演唱這一段時,聲音要輕柔、甜美,富有彈性和節奏感,要把織女那種少女的情懷通過聲音表現出來。在唱到“青山下,遇牛郎”時,氣息一定要放下來,掛上真聲,聲音要唱的寬廣一些,把牛郎的粗獷,善良表現出來。在演唱“男耕女織度春秋,朝朝暮暮心相連”時,一定要情緒飽滿,聲音結實,充分表現牛郎和織女幸福的婚姻生活。
第三部分是最戲劇性的對比段落,也是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該部分吸取了戲曲音樂元素——緊打慢唱,與前兩段的音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節奏加快,曲調激昂而強烈。在演唱時一定要注意節奏的變化,情緒的變化,還有咬字的變化。
第四部分是作品主題的再現和催淚點,要用之前步步積累的滿腔激情爆發式地去演唱。在唱最后一個字“圓”時,主題音樂將和它同時進行,這句是全曲的最高音和最長的拖音,演唱時一定要把氣息憋住,橫膈膜保持住,使聲音飽滿圓潤、通暢有力,情緒要飽滿富有激情,把天上人間盼團圓的共同愿望,通過歌聲表現出來。
《牛郎織女》演唱這首作品可使演唱者的真聲得到大膽的運用,讓聲音變得結實有力,還可以加強咬字、吐字,字頭噴口的爆發力,氣息的訓練都受益匪淺,并能將戲曲的發聲方法融會貫通在這首歌曲當中。它是近年來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的重要曲目之一,也是各類民族聲樂比賽的常用演唱曲目。
例2:

[1]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M].作家出版社,1991.
[2]魏麗莉.王志信聲樂作品的藝術特色研究[J].棗莊學院學報,2007(6).
[3]唐海燕.淺析王志信民族聲樂作品的藝術特點[D].湖南師范大學,2006.
[4]常晶晶.解析民族聲樂作品《牛郎織女》的創作特征[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7).
[5]江志敏.歌曲《牛郎識女》的藝術特色及演唱分析[J].音樂天地,2009(4).
王芳,女,湖北武漢人,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畢業,湖北藝術學院副高級職稱,主要研究方向:民族聲樂表演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