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煦
萊斯公司:領軍國產空管科技系統
曹煦
南京萊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牧羊人—2000”自動化系統中標青島機場的奧運工程,一舉打破了國外廠商長期以來對中國民航空管系統領域的壟斷,開辟了空管系統國產化的新紀元
天路無痕,飛行有序。有飛行,就有空中交通管制(下稱“空管”)。廣袤天空如同地面交通一樣,有著固定的線路和嚴格的安全飛行規則。空管系統便如同一雙無形的手,對飛機的起降和飛行進行全面管理,保障飛機安全航行。
空管系統是國家實施空域管理、保障飛行安全、實現航空運輸高效有序運行、捍衛國家空域權益的戰略基礎設施,也是國土防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2007年之前,中國民航業空管自動化系統一直被國外行業巨頭泰雷茲、英德拉等公司把持。2007年,由軍工企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下稱“中國電科”)投資控股的南京萊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萊斯公司”)自主研發的“牧羊人—2000”自動化系統中標青島機場的奧運工程,一舉打破了國外廠商長期以來對中國民航空管系統領域的壟斷,開辟了空管系統國產化的新紀元。


中國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塔臺
上世紀70年代之前,中國航空主要以手工作業的方式實施對空指揮,有人形容這種作業方式是“看不見、連不上、聽不到”。為盡快改善這種狀況,上世紀70年代初,經周恩來總理批準,中國從法國湯姆遜公司引進了空管系統。在引進國外技術和裝備的同時,國家有關部門開始著眼于空管產業建設,制定相關政策,加速提高國內空管系統研制能力。

中國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據中國電科公司透露,上世紀90年代初,為打破國外空管系統在我國民航的壟斷地位,國家經貿委將空管系統裝備列入國家重點投資類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項目,投入經費予以重點支持。
1996年,國務院、中央軍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辦公室確定中國電科為“全國空管系統技術總體單位”,承擔國家空中交通領域的總體規劃、系統設計、技術標準等重要任務。數十年磨一劍,中國電科終于研制成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空中交通管制自動化系統產品:牧羊人—2000(0NUMEN-2000)系統。
據中國電科萊斯公司總經理丁一波介紹,該系統符合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中國民航標準,特別針對我國民航的實際需求進行了優化設計,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空管自動化系統,核心軟件經過多個現場使用、實際校飛,性能與國外同級產品相當。
丁一波表示,牧羊人—2000系統突破了“大范圍監視數據融合”、“4D軌跡精確預測”等多項關鍵技術,并獲得7項發明專利。
產品研制成功,只是原創技術商用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對于牧羊人—2000系統來說,還有很多困難和挑戰等著這個空管領域的后起之秀去克服。
第一道門檻便是資質。2007年,牧羊人—2000系統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臨時使用許可證,成為第一個獲得空管自動化系統準入的國內供貨商。
跨過資質這道門檻后,國家空管主用系統(編者注:機場空管自動化系統一般包括主用系統、備用系統和應急系統)國產化應用很快迎來重大轉折點。
2007年,中國電科萊斯公司首次在眾多國外廠商競標的青島空管主用系統中勝出。因為是奧運工程項目,作為首次吃螃蟹的“勇士”,華東空管局青島空管站起初也“忐忑不安”。“當時心里直打鼓,對國產系統不是很信任。萬一系統出了問題,影響了管制安全,誰也負不起責任。”曾經參與引進工作的青島空管站副站長劉冰說,“不過,實際運行效果還是很好的,不僅成功地完成了奧運保障任務,至今也沒有出現影響管制安全的設備故障。”

青島流亭國際機場
空管專家、時任中國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下稱“民航空管局”)副局長呂小平介紹道,“青島項目的成功應用,堅定了民航空管局在推進空管裝備國產化方面的信心。”
“不用看外國人臉色了。”在丁一波看來,這是一個令民族空管產業建設者倍感鼓舞的消息。2010年,萊斯公司成為國內首家獲得自動化系統正式使用許可證的單位。牧羊人—2000勢如破竹,在青島、長春、廈門、杭州、南昌、昆明、貴陽、石家莊、潮汕、濟南、大連、沈陽、呼倫貝爾、寧波、溫州、煙臺等各級空管單位得到廣泛應用,在國產空管主用自動化系統中,市場占有率在70%以上。
其中,2010年,萊斯公司成功中標昆明長水機場空管主用自動化系統。昆明長水機場作為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后的第四個門戶樞紐機場,是第一個應用國產空管系統的雙跑道機場。
當時,昆明市政府下了軍令狀:2012年6月28日當天,所有機場運行從巫家壩老機場轉至長水新機場!“軍令如山”,進度緊、任務重、壓力大、技術難度高、現場條件異常艱苦。擔任該項目總設計師的萊斯公司的席玉華表示,當時新機場的土建尚未完工,沒有門窗,為了確保進度和設備的安裝環境,必須同時施工,技術人員臨時在設備外面搭建塑料棚,在塑料棚里進行系統安裝。在沒有水電的情況下,技術人員頭戴安全帽和礦燈,日夜兼程,連續作戰,硬是啃下了這個硬骨頭。
轉場當天,昆明市政府、民航空管局、西南空管局領導親自坐鎮,技術人員嚴陣以待,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真正實現了新老系統的無縫對接,設備和人員“一夜轉場”。
昆明長水機場使用的是目前規模最大、席位最多的國產主用自動化系統。該系統的成功運行,標志著中國電科萊斯公司完全具備研制大中型空管自動化系統的能力。
據了解,我國共規劃建設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沈陽、烏魯木齊七大區域管制中心。區域管制中心自動化系統級別較高、技術難度較大,長期以來一直為國外廠商所壟斷。
2013年,民航沈陽區域管制中心、烏魯木齊區域管制中心空管自動化主用系統招標。招標采用邀請式國際投標,除萊斯公司外,其余三家為行業巨頭:英德拉、泰雷茲和德雷費尼克。經過激烈競標,萊斯公司在競標總評分中獨占鰲頭,成功進軍區域管制領域。
在國際市場上,萊斯公司先后中標印尼日惹機場話音通信控制系統、肯尼亞東非航空學校模擬訓練系統等項目,實現了中國設備在國際空管系統市場的歷史性突破。
市場蛋糕逐步擴大的背后,丁一波感慨,中國原創技術突圍的痛點在于建立用戶對國產設備的信心。“國產設備各項性能參數都達到世界水平,價格比歐美同行便宜三分之一到一半,可很多用戶就是不敢使用。信心的樹立一方面需要國產設備自身質量過硬,帶來示范效應;另一方面,也需要用戶單位轉變觀念,勇于擔當,共同推動空管設備國產化進程。”
作為全球最有潛力的航空市場,中國民航的光明前景為國產空管設備的發展帶來了曙光和希望,這是機遇更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