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軍 周鵬程
創新工作舉措服務軍民融合——孝感市服務軍民融合發展工作紀實
■李軍周鵬程

20152015年5 5月8 8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陶宏、市長滕剛等領導在市高新區軍民融合示范基地企業考察
孝感,地處武漢城市圈核心區,市內三江集團、華中光電、漢光科技等豐富的軍工資源和創新資源賦予了該市軍民融合發展優越的基礎條件。新常態下,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走軍民融合發展道路,是孝感光榮的歷史使命,也為這座文化名城注入了新的時代氣息。
孝感現有17家軍工單位,其中16家軍工企業,1家地勘事業單位,從業職工3萬多人,總資產過100億元。擁有軍民融合企業63家,涉及產品近200項。全市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三大高新技術產業,支撐著市級工業的半壁江山。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光電子信息兩個產業集群已經納入湖北省重點產業集群。近年來,孝感市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走軍民融合創新發展之路,大膽創新、強力推進,走出了一條具有孝感特色的區域性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
孝感市高度重視軍民融合發展工作,積極整合資源,集中力量打造促進軍民融合發展的服務網絡。一是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健全軍民融合工作領導機制。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軍民融合發展工作。2015年初,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成立孝感市軍民融合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市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高新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局、三江集團公司、華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為成員,負責統籌全市軍民融合發展工作,有效提供了軍民融合發展工作的組織保障。二是部門協同配合,完善軍民融合工作服務網絡。市高新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技局等部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各負其責、協同推進,并抽調專人參與軍民融合專班工作,編織了一張職能健全,務實高效的軍民融合服務網絡。三是企業積極響應,奏響了軍民融合發展的“大合唱”。三江集團、漢光科技、華中光電等在孝軍工企業及全市民參軍企業積極探索,先行先試,主動融入軍民融合發展的浪潮中,開啟了孝感軍民融合發展的新篇章。漢光科技積極實施“軍轉民”戰略,先后孵化裂變了愛普科斯、捷能光源等5家規模以上民營企業,8家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武漢縱能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通過與三江集團配套,精密儀器加工能力大幅提升,公司銷售收入從2008年的200多萬元提升到目前的1.4億元。
為充分發揮孝感軍工資源優勢,探索有效的軍民融合發展道路,市領導多次帶隊赴北京與國防科工局、航天科工集團等單位高層進行溝通。定期與市內軍工企業負責人進行會談磋商,達成新共識,尋求新路徑,成功建立了兩個新機制。一是建立了軍地互動交流機制。通過建立市政府、市國防工辦相關負責人定期與在孝軍工企業進行溝通交流機制及軍民企業定期對接機制,實現軍地信息互通,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建立軍地資源共享機制。充分發揮在孝軍工企業的創新資源優勢,推動建立創新平臺共享、創新人才互動等工作機制,實現創新資源的高效利用。目前,三江集團紅陽公司已與湖北職院就創新資源共享事宜達成合作協議。紅陽公司先進焊接技術重點實驗室將對湖北職院相關專業在校學生及創業畢業生開放,極大地提升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軟硬件基礎。
為摸清孝感軍民融合的家底,孝感市組織專班對市內軍工企業、民參軍企業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成功建立三大數據庫,夯實軍民融合發展的工作基礎。一是建立軍民融合企業數據(信息)庫,詳細登記在孝軍轉民企業及民參軍企業相關情況,實時掌握企業運行態勢,量身定制融資和項目支持、專利建設等扶持政策,推動軍民融合企業做大做強。近三年來,孝感市幫助軍民融合企業成功申請各級各類項目120多項,獲得無償資助超過1.5億元。其中三江集團萬峰公司“碼垛機器人項目”獲得國家863計劃支持、三江集團紅陽公司“航天地面裝備模塊化設計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支持,三江集團萬山公司的“大型平板運輸車項目”獲得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重大專項支持。幫助軍民融合企業申請專利1100余件,幫助獲得專利授權600余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70余件),資助三江集團專利申請費用達300多萬。二是建立孝感軍民融合技術數據庫,對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軍轉民可能性大的技術進行逐件登記。根據相關技術產業基本情況,積極牽線搭橋,通過產學研合作、股份制改革等方式推動相關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三是建立孝感軍民融合產品數據庫,適時對接孝感豐富的地產品資源,推動實現市內配套,協同發展,提升軍轉民產業整體競爭力。2014年以來,該市先后組織了兩次產品對接會,參會產品達300多種,6種軍轉民產品與市內多個企業成功實現配套。
近年來,孝感市深入研究上級軍民融合政策法規,認真學習綿陽、襄陽等地軍民融合工作經驗。掌握孝感軍民融合工作現實,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新舉措,成功尋找了一批突破口,為孝感軍民融合產業跨越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一是整合資源,搭建“孝感航天云網”項目平臺。該項目以航天科工集團“航天云網”為基礎,打造孝感本地化“互聯網+”的云端新型產業生態環境。當前正著手推動“孝感市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孝感“制造云”、孝感“政務云”等現有的網絡服務平臺與“孝感航天云網”在“十三五”期間的“多網聯通”,將“孝感航天云網”建設成集公共服務平臺、創新創業平臺、資源整合平臺及生產性服務業平臺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二是改革突破,推進萬山宏業股份制改造項目。整合三江集團萬山公司的大功率液力自動變速器、特種車橋、限滑差速器等核心汽車零部件資源。以萬山宏業公司為平臺,設立新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引入戰略合作者,鼓勵和引導骨干人員持股,調動各方積極性,推動相關優勢產品通過產業化盡快做大做強。三是揚長避短,推進新能源汽車項目。三江集團整車生產資質全面,汽車制造資源豐富,但規模不大,利用率不高。經市政府推薦,三江集團與市內外多家上市公司進行了交流洽談,提出了在客車、貨車領域開展全面合作意向。目前,具體合作方案已起草完成,正派專班積極跟蹤推進。軍轉民項目的強力實施,對推進該市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有著破冰前行的意義,將進一步推動軍民融合產業向縱深發展。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孝感軍民融合產業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全市軍民融合產業年銷售收入突破150億元,年固定資產投資百億元,初步奠定了湖北第三軍工城市的產業基礎。軍民融合產業已逐步成為孝感實現“五個跨越”,建設“五個城市”的新引擎。
(作者單位:孝感市軍民融合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