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蛟河市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郝壯在其辦公室墜亡一事,續寫了輿論梳理的“官員非正常死亡”的名單。
有報道梳理發現,最近17天以來,包括國信證券總裁陳鴻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王品剛在內,至少有七位官員非正常死亡。
其中有代表性的事件是:
廣西柳州市長肖文蓀落水身亡。11月4日晚21時47分左右,柳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肖文蓀落入柳江河中。經搜救打撈上岸后,送柳州市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死亡原因正在調查。柳州外宣辦回應媒體詢問時稱,沒聽說肖文蓀被查。
湖北恩施州財政局局長王金維墜樓身亡。11月9日,先是有新華社新媒體報出湖北恩施州財政局長王金維在家中跳樓自殺,后經當地官方證實。另有報道媒體援引了當地“知情人士”的消息:墜樓身亡前一日,王已被宣布停職。
正是在王金維墜樓同一天,距其2000公里外的蛟河市公安局局長郝壯在公安局六樓窗臺墜落,經搶救無效死亡。也同樣,當地宣傳和公安系統對其死亡一事三緘其口,只有政府官方微博給出了簡短說明稱“其辦公室擦玻璃時意外從窗臺墜落”。
幾起“非正常死亡事件”,每一件官方都給出了例行的說明,但每件后邊龐大的隱性信息都仍然云山霧罩。肖文蓀落水一事中,人們盛傳其秘書也同時落水且“生死不明”,后被主流媒體辟謠;王金維墜樓一事中,網傳多個舉報王金維的帖子,但當地官方沒有就此給出回應;郝壯“擦玻璃墜亡”更讓人疑竇叢生,部分網友提出疑問:市委常委、公安局長需要親自擦玻璃嗎?況且,事發當日的吉林已經是冰天雪地。
常識判斷,無論公眾怎樣通過巨大的自媒體網絡搜集信息的拼圖,怎樣催促當地披露更多信息,單個事件不了了之的可能性還是最大的,特別是當地官方發現同類事件已經形成“集群”的時候?!凹骸币馕吨梢浴安啬居诹帧?,一個具體事件不會單獨挨媒體的板子,也不會首當其沖的被輿論炙烤;也意味著,同類新聞會不斷完成信息刷新,轉移公眾的注意力,而經驗看來,一旦一個事件的“新聞生命”結束,對它的有效監督期也會結束。地方政府更愿意躲過這個窗口期,而不是為此付出巨大的調查成本,尤其不愿面對可能由一個離世官員引發的、官場差序格局的變動。
不過,即便每個具體的事件最終不了了之,公眾對“官員非正常死亡”一系列事件的信息搜集,仍然勾勒出了一個影影綽綽的草圖。從北方到南方,從國企到政府,從市委主要領導到職能部門一把手,非正常死亡的事件出現了一種廣泛的覆蓋性,活化了吏治整頓之下官場正在經歷的洶涌暗濤,展示了腐敗可能暈染的深度和廣度。這兩者互相參看,還可以大體推知目前基層官場的穩定性到底如何。過一段時間之后,人們可能已經忘記了具體事件主人公的名字,但這些事件最終會成為這張草圖中的一個點,形成對制度腐敗和制度反腐的整體判斷。(光明網)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