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王 飛
喜歡請點贊
文 _ 王 飛

朋友算是我們雜志的忠實粉絲,每期必讀。有一次與他交流閱讀體會,發現雜志中的很多文章都讓他很有感觸。我說:“既然這樣,不如寫寫讀者來信,也可以與編輯和其他讀者交流一下。”他開玩笑說:“很多次讀完都會掩卷長嘆,但確實懶得寫信。”后來,我發了一個段子給他—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是連讀者來信都不寫,簡直不知道他還能做什么。
我想說的是,作為編者,收到讀者的回應是件令人開心的事,哪怕是批評的聲音,也好過被“默默關注”。當然,讀者的不吝贊美更讓人有幸福感。來分享一封讀者來信—
第一次接觸《讀者·原創版》是我初三的時候,現在我大三了。記得當時看到同學手里有一本《讀者·原創版》,那一期有一篇文章介紹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當時正是喜歡讀海子詩歌的年紀,一下子就著了迷。我默默地把那本雜志還給同學,放學后就立刻出去買了一本。從那以后,每個月學校門口的報刊亭掛出《讀者·原創版》的時候,便是這個月的開始。哪怕暑假出去旅行,我也會囑咐我爸幫我帶一份雜志回來。
現在想來,《讀者·原創版》陪伴我度過了人生中最寶貴的六年,從高中到大學。我恰好在最年輕、最迷惘、可塑性最強卻最需要引導的時候遇見了你們,然后,我開始成長,開始思考,開始生活。高三壓力最大的時候,仿佛與世隔絕,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電視,只有考試和名次。我仍然保留著每月看《讀者·原創版》的習慣,那是我每個月最大的放松。我會幻想自己高中畢業重獲自由之后去旅行的樣子,就像雜志里的那些人。
然后真的畢業了,我立刻跑去了西藏。后來,我曾經想做的事情都一點點實現—花很少的錢一個人旅行,在火車車廂間的地上坐一天一夜,第一次伸出大拇指搭車,遇見不軌的人和善良的人……在閱讀和旅行中,我接觸到不同的生活、不同的人、不同的觀念、不同的文化,只是希望讓青春狂妄的自己看看世界有多大,給迷茫的、還在找方向的自己更多的選擇。我發現,原來生活并非只有一種一成不變的模式。
傳遞正能量就是這么簡單,比如寫一封熱情洋溢的讀者來信。想想看,每一本雜志仿佛一個漂流瓶,在茫茫人海中與一個人相遇,然后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這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我們的雜志陪伴著一個人成長,那些描寫遼闊世界的文字,帶著一顆年輕的心神游四方。當她終于卸下重擔,迫不及待地上路。她說自己騎車去了西藏,因為那是她高三時最大的夢想,當她到達的時候,“覺得自己給了高三除了高考分數以外的交代”。
末了,這個叫宋雨佳的河北女孩說:“一直看《讀者·原創版》,看你們選擇與整理出來的文字,也看文字背后的你們。感覺你們的狀態很贊,快樂、認真、有追求、不浮夸,是很理想化的。”我想對她說:“姑娘真有眼光,就沖你這番鼓勵,我們也必須保持這種狀態。”
新年將至,雜志也必須有一些新氣象。我們邀請特約記者、旅居加拿大的任盈盈和“90后”美女作家另維開設了新的專欄。在設計方面,也增加了很多年輕時尚的元素。如果你喜歡,請通過電話、郵件或官方微信為我們點贊;如果有意見或建議,也請給我們反饋。
謝謝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在2015年與我們如約相見。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