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杰茜卡·鮑威爾 韋蓋利 編譯
做高效的學習者
文_杰茜卡·鮑威爾 韋蓋利 編譯
你注意過嗎,看完一部電影之后,我們往往只記得開頭和結局,中間的情節卻怎么也想不起來了。《怎樣做高效的學習者》一書的作者格雷厄姆·阿科特解釋說,你的大腦只能回憶起最初和最后的信息,這種現象被稱為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最先進入你大腦的信息最容易被記住,所以,阿科特建議:“最高效的學習方式是學習25分鐘,休息5分鐘,讓你有時間喝一杯茶。這樣,你的學習過程中就有更多的開始和結束,這意味著你記得的東西會更多。”
視覺不應該是學習時投入的唯一感官,阿科特建議我們激活全部5種感官。“比如,如果你要學習有關一場戰爭的歷史,不妨留意戰士們制服的顏色和他們吃的東西,從而刺激大腦的不同部分,幫助強化記憶。”
不要做“校園隱居者”,別當沒有朋友的人。如

果你總是關起門,那可能會對自己造成傷害。密歇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友好的交談可以改善記憶,防止注意力分散。
你用于決定接下來要做什么事的時間,是不是比實際做這件事的時間還要長?試試將你要學習的內容標上序號,然后通過抽簽的方式決定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這樣,無論做出怎樣的決定,你都不用自責。你還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做其他的決定。
花兩個星期盡可能多地了解你要參加的考試—比如某些內容是否會有更多的分數,這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分配精力。
你還可以濃縮學習筆記,將一頁內容變成一小段或者一句話,將那些不容易記的內容變成押韻的句子,記憶的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