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張爽
新疆大學
“一帶一路”背景下對新疆人才開發路徑的思考
王杰 張爽
新疆大學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提出,新疆即已然進入一個發展的新時期。新疆作為該戰略的核心區,如何合理高效的選對人、用好人、留住人,是新疆人才開發的重要問題所在。本文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通過分析新疆當前人才開發的現狀,對新疆人才開發的路徑進行探討,對新疆以后人才開發具有理論意義。
“一帶一路”;人力資源;人力資源開發;人力資源開發路徑
(一)人才流失較為嚴重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也是我國著名的種植基地。在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占據了很重的位置,但是由于新疆的自然環境惡劣、薪酬待遇較低等原因,導致了許多內地人才不愿意到新疆工作,而新疆本地人才也逐漸轉向的內地流動。
自西部大開發以來,新疆已有20多萬人才流出區外,人才流出量遠遠大于流入量,其中高學歷人才占的比重較高。例如一些派出進修的高學歷人才,在派出后就不想再回到新疆工作。在流出的人才中,有榮獲國家突出貢獻獎的專家,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更有自治區學科帶頭人。還有一些人才流失是來自內高班的學生,新疆每年考入內高班的學生約為1.2萬人,僅僅只有20%左右的人才會返回到新疆工作。
(二)人才開發水平較低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在開發能力上仍存在不足,每萬人中人才數量不到380人,遠遠低于全國的平均數據。
其中新疆企事業單位主要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教育、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已滿足當前新疆發展的狀況,但是,在工程技術、農業技術科學研究人員開發較低,主導產業的急需人才缺少,金融、電子、證券及企業管理方面的實用性人才嚴重缺乏,特別是高層次的創新性人才更是稀缺。
人才缺乏是新疆高校發展的最大短板,與中國內地同類大學相比,師資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差距較大,新疆人力資源的開發就不能夠全面,開發水平就比其他地區偏低。
(三)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偏低
據新疆統計年鑒1,2010年新疆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粕謩e占各類人才總數的0.43%、16.31%和37.95%,遠遠低于內地發達省區。據統計資料表明2,新疆直接從事科技研究的人員在2.5萬人左右,占新疆社會勞動力總數的2.5%左右,其中直接從事科學研究與開發的科技人員7000人左右,占社會勞動力總量僅有0.09%左右.新疆較低的科技活動程度,使得人力資源對新疆經濟增長的創造性貢獻率和科研成果的轉化率較低??梢?新疆人才資源學歷偏低,高層次人才缺乏,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偏低。?
(四)人才培養制度不完善
新疆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環境惡劣,導致新疆人力資源開發有很多制度性的障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人員流動
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手段是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但是,對于新疆當前的發展狀況可以看出,新疆的人才是不能完全地自由流動,戶籍制度、檔案制度等有關的人口管理制度大大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動,從而使有關部門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和開發人力資源。?
(2)用人方面
首先,障礙體現在勞動力市場,特別是城鄉的差異,阻礙了新疆經濟的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的進一步完善。其次,存在嚴重的就業歧視,如身份歧視、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和民族歧視等?
(3)分配考核
由于許多企事業單位的考核手段不統一,缺乏科學性和公正性,從而導致分配結果缺乏足夠的公平性,大大地打擊了人才學習和提升自身的積極性,使得更多的人才外流,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疆經濟社會的發展。
盡管新疆人才狀況與“一帶一路”的要求還存在巨大差距,但“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已然對新疆引才產生了推動作用,為新疆人才開發的路徑探討提供了重要的機會。
(一)加強產業聚才
“一帶一路”作為國家戰略,在西部大開發方面是一個新思路,打造了一個國際化的貿易渠道,這給新疆創造了機會。一批新產業會落地、企業會發展,就業會增加,進而也會吸引一批人才。
“一帶一路”上的新疆要利用好,通過發揮國際市場的作用,發展外向型經濟給西部地區人才發揮作用創造平臺。同時新疆資源有限,而且承擔著水源、生態保護等重任,不宜引進很多資源型企業,應適當發展本土企業,并擴大市場,提高本地財政稅收。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要以這條經濟帶上各個節點的發展為基礎,要充分認識到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特色——“綠洲經濟”,只有保護好新絲路經濟帶上的片片綠洲,才會有人居,才會有產業落地發展的基礎。
(二)鼓勵高校改革
由于新疆地域條件較差,很難留住人才,所以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首要一點是從人才培養抓起。在這個大背景下新疆更會注重人才的發展,尤其是在高校中人才的培養過程。
新疆高校應該設置“一帶一路”的建設需求進行課程,培養相關的外貿、翻譯、法律等人才,還可以與中國發展水平較高地區的高校、企業合作培養。新疆要從整體人力資源開發上做好工作,提高整體勞動力質量。
現在的學科劃分太細,需要打破現有學科分類布局,實現“一帶一路”人才的多學科培養,招收不同專業的學生攻讀“一帶一路”方向的多學科研究生學位,它們可以分布于現有的語言、文學、宗教、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等專業范圍內,而學生與導師則整合于新設立的“一帶一路”研究院,從體制上不僅保證培養出綜合性的跨學科人才,同時也進行多學科的基礎研究與對策性研究。
(三)規范政府機制
規范政府政策、建立政策性開發的貫徹和保障機制,強化政府的執行能力,是保障人才開發的關鍵。政府對人力資源開發的政策性優惠以及為人力資源開發進行的法律法規等行政制度建設。
(1)建立健全人才評價體系
打破地域、身份、民族、年齡、學歷、資歷、名額的限制,推行資格考試與評聘相結合、考試考核與同行評議相結合、社會公認與業內認可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建立科學合理、明確具體的高層次人才評價體系,并突出創新、應用、管理、領導能力等高指標的權重,并使人才評價和薪酬待遇掛鉤,和創新、創業平臺條件相結合。建立以能力與業績為基礎,由品德、知識、能力、業績等指標構成的人才評價體系。根據戰略性的新興產業發展態勢,階段性的調整人才評價體系,使其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智力需求相吻合。
(2)發展與完善人才服務機構
加快人才資源信息網絡建設,整合現有人才資源,完善專家庫,通過人才市場、人才網和人才報等,多渠道、多途徑的開展人才信息無縫即時交流,實現信息的全面共享,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務中心,簡化人才優惠政策的落實程序,通過一站式辦理各種關系轉接、落戶與科技獎項申報和各類優惠政策審批等,為引進人才提供全程高效的服務,減少人才在各部門間的往返次數,并實行并聯預審以有效減少人才辦事的等候時間。加快培育發展人才服務機構,鼓勵民間資本投資人才服務行業,扶助信用、法律、知識產權、管理與信息咨詢、人才服務、資產評估等各類專業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
(3)創新人才服務方式,健全信息反饋機制
一是要建立各級領導干部聯系的高層次人才制度,深入的了解高層次人才的內在需求,為人才及家庭成員提供貼心的服務,實行點對點的服務,政府投保高級專家醫療保險制度,建立高層次人才及其家屬的健康檔案,并為其提供個性化醫療服務,為人才及家庭成員提供帶薪休假旅行的計劃及其他健身休閑計劃等等。
二是對高層次人才分別配備“創業導師”和“創業助理”,由“創業導師”提供研究發展、經營管理、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經驗,扶持企業發展壯大;由“創業助理”提供從“優惠政策落實、尋求融資渠道等各種具體問題的幫辦服務。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實施,是對中國中西部開發的開放、對東部地區轉型升級的實現需要。中國與沿線有關國家將在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出口貿易、能源開發等領域加強合作。新疆作為“一帶一路”上的核心區,這將對新疆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推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人才問題一直是制約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如何牢牢把握“一帶一路”戰略,定位好新疆人才未來發展的基調是當前也是今后新疆人才發展的目標所在。在如何高效的完成人才開發的問題上,新疆必須考慮到“一帶一路”建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如何開發人才更是對新疆的發展具有實際意義。
[1]謝晉宇.人力資源開發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孫柏瑛,祁光華.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9.
[3]張文賢,劉進才等.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5.
[4]曾代富.人力資源開發:反思與啟示[J].開發研究.2003,(6).
[5]蔡堯鈞.略論西部開發的人力資源戰略.社會科學研究[J].2001,5.
[6]嚴文彬.淺談新疆資源開發中的人才戰略.經營管理者[J].2012,4.
[7]劉英.人力資源開發的路徑探究[J].陜西:陜西理工學院學報,2006.
[8]西北民族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新疆人才流失問題研究[D].2009,5.
[9]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才[J].2015,4.
注釋
1新疆統計年鑒,20102新疆統計年鑒,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