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夢瑤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430072
現代化過程中政治參與與特權階層的沖突分析
——以泰國王室與中產階級的沖突為例
顏夢瑤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430072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進程促進了生產力的迅速提高、經濟的迅速發展,經濟實力、教育水平、認知水平也相應提高,社會成員權力意識的覺醒,對政治參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傳統政治制度下積累眾多資源的特權階層為維護其特殊利益,對社會群體的參與要求予以阻礙,從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矛盾與沖突。分析現代化過程中政治參與與特權制度的沖突及探討沖突的化解機制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問題。
發展中國家;現代化;政治參與;特權階層
對于經濟發展與政治參與關系,亨廷頓在《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做出了詳細的分析,他認為,現代性產生穩定,現代化卻會引起不穩定。現代化過程往往造成社會動員和經濟發展兩個不同方面的結果。社會動員即隨著都市化、識字率、教育水平提高等,人們的對其社會角色的期望與熱情提高,對參與政治提出了自己的需要與要求。經濟發展同樣可能帶來新的期望,例如,隨著經濟發展,社會中產生的新的富裕群體提出要促進與他們的新經濟地位相適應的政治權力的增加和社會地位的提高,但當這種要求無法滿足,且國家社會階層僵化,缺少一定的社會流動機會,社會成員無法通過其他方法滿足自己的需求,便會產生一定的挫折感,當這種社會挫折感無法得到有效的排解,社會成員便只有訴諸政治參與來達到自己的期望。
同樣,李普塞特在《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中也提到,在向新社會過渡時期,正是舊有階層統治的合法性出現危機的時期。結構變革時期,主要保守制度的地位受到威脅。即在現代化過程中,新階層對舊政治制度及舊制度中的特權階級的反對與革新,造成舊統治階級的合法性危機以及特權階層的利益威脅。在過渡時期,社會主要群體在他們有了參政的政治要求之后卻沒有參與政治體系的機會。新社會群體參與政治過程的問題上,由于統治階層對維護其統治的需要,特權階層為維護其利益,往往限制新社會群體參與政治,或者盡量推遲或減慢新社會群體參與政治過程的時間和速度。當這種需求的迫切性與滿足的拖延性之間的沖突變得尖銳時,統治階層的合法性便會受到挑戰。最后,當新社會結構建立之后,新的社會制度在很長時間里不能滿足主要群體的愿望,合法性便會出現危機。
特權代表著一種特殊性。在社會共同體中,一部分群體具有特殊的社會地位,掌握特殊的社會資源,這種特殊性即意味著不平等。西方在啟蒙運動時期提出了天賦人權、社會契約、人生而平等等自由思想。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提出,基于一種契約,每個結合者都將其所有權利轉讓給集體,因而在集體面前每個人都是同等的,每一個結合者都不會有什么額外的要求。如此,任何為追求特殊權利的存在都是對這種契約的破壞,需要共同體每一位成員予以反對。相同的,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西耶斯在《論特權》里也做了詳細的論述,他認為,特權的危害極大,猶如盜竊:“讓某一個對屬于大家的東西擁有獨一無二的特權,這等于為了某一個人而損害大家。”“所有特權都是不公正的、令人憎惡的、與整個政治社會為最高目的背道而馳。”由此可見,特權的存在必然造成社會的不平等,而這種不平等往往對政治秩序造成消極影響。由于人口數量占少數特權階層卻占有著大量資源,而這種差距往往造成平民階層的不滿,當這種不滿不斷積累,便會導致社會秩序的失衡,引起自下而上的對政治制度改革的要求。
(1)政治參與對特權階層的沖擊與要求
隨著政治民主化浪潮在全球的蔓延,1932年泰國通過革命結束了君主專制統治并按照英國的模式建立起君主立憲制度,革命對王室的影響力造成了打擊,官僚地位上升。同時,軍人集團在長期的積累下掌握大量社會政治資源,與王室形成緊密聯系。在幫助王室打壓官僚以及歷史周期的不斷循環下,最終形成了泰國民主體制下的王室與軍人集團共生共贏的政治合作關系。
隨著80年代泰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軍人集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地位不斷弱化。同時,以專業技術人員、機關中層干部為主的中產階級的隊伍不斷壯大。隨著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不斷提高,這種社會動員使得他們對社會與政治有了新的認知,其參與社會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相應提高。而由于這種相近的收入水平和文化素養,中產階級的成員存在著很多的共同利益及相似之處。隨著經濟實力增強,他們意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變化,開始尋求與其經濟實力相對應的社會地位的提高,政治參與程度的提高,從而激發了其權力意識與參政要求,形成一種相互聯系的凝聚力。這種新興的社會力量對政治參與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對軍人集團霸占政治社會資源的抗議,并通過游行等方式向軍人集團表達自己的訴求。
(2)特權維護合法性地位對政治參與要求的反應
現代化過程中,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地位的衰落,軍人集團為維護其合法性對新階層的政治參與也做出了反應與調整。對通過游行等較為激進的方式要求政治參與的行為,軍人集團以暴力抵抗進行鎮壓。1992年,素金達政府上臺,城市中產階級開始走上曼谷街頭,要求對民主進行進一步的修訂,使中產階級能夠有更多政治參與的機會,從而進行大規模的示威游行。泰國政府采取強硬立場并禁止集會示威。隨著矛盾不斷尖銳,泰國軍警使用武力驅散并爆發了流血沖突。軍人集團試圖通過強制力量控制政局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民主運動。斗爭使中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軍人集團試圖阻礙中產階級政治參與的努力最終失敗。因而,泰國現代化過程的發展,政治民主化日益提高,軍人集團的特殊政治利益在與中產階級的不斷沖突與斗爭中受到了沖擊與挑戰。這種不斷發展的民主化進程也極大的削弱了軍人集團長期以來在社會政治中的特權地位。
縱觀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從發展的趨勢來看,沖突是否會通過暴力使矛盾公開化,清掃特權階層的利益使新階層在全新的社會環境上得以發展。兩種不同的走向的區別主要在于沖突是否可調節;是否存在橫向的流動機制分散沖突,即除了政治參與之外新的社會成員是否通過其他方式或參與其他組織以表達其訴求;特權階層可以主動犧牲多大程度的利益以使得矛盾不至于激化從而保持其生存;社會階層間的僵化程度以及階層之間流動機會的多少;新社會階層經濟實力增長的快慢以及其發展的激進程度...
現代化進程是幾乎每一個國家都要面臨的問題,發展中國家認識問題并尋找矛盾的關鍵以及解決措施,是我們目前所要關注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1]薩繆爾?亨廷頓.《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華夏出版社,1988年版.
[2]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上海人民出版社.
[3]雅克?盧梭.《社會契約論》.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三版.
[4]西耶斯.《論特權?第三等級是什么》.商務印書館,1990年版.
[5]楊世東.《泰國王室與泰國民主關系研究》.云南大學.
[6]高兆明.《反特權?基于現代性的理解》.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