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9
論黨的政治生態困境與對策
張勇
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9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政治生態的重要性,指出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要著力凈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的良好環境。更要營造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干事創業,遵紀守法的政治生態。用“三嚴三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抓住領導干部的“關鍵少數”等對策來應對政治生態的困境。這對于推動“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
政治生態;三嚴三實;困境;對策
政治生態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反映,影響著黨員干部的價值取向和為政行為。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關乎人心向背,關系事業興衰。一條魚死了,可能是魚的問題;一片魚死了,很可能是水有問題。中共十八大以來,黨的部分地區和領域的政治生態受到比較嚴重的破環,給黨的形象帶來嚴重損害,給黨和人民的事業帶來重大損失,給黨的政治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尤其是給我們時下緊鑼密鼓的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所要營造的良好政治生態環境是格格不入的,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必須剔除掉,以肅清環境。“政治生態是政黨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條件,關系全體黨員的健康成長,關乎政黨的興衰存亡。”[1]“堅定不移懲治腐敗,是我們黨有力量的表現,也是全黨同志和廣大群眾的共同愿望。我們黨嚴肅查處一些黨員干部包括高級干部嚴重違紀問題的堅強決心和鮮明態度,向全黨全社會成員表明,我們所說的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2]
1.腐敗土壤與溫床的滋生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物欲橫流。不少黨員干部講的是馬列主義,信的是權錢至上。內因是根本,外因是重要條件。有些黨的干部打著黨的旗號,為自己的家庭牟取非法利益,搞家族式腐敗,有的甚至在黨內搞非組織活動,在黨內搞團團伙伙,山頭主義,人身依附。沒有“慎獨”,不嚴格要求自己,對自己放縱松懈寬松,經受不住“糖衣炮彈”的誘惑,丟掉“兩個務必”,沒有底線思維與原則,防線潰敗,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缺鈣,把做官當做發財的渠道。
2.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滑坡
當前全面深化改革,根本目的是讓改革成果惠及廣大人民。不少黨員干部丟掉革命前輩的留下的傳家寶。不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密切聯系群眾,不知道群眾的關切與需要,不了解百姓疾苦,不為老百姓謀福祉,不懂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疏遠百姓,不深入群眾,遠離基層,脫離群眾和背離人民。“四風”問題突出,在黨內享樂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奢靡之風盛行。
有些黨的干部走馬觀花,隔著窗戶聯系群眾,到哪里去講排場,講派頭,不勤儉節約,鋪張浪費,大肆揮霍,“公器”私用,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為自己私欲服務,為家庭服務,生活腐敗,紙醉金迷等亂象風氣帶壞了黨的干部與黨的隊伍。是烏煙瘴氣,一股毒瘤。不知道權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宗旨意識淡薄,所出言行并不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3.理想信念松弛與黨內外監督力度不夠
黨內存在不少黨員干部共產主義信念動搖,黨性覺悟不高,宗旨意識淡薄,無視黨的政治規矩和黨的紀律,對黨“不嚴不實”。由于黨內紀律法規不健全與不完善,給少數黨員干部鉆了空子,黨內監督出現“燈下黑”現象,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現在已經有所突破。人大、政協、人民群眾對黨的監督不健全,有時形同虛設,利用新興媒體的監督黨的政治生態力度不夠等等。
1.用“三嚴三實”凈化黨的政治生態
2014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安徽省代表團時,提出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在實,創業在實,做人在實的“三嚴三實”。當前全黨上下正在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要樹立忠誠干凈擔當的形象。要心存敬畏,心中有戒,“慎獨”“慎微”,勤于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要常思嚴之益,常念縱之害。
2.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的黨員干部要密切聯系群眾,堅持一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經常“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反對“四風”,克服“四個能力不足”,“四大考驗”,用好黨的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法寶,強化宗旨意識。不斷學習總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所取得的成果與經驗,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
3.借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推動
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自覺學習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促進黨的政治生態環境的建設。
4.抓住領導干部的“關鍵少數”
黨的各項基本路線確定之后,重要的就是看各級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的落實情況。對政治生態出現的問題,可以有這樣那樣的客觀因素,但根本上還是從領導干部身上找原因。因此,在營造政治生態上,各級領導干部應有高度的自覺,都應身先士卒,做出表率。習近平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污濁,從政環境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要突出領導干部這個關鍵,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干部立正身、講原則、守紀律、拒腐蝕,形成一級帶一級、一級抓一級的示范效應,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從政環境。”[3]
[1]劉漢俊.政治生態關乎黨的興衰存亡[N].人民日報,2015-7-9.
[2]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3]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3-9.
張勇(1989—),男,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