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平
(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 福建泉州 362332)
制約福建省高校開展排球聯賽的因素分析及解決方案①
張平平
(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 福建泉州 362332)
筆者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調查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對福建省高校排球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出制約福建省高校開展排球聯賽的因素,并對其制約因素進行深入研究,同時提出了合理化的解決方案。研究結果表明,福建省高校排球聯賽的開展,受省各級排球主管部門的主觀意識行動的影響,與高校領導的重視程度、聯賽的經費來源、各高校教練員執教能力、運動員技、戰術水平、場地設施、競賽獎勵辦法等密不可分。這些因素本身存在的問題是制約聯賽開展的主要問題。
制約 高校 排球聯賽 因素 解決
據調查得知,福建省高校排球比賽的組織形式主要有四種,一是各高校排球協會在本校內部組織開展的排球聯賽;二是地區高校的排球比賽;三是福建省大學生運動會排球比賽;四是福建省大學生排球聯賽。福建省大部分高校很少有機會參加全省的大學生排球比賽,只有極個別的高校有機會參加全國大學生的排球聯賽,即便有條件參加省級及以上級別比賽的高校,排球水平也不高,這無疑不利于福建省高校排球發展水平的提高。為了讓福建省高校排球整體發展水平快速提升,應該充分了解目前福建省高校排球發展的現狀,刨析福建省高校開展排球聯賽的制約因素,為成功持續地開展福建省高校排球聯賽奠定堅實的基礎。
通過對福建省高校排球發展現狀的調查,分析出福建省高校開展排球聯賽的制約因素。
1.2.1 文獻資料法
筆者在撰寫課題之前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法,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在撰寫課題之前,對研究內容進行了問卷調查。
1.2.3 實地調查法
對部分研究內容進行了實地調查。
1.2.4 專家訪談法
針對研究課題涉及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專家訪談。
1.2.5 邏輯分析法
運用歸納、推理、演繹、類比等邏輯分析法對課題的調查問卷統計的有效數據進行深入研究,得出結論和建議。
2.1.1 省各級排球主管部門對排球聯賽的主觀意識行動
要想申辦一個項目的競賽,應該得有個人或部門來組織,然后逐級上報上級部門審批,這是籌備比賽的先期工作。高校省級體育賽事的審批過程應該是省教育廳、體育局來批辦,省大學生體育協會承辦,省大學生體育協會排球分會協辦。那么福建省高校排球聯賽的開展應該由以上多個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協調才能開展起來。如果上級部門不支持聯賽的開展,聯賽一定是開展不起來的,如果各級部門都大力支持聯賽的開展,那么,聯賽一定會順利開展。所以說,福建省高校開展排球聯賽是受省各級排球主管部門的主觀意識行動的影響和制約的。
2.1.2 高校領導的重視程度
就實地調查得知,目前絕大多數高校領導對排球的重視程度都不夠,極少部分對排球有特殊情節或有排球發展計劃的學校領導,還是很重視本校排球運動的發展的。事實很多學校的領導,只有上面下來文件,才能引起他們的短暫重視,這種短暫的重視也是基于任務所迫;有的高校領導也只有在省規定的大型體育賽事的年度里重視一下,比賽過后又開始對排球項目不聞不問;還有大部分高校領導幾乎都以比賽耗時、集體項目不容易拿成績、體育經費不足等理由拒絕參加排球項目的比賽,有極少數高校不是缺少經費,只是怕參加了拿不到好的名次,也拒絕參賽。問卷調查顯示,三大球中,最受校領導重視的是籃球,其次是足球,最后才是排球。各高校領導對排球的漠視,是制約高校排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2.1.3 福建省高校排球項目發展經費來源單一
據調查發現,絕大多數高校的項目發展經費都是由各自學校在規定時間下撥的體育經費,有極個別的高校,在賽前會找贊助單位,贊助部分經費。其中只有體育院系有專門的排球項專項發展經費,而公共體育院校,沒有專項的排球發展經費,只有每年固定的體育經費。而公體院系的領導為了壓縮體育經費開支,防止經費超支,能不參加的比賽就不參加,這種現狀大大制約了排球聯賽的開展。
2.1.4 福建省部分高校排球場地設施不健全
為了該課題的研究,筆者對38個高校進行了問卷調查,對部分高校進行了實地調查,據調查數據統計得出,目前福建省有接近60%的高校沒有室內排球場館,這其中有部分高校的排球場常年失修,場地線斷斷續續,球網破舊不堪,球網周邊沒有保護網,加上臺風天氣,導致本來對排球很感興趣的同學因此失去了參與的積極性。這樣的場地環境很影響排球項目的開展,當然更影響排球項目的訓練和比賽。
2.1.5 運動員、教練員基本條件和獎勵辦法
經調查發現,在校大學生中,在小、初、高時期,有少部分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排球這項運動;有大部分學生有上過排球課,但水平不一;有極其少數學生雖然參加過排球比賽,但技、戰術水平普遍偏低。大學期間,各高校排球課設置的差異,是進一步導致高校學生排球水平不均衡的一個主要因素。從而導致選拔的運動員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這不利于高校排球后備人才的培養和聯賽優秀隊員的選拔,對聯賽的開展極其不利。
幾乎所有教練員,都是賽前由領導任命的。教練員隊伍中有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有排球專項的和非排球專項的,有的從來沒有帶隊經歷,據統計被調查人中只有36.7%的教練員有過帶隊經歷,但執教能力普遍偏低。
大部分高校教練員的訓練補貼是按照訓練次數或者訓練時間來補貼的,一次2個小時補貼30~120元不等;少部分高校給教練員的訓練補貼是算在課時里的,有的學校訓練2個小時算1或2個課時,有的學校不管訓練幾個小時都計1個課時。幾乎所有高校都是根據比賽成績來給教練員相應的獎勵,獎金因校而異。學校給學生的訓練補貼每個學校都不一樣,有部分學校給學生的訓練補貼5~20元不等;有部分學校學生沒有訓練補貼,獎勵辦法是在學期末文化課考試成績中加相應的分數,作為獎勵;有的學校平時訓練沒有補貼,只有比賽拿到名次才有補貼;有的學校既有文化課成績加分,又有比賽獎金。由此看來,各校教練員和運動員的訓練補貼和比賽獎勵的差距,會大大挫傷部分運動員和教練員參賽的積極性,對排球聯賽的開展起到消極作用。
(1)福建省排球主管部門,應認真履行職責,高度重視高校排球的發展,建立合理的聯賽發展周期和聯賽積分獎勵辦法。有規律地組織全省高校之間的排球比賽,通過比賽使各參賽隊伍之間能夠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減小差距。積極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參加高水平的排球比賽。建立高校高水平排球隊與低水平排球隊就近地區的幫扶政策,對實施幫扶的高校給予相應的聯賽積分獎勵。
(2)定期對福建省高校的排球教練員進行有針對性地業務實戰培訓,讓教練員在比賽中提高技、戰術的運用。各高校可對現有運動隊教練員進行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再培訓,尤其要加強專項運動理論的學習,及時了解、掌握國內外競技排球的發展動態和管理經驗,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使他們在發揮自身優勢、克服自身不足的條件下逐漸成長為“學者型”教練員,為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競技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1]。建議競爭上崗機制,實行聘任制,打破行政任命制,提高高校教練員的收入和獎勵制度,激發他們訓練和比賽的積極性,更好地促進高校排球事業的蓬勃發展[2]。
(3)重新調整高校排球教學模式對推廣排球聯賽效用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在教學模式三要素中,排球教學指導思想應當突出競技性;排球教學過程應分組教學與訓練教學方法上應當因人而宜,區別對待;教學評價方式應當以競技爭先與健康促進相結合進行綜合評價[3]。有意識地培養班級“明星”球員,讓其帶動整個班級排球運動的積極性,進而推動排球運動的發展。
(4)把高校排球場館設施建設作為教育部評估的一項硬性指標,讓不符合場館要求的高校,利用最短時間來改善排球場館設施建設。
(5)賽事組織者和福建省本土體育品牌建立長期合作意向,讓本土體育品牌的負責人意識到,生源眾多的高校這個大環境是體育品牌很好的消費場所,也是體育品牌很好的代言場所,讓本土體育品牌匯集校園,為其排球聯賽提供贊助,同時,在校園里定期開展體育品牌宣傳銷售活動,用以回饋贊助的支持。這樣可以解決部分高校經費緊張的問題,達到互利雙贏。
[1]王保奎,彭勇,羅洪.全國排球聯賽中高校排球隊競技成績的影響因素及其提高對策[J].井岡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5):50-53.
[2]張玉紅.我國大學生排球聯賽的發展現狀與推進措施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6):75-76,84.
[3]李陽,沈富春.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學生排球聯賽推廣機制及對策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24(5):112-115.
G8
A
2095-2813(2015)09(b)-012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6.121
本課題是福建省教育廳社會科學類研究項目,B類項目,項目編號:JB124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