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 張婧婧(.運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山西運城 044099;.山西大學體育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6)
山西大學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培養現狀研究①
胡曉1張婧婧2
(1.運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山西運城044099;2.山西大學體育學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該文通過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觀察法、數理統計法,從學生在校期間從事裁判工作的基本情況、學生參與裁判員培養的心理狀況等幾個方面對山西大學學生籃球裁判員的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客觀地分析山西大學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現狀。通過研究,山西大學學生籃球裁判員培訓過程中存在問題如下:山西大學學生籃球裁判員參加實踐的機會較少,學生裁判員理論知識學習不夠深入,裁判員之間交流溝通較少等問題,并針對上述問題給出對策。
關鍵詞:學生籃球裁判員現狀對策
張婧婧(1990,1—),女,山西大學體育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專業為體育教育訓練學。
籃球裁判員既是籃球場上的執法者,又充當著管理者,籃球裁判員的執裁水平不但影響著籃球運動技、戰術水平的提高,而且影響著運動員水平的發揮,甚至還影響著籃球比賽的最后勝負,因此對高校學生裁判員培養現狀的研究很有必要。
1.1研究對象
該文研究對象為山西大學體育學院2010級、2011級、2012級籃球專項選修學生和執裁山西大學“希望杯”籃球賽的60名學生裁判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在山西大學圖書館及中國知網等網站上廣泛查閱了有關高校籃球裁判員培養的文章、書籍、研究報告,以及碩博士論文等,進行充分分析。
1.2.2問卷調查法
(1)問卷的設計與評定。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內容,參考其他同類型問卷設計問題,制成了《山西大學體育學院學生籃球裁判員現狀問卷調查》問卷。
(2)問卷的發放與回收。向山西大學體育學院2010級、2011級和2012級的學生籃球裁判發放問卷,共發放60份,其中2010級26份,2011級20份,2012級14份,共回收6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59份,有效回收率98%。
1.2.3觀察法
以“希望杯”為例,觀察2010級、2011級、2012級學生裁判員執裁中表現及存在的問題。
2.1學生籃球裁判員自身基本情況
2.1.1山西大學體育學院學生籃球裁判員的級別結構
山西大學學生裁判員的等級以國家二級為主,占總人數的81%,共計48人;沒級別的學生占15%,總計9人;一級占2%,1人;三級占2%,1人;沒有國家一級以上的裁判。
2.1.2執法過的籃球比賽
山西大學學生籃球裁判員執裁比賽人數最多的為校內比賽與校外業余比賽,校內比賽主要以“希望杯”為主,也包括各學院院內比賽或班級比賽。“希望杯”籃球賽執裁工作主要是學校統一安排,各年級學生裁判員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裁判工作。校外所執裁的比賽主要由老師同學介紹,教師推薦這一項是學生裁判員進行執裁工作的一個主要途徑。
2.1.3執裁頻率
通過分析可知,71%的學生裁判員執裁頻率在一個月到幾個月一場比賽,執裁比賽較少,而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個人水平有限,無法執裁更高水平比賽;另一方面是機會有限,無法保證每位學生得到執裁機會。16%的學生一年執裁一次比賽,經訪談主要為“希望杯”籃球賽裁判,每年僅在“希望杯”開賽時進行裁判工作。
2.1.4學習裁判員知識的途徑
裁判員知識包括裁判手勢、籃球規則、場上站位等多方面知識,單一途徑的學習無法保證裁判能力的最大提升,因此,多元化的學習裁判員知識非常重要。山西大學學生裁判員學習裁判員知識的途徑較為廣泛,包括教師、課堂、報刊、實踐等,教師交流指導仍是學生獲取裁判員知識的主要途徑,占調查總數的24%。大部分學生雖然通過各種途徑學習了籃球裁判員知識,但是在理論的深入階段仍然有很多地方很模糊或不了解。
2.1.5對籃球裁判培訓的滿意程度
優秀的籃球裁判員需要有深厚的裁判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這些也是初級裁判員走向更高等級至關重要的一步。在對學校籃球裁判理論培訓的滿意程度上,有4%和53%的裁判員認為自己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占總人數的57%,這說明大部分裁判員對學校的籃球裁判理論知識培訓相當滿意。
在對學校籃球裁判實踐能力培訓的滿意程度上,有5%和44%的學生裁判員認為自己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占總人數的49%,這說明部分裁判員對學校的籃球裁判實踐能力培訓比較滿意。經過訪談分析認為,山西大學并沒有籃球裁判社團或協會,不能及時傳播重要的學習信息和比賽信息,導致了山西大學學生裁判員整體水平參差不齊,也阻礙了裁判隊伍的發展。若能在山西大學建立相應的籃球裁判員協會,甚至建立整個太原市高校球裁判員協會,對于山西大學學生裁判員這一群體的發展有著深刻的意義。
只有38%的學生對學校的籃球裁判體能培訓比較滿意,因為調查對象81%是二級裁判員,而太原市籃球二級裁判員只考核理論,沒有考核體能和臨場,因此對體能培養滿意程度不高。
2.1.6學生裁判員的等級期望
高校是主要的籃球裁判員的培訓單位,太原市目前有5名國家級裁判都出自高校的培養。高校對學生籃球裁判員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太原市高校的裁判員培養中,主要來源于包括山西大學在內的3所高校,數量很少,選材范圍很有限,對于挖掘優秀裁判員非常不利。體育學院開設的籃球專項課中,裁判教學時間很少,處于打基礎階段的裁判員得不到系統、全面和正規的培養,嚴重影響制約了學生裁判員的成長與發展。
2.1.7報考裁判員等級考試的動機
在通過對山西大學學生裁判員參加籃球裁判等級考試的動機調查中,熱愛裁判工作,渴望將來可以在這方面有更大發展,排在第一位,共計31人。為了多一項業余愛好有20人,排在第二位。這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學生裁判員參加等級考試的動機是積極的。有33名學生是將來更好地從事工作和增加就業機會,說明目前學生對參加籃球裁判等級考試也存在著一定的目的性。而在為了做裁判獲取經濟利益等方面,學生也有正確的認識,僅僅有12位。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山西大學學生籃球裁判員在參加裁判員等級考試時動機是比較積極的。
2.2學生裁判員自身存在的問題
山西大學學生裁判員中對籃球知識欠缺程度中,排在第1位的
是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夠,共計38人,文章已經提到山西大學對學生裁判員的實踐能力培養不夠。而學生有35位學生裁判員表示對規則的精神理解不透,排在第2位,說明學生裁判員仍舊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有欠缺,籃球規則與籃球裁判員手冊是學習籃球裁判知識的必讀書籍,每位裁判員都必須熟記于胸,因此學生裁判員自身應強化認識,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從而更好的進行執裁。學生裁判員在執裁中,能力有限,遇到緊急狀況,心理就會產生波動,甚至慌亂,導致執裁比賽過程中出現偏頗。
2.3學校對裁判員培養存在的問題
2.3.1山西大學籃球比賽對學生裁判員影響
“希望杯”籃球比賽是山西大學舉辦的全校所有學院參加的影響很大的比賽,至今已舉辦32屆,每年10月國慶節后開賽,歷時半個月,由山西大學除體育學院外的所有學院以院為單位分男女兩隊進行比賽,體育學院則以年級為單位參加角逐。每年的“希望杯”吸引全校師生關注,場面宏大,比賽眾多,非常適合學生裁判員在比賽中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并且對規則的掌握達到一個新高度。87%的學生裁判員認為“希望杯”對自己的裁判能力有提高,說明“希望杯”對學生裁判員的實踐能力提高作用很大。
2.3.2籃球裁判員等級考試過于容易
太原市目前沒有定期的考核制度,只有裁判員晉升的考核形式,有些裁判員一旦考取一定等級,容易不思進取,有一些裁判員雖然注冊了等級,但也遠離了球場不再進行執裁,裁判知識和技能逐漸下降,還有一些只是為了獲取裁判等級,之后不再執裁,離開裁判隊伍,這也同樣影響山西大學裁判隊伍的發展。
2.3.3培訓時間短,過于集中
調查發現,山西大學在對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中,占主要方面的是培訓時間過短,二級裁判員集體培訓只有一節課,培訓完就等級考試,形式過于簡單,不能滿足裁判員的學習與交流,因此培訓流于形式,對于裁判員的成長沒有實質影響。經過訪談,山西大學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培養主要體現在理論知識、裁判基本手勢和現場執裁教學
2.3.4實踐能力培訓太少
有29人認為學校的實踐能力培訓太少,山西大學對于學生裁判員的實踐能力培養仍然不能滿足大多數裁判員的意愿。目前山西大學學生裁判參加執裁的比賽主要集中在業余和校內比賽級別,但是這兩種比賽的組織和規范性較差,規模較低,比賽不會按照正規比賽去進行,對籃球裁判員的水平要求不是特別的嚴格。
2.3.5心理素質培養不夠
籃球裁判員執裁時需要克服觀眾、球員等各個方面的壓力,所以心理素質對于籃球裁判員來說至關重要。山西大學學生籃球裁判員中有18人認為學校對于學生裁判員的心理素質培養不夠,籃球裁判教學中,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裁判技能的掌握,對于心理方面沒有更好的對策,這對于學生籃球裁判員的成長的非常不利的。
3.1培養學習籃球裁判的興趣
興趣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是一種無形的動力,它使人精力集中,使人的工作與學習充滿創造性。學生籃球裁判員的興趣程度加大,就會對裁判這項工作產生強烈的熱愛,因此調動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裁判員對裁判理論知識和裁判技能的不斷學習。性,讓學生對裁判這一技能產生非常濃厚的興趣。
3.2增加實踐機會,重視理論與實踐結合
一方面,院領導應該積極的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使學生裁判員在成長過程中,盡可能多的執裁較高水平的正規的比賽;另一方面,作為一名裁判員,理應認識到籃球裁判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多與其他裁判員交流溝通,善于請教老師。
3.3嚴格劃分教練員與裁判員角色
某個學生,既是教練員,又是裁判員,既要帶隊參加比賽,又要上場執裁,這種情況造成了學校其他學生對學生裁判員的不信任。
4.1結論
(1)山西大學學生籃球裁判員參加實踐的機會較少,業余比賽和校級比賽是學生裁判員執裁的主要途徑,獲得執裁省、市級的比賽機會太少。
(2)學生裁判員理論知識學習不夠深入,停留在表面,培訓時間過少。
(3)山西大學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培養中,學校、學院相關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裁判員的成長。
(4)“希望杯”比賽中,出現裁判員與教練員身份矛盾,教練員上場執裁,裁判員帶領隊伍比賽。
(5)校內裁判員之間、與校外裁判員之間交流溝通較少,新信息不能很迅速傳給校內裁判員,造成信息的不對稱,校內裁判的信息滯后、阻塞。
4.2建議
(1)加強山西大學與企業、公司和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建立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體系,鼓勵學生裁判員去校外執裁,提高學生裁判員執裁的場次和級別。
(2)在滿足籃球技戰術的前提下,增加籃球裁判員教學的學時,加大理論知識的培養力度,為執裁更高等級的比賽打好堅實的基礎。
(3)院校領導應該重視學生裁判員的培養工作,給予并加大資金和政策上扶持。
(4)“希望杯”中裁判員和教練員身份矛盾的問題,對山西大學籃球運動的發展埋下了隱患,并造成裁判員威信下降,不利于執裁。嚴格限制教練員上場吹比賽。
參考文獻
[1]曹冬冬.河南省籃球裁判員隊伍結構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的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9.
[2]梁春林.山東省籃球裁判員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9.
[3]王小華.重慶市籃球裁判員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1.
[4]曲景亮.河南省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現狀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2.
[5]楊津.山西省太原市籃球裁判員培養體系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2.
[6]陳鵬.河南省普通高校體育專業籃球專項學生裁判能力現狀與對策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0.
[7]胡春雷.論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精神[D].濟南:山東大學,2010.
[8]魏振.山東省師范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籃球裁判能力培養的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
[9]高楠.淺論如何提高籃球裁判員的臨場執法能力[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62-63.
[10]孔超.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籃球裁判能力培養的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12]徐軍海,王濤,任潔,等.中國國家級以上籃球裁判員隊伍基本現狀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3):422-424.
作者簡介:①胡曉(1991,4—),男,運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運動訓練。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3(a)-0121-02